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34年長征期間,姚喆說唯毛主席馬首是瞻,毛主席:瞻我腦袋就行了

2024-04-30歷史

姚喆中將

前言

毛主席說過: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而告終。」

兩萬五千裏長征,是黨中央作出的最重要的戰略轉移。經過長征後,紅軍不僅有了一個落腳點,戰鬥力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在長征後,毛主席和中共領導來集體,還有許多將領脫穎而出,成為了我軍的高級指揮員。他們指揮著部隊,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打垮了腐朽的蔣家王朝,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可謂是功在千秋!

姚喆將軍,便是其中之一。

姚喆:就是把我告到中央也不怕

1949年1月,北平胡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在綏遠問題上,毛主席提出了綏遠方式。

毛主席在西柏坡

什麽是綏遠方呢?毛主席解釋說:

綏遠療式,就是有意地保存一部份國民黨軍隊,讓它原封不動,或者大體不動,以利爭取這部份軍隊,最後再按照人民解放軍制度,將這部份國民黨軍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

綏遠方式制定出來後,最重要的就是執行了。這樣一來,身處綏遠地區的第八縱隊司令員姚喆,及其所指揮的部隊,就需要思考如何做才能讓毛主席的這一戰略設想,得以實作。

為了促成綏遠方式的成功實作,經過認真思考,姚喆決定先在軍事上占得先機,給在綏遠的董其武施加一些壓力,幫其下決定走毛主席指出的道路。

於是,趁著董其武的獨立第七師換防的時候,立即派出部隊,將歸綏以東15公裏的地方占領。另一方面,姚喆把這件事情,向在西柏坡的毛主席作了匯報。

訊息傳到董其武那裏後,正在談判的董其武大吃一驚。在董其武看來,姚喆的行動,就相當於捏在了他的七寸上,十分難受。於是,董其武便經過傅作義,將這件事情報告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到傅作義的匯報後,問周恩來:「恩來,你看和平解決綏遠的問題,可行嗎?」周恩來思考了一下,說:「主席,您考慮得非常正確,非常周到,綏遠可以和平解決。」

毛主席和周恩來在一起

聽了周恩來的意見,毛主席果斷地說:「好吧,立即發電,請聶榮臻和薄一波轉告雙方,部隊停止戰鬥,綏遠問題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另外,請傅先生盡快通知董其武將軍,讓他不要驚慌。告訴他,這次的沖突,不影響和平的方針,不要讓部隊西撤。」周恩來說:「好的,主席,我馬上辦。」

2月1日,讓第八縱隊從旗下營後撤30公裏到卓資山休整的命令,下達到姚喆將軍的手中。姚喆知道自己的戰略目標已經實作,便立即向部隊下達了後撤的命令。

不久後,第八縱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軍,歸第一野戰軍的戰鬥序列,姚喆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軍的首任軍長。

9月,董其武率領綏遠的39名軍政代表,在【綏遠和平起義通電】上簽字,標誌著綏遠方式,取得成功。

隨後,毛主席任命傅作義為綏遠軍區司令員,薄一波為政委,姚喆、董其武、王長江、烏蘭夫和孫蘭峰為副司令員。

綏遠和平解放後,姚喆受命將十萬起義部隊改造。改造期間,姚喆做到了不以勝利者的氣勢壓人,以誠相待,尊重原國民黨部隊的將領,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出謀劃策。

姚喆將軍

1950年12月,改造工作結束,姚喆順利完成了毛主席交給他的任務。隨後,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三兵團,董其武為司令員,高庫林任政治委員,姚喆為副司令員。

12月10日,傅作義將軍特意從北京趕到綏遠,召開了綏遠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傳達了周總理關於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二十三兵團的指示。

隨後,按照中央的決定,以第三十六軍、第三十七軍和騎兵第四師組成第二十三兵團,作為抗美援朝的二線兵團,到河北衡水整訓,待命入朝。並任命董其武為第二十三兵團司令員,高庫林為政治委員,姚喆和邊章伍為副司令員。

1951年初,第二十三兵團到達河北衡水。在衡水,部隊堅決執行了「三大紀律、八項註意」的政策,沒有發生任何意外事件。對於部隊的進步,董其武、高庫林、姚喆等人十分高興。

隨後,第二十三兵團的這些進步,被匯報到毛主席那裏。毛主席看後,非常高興,在報告上寫了如下內容:

「宜生兄:

二十三兵團最近情況報告一份,送上請閱。閱後請予擲還。二十三兵團進步如此之大且快,可謂慶賀!

此致

敬意

毛澤東

1月28日」

毛主席

毛主席的稱贊,讓第二十三兵團的指戰員們非常高興,部隊鼓足幹勁,決心在抗美援朝的作戰中,為國爭光!

1951年8月,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第二十三兵團改稱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二十三兵團,入朝參戰。9月1日,毛主席親自簽發命令:

「命令二十三兵團於9月3日,由景縣駐地出發入朝,擔任泰川、院裏、南市三機場的修建任務與後方警戒任務……」

在命令中,毛主席詳細地指出了部隊的出發地和行軍路線,指出了目的地和明確的任務,還特別命令誌願軍第二十三兵團的副司令員姚喆,攜帶一部電台和參謀人員提前由北京乘飛機前往安東,與軍委空軍司令部後勤部政委楊尚儒和空軍司令員協商,聯系兵團入朝後修建機場的相關問題。

這樣的命令,在毛主席寫過的作戰命令中,是比較罕見的。可見,對於這支由起義改造而來的部隊,毛主席給予了特別的關懷。

毛主席聽彭德懷作抗美援朝的報告

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二十三兵團入朝後,受到了北韓人民的熱烈歡迎。老鄉們把提前修繕好的房屋收拾幹凈,鋪上了暖和的被褥,讓誌願軍的戰士們居住。在修建機場的時候,老鄉們做了美味可口的飯菜,送到部隊駐地,讓誌願軍戰士們果腹。

在休息的時候,誌願軍的戰士們也給老鄉們收割莊稼,搶修漏雨的房屋,將我軍軍民一家人的思想,展現得淋漓盡致。

經過三個月的艱苦奮戰,第二十三兵團圓滿地完成了毛主席和中央軍委,交給他們的機場修建任務。

機場修建完成後,董其武和姚喆等人將修建機場的情況做了總結,向彭德懷司令員和北韓人民政府作了匯報。彭德懷司令員在百忙中特意發來賀電,祝賀他們圓滿完成了任務。北韓最高人民會常任委員會委員長袁長奉特授予董其武、高庫林、姚喆和邊章伍等人獨立二級勛章。

11月底,第二十三兵團奉命回國。回國後,姚喆奉命到南京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班,參加學習。

1955年2月,姚喆從南京軍事學院畢業。畢業後,姚喆被任命為南京高級步兵學校第一副校長。 9月,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姚喆被授予中將軍銜。

姚喆中將和愛人在一起

1957年,姚喆被任命為南京高級步兵學校校長;1960年,姚喆被任命為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在武漢軍區期間,姚喆的老家雞籠公社的副書記朱少明,多次登門向姚喆求助,請他幫忙解決新建的雞籠水泥廠資金短缺的問題。姚喆認為,這件事情對家鄉的建設很有幫助,總是不厭其煩地接待。

想到缺錢這件事情並不容易解決,姚喆也多次想了辦法。但是,在那個年月裏,錢的問題依舊非常棘手。

1974年1月,朱少明再次登門拜訪,提到這件事情。姚喆思考了一會兒,皺著眉頭說:「老朱,經濟問題是有點棘手。這樣,我明年回家,看看家鄉父老,再和邵陽的地方官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解決資金缺口問題,你老朱為家鄉建設操心,我姚喆一定想辦法幫忙分憂。」

1975年5月,姚喆帶著愛人張秀英,回到邵陽老家探親。在邵陽地委書記鄒畢兆及軍分區、人武部領導的陪同下,姚喆專程回到雞籠公社。

在交談中,姚喆對鄒畢兆說:「鄒書記,你是邵陽的父母官,雞籠公社新建水泥廠缺資問題,請父母官親自過問一下!」鄒畢兆想了一下,誠懇地說:「姚司令,大家乘車看看建廠現場,再定方案吧!」

姚喆和愛人在一起

在朱少明帶領下,姚喆和鄒畢兆等人,一起驅車前往水泥廠視察。在車子經過快活橋的時候,姚喆問朱少明:「老朱,這是什麽地方啊?」朱少明回答說:「姚司令,這裏是快活橋啊!」

姚喆意味深長地說:「不對,這裏是長林觀。你們要作調查,要有群眾觀點。1950年我回邵陽探親,在範家山路旁,看見一群饑民,我插旗攔住軍餉車,將車上的糧食發給無糧吃的老百姓。後來,邵陽地方官告我的狀,一直告到中央,我姚喆不怕,攔軍餉車不對,但老百姓沒飯吃是實在的。我為民著想,不是攔路搶劫,不是貪官汙吏。後來,中央領導批評我,說我有群眾觀點是好的,但要改改蠻幹的軍人性格。」

在交談的時候,車子來到青龍橋,姚喆又問:「老朱,邵陽有座狀元洲,有首民謠你知道嗎?」朱少明搖著頭說:「不知道。」姚喆說:「水打狀元洲,清官不久留;要想清官到,除非李蠻牛。」

接著,姚喆嚴肅地說:「老朱,後面兩句應該改成‘要想清官到,除非共產黨’。我們共產黨人要當清官,不要當貪官。」

說話間,一行人便來到了水泥廠現場。

姚喆和愛人的留影

在現場,經過反復研究協商,姚喆和鄒畢兆等人拿出了可行方案:由邵陽人防辦投資,雞籠公社企業辦負責生產,產品由人防辦負責推銷,取名為「雞籠戰略水泥廠」。

很快,邵陽地區人防辦投資了70萬元,用來建廠。資金缺口問題解決後,雞籠戰略水泥廠於當年6月,破土動工。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姚喆心裏十分難受,忍不住淚流滿面。在姚喆的腦海中,出現了和毛主席的交往的一幕幕。姚喆感覺那些事情,仿佛就發生在昨日一樣,非常清晰。

彭德懷:除了打仗,你還能幹啥

1906年8月,出生於湖南邵陽橫塘沖村農民家庭的姚喆,原來的名字叫做姚秩章。在姚喆19歲的時候,便參加了鄉農會,並被選為鄉農會執委、邵陽二區十三鄉農會主席。

姚喆舊照

1928年,姚喆參加了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成為了紅五軍的一名戰士。次年,姚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每一支軍隊的首任軍事指揮員,都會給這支部隊註入靈魂 。紅五軍也是如此,它發揚了彭德懷勇猛頑強、決斷果敢、大開大合的作戰風格,以及彭德懷為國操勞、清廉堅毅的優良品格。在紅五軍中,姚喆在彭德懷的影響下,歷任了班長、排長、特務連連長。

1930年6月,在紅五軍的基礎上,成立了紅三軍團,彭德懷任軍團長。姚喆歷任了紅三軍團特務團一營營長、第一師三團團長、第一師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第一師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幾乎所有的反「圍剿」作戰。

據姚喆將軍回憶,在整個紅軍時期,他參加了大小戰鬥200多次,5次負傷,受到了中革軍委的通令嘉獎。在戰火的淬煉下,姚喆也逐漸成長為彭德懷將軍十分賞識的將軍。

有一次,彭德懷見到姚喆後,問:「除了打仗,你還能幹啥?」姚喆說:「除了打仗,我什麽也幹不了!」彭德懷哈哈一笑,說:「我就中意你這一點!」

彭德懷

1934年1月25日,紅軍攻打福建沙縣。戰鬥中,姚喆親自率領部隊主攻連50余人,向敵人猛沖,殺入城內,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和白刃戰,一直戰至天黑。

在黑夜中,姚喆正率部向前沖殺,不料一個敵兵突然從拐角沖出,一刀劃出,在姚喆的臉上留下一條三寸多長、一指寬的刀痕。戰後,姚喆榮獲了中革軍委頒發的三等紅星獎章,並任命他為中共中央政治保衛局保衛隊隊長,兼黃安、梅瓦兩區衛戍司令員。同時,姚喆也被人稱為「姚一刀」。

上任前,彭德懷找姚喆談話。見到姚喆後,彭德懷說:「挨一刀,換一個司令員,值得!」姚喆說:「請彭軍團長給我再挨一刀的機會!」

10月,紅軍開始長征,姚喆負責保衛中央首長和機關安全。從此以後,姚喆和毛主席的接觸多了起來。

一天,姚喆見到毛主席後,毛主席幽默地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不過,現在不是哭的時候。逢山開路,自有前鋒;遇敵搶險,卻要靠你。」

毛主席和姚喆(後排左六)等人在長征後的合影

毛主席的話,讓姚喆原本緊張的情緒,放松了不少,在心裏對毛主席親近了許多。於是,姚喆滿懷豪氣地說:「唯主席馬首是瞻!」

聽了姚喆的話,毛主席笑著說:「我的馬給傷病員騎了,要想‘是瞻’,就‘瞻’我的腦袋就行了!」

1935年,長征結束後,毛主席回顧了長征中的歷次險情,想到姚喆對中央機關和領導人的保衛,感激地說:「姚喆‘護駕’是有功的!」

1937年,姚喆奉命到抗日軍政大學參加了學習。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姚喆被任命為八路軍120師三五八旅參謀長,參加了對日寇的作戰。後來,姚喆又被任命為七一五團的代理團長。

1938年3月,毛主席考慮到日軍占領內蒙古部份地區後,嚴重威脅陜甘寧、晉西北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安全,便發電詢問120師師長賀龍,能否在大同以北之興和、商都、康保地區建立根據地,沿大青山脈組織一支遊擊性質的騎兵支隊。

毛主席

4月,毛主席再次致電,就此事向賀龍作了詢問;5月14日,毛主席致電朱德、彭德懷及賀龍等,明確指示:

「在平綏路以北沿大青山脈建立遊擊根據地,甚關重要,請你們迅即考慮此事。」

6月10日,朱德、彭德懷把調查結果向毛主席作了匯報,建議組建騎兵團或調陜北騎兵團前往,或由120師另派步兵。次日,毛主席復電朱德、彭德懷、賀龍等人:

「大青山脈的重要性如來電所述。該地應派何種部隊何人指揮及如何作法,由你們依據情況處理之。惟開始建立根據地時,敵人知其重要意義,必多方破壞,故部隊須選精幹者,領導人須政治軍事皆能對付,且能機警耐苦,而有決心在該地創立根據地者。」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八路軍120師立即開始組建部隊,這支隊伍由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5團和師直騎兵營一個連組成。在選擇部隊領導的時候,賀龍站起來,說:「人容易騎驢覓驢!我們只想到姚喆同誌是旅參謀長,三五八旅離不開他。既然他還是七一五團的代理團長,那就讓他去大青山揚名吧!」

姚喆和戰友們在一起

大青山支隊成立後,李井泉任司令員,姚喆任參謀長,全支隊共2300余人。

7月15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發出了「 挺進大青山 」的命令。隨後,部隊在李井泉和姚喆等人的帶領下,開赴大青山地區。

部隊進入大青山後,毛主席和賀龍等人十分關心,多次給姚喆發報,向他詢問大青山的工作開展情況。為了讓毛主席放心,每次姚喆都會堅定地回答:「一定把大青山的鬥爭堅持到底,完不成黨交給的任務決不下山!」

隨著大青山地區鬥爭的勝利,在大青山的黨政軍領導機構逐步恢復。1943年,塞北軍分區成立,姚喆被任命為司令員。後來,在姚喆等人的努力下,組建了綏南、綏西、綏中、綏東四個軍分區。

1945年8月,毛主席發出【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根據這個指示,姚喆指揮著部隊占領了平綏線除包頭、歸綏以外所有重要城鎮。9月,日本在投降書上正式簽字,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

姚喆在大青山閱讀蒙族村民送來的情報

就在舉國歡慶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蔣介石撕毀了停戰協定,內戰爆發。後來,姚喆歷任了西北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八軍軍長兼綏蒙軍區司令員,再一次成為了彭德懷司令員的麾下的一員虎將。

在解放戰爭中,姚喆繼續發揮了紅軍時期的勇猛,被彭德懷稱贊:「‘ 姚一刀’的刀子,越來越快了 !」

1949年9月,毛主席提出了和平解放綏遠的「綏遠方式」。同時毛主席讓人給姚喆傳話:「 和平沒有實力不行!要想不動刀子,刀子還得拿著。你這把‘姚一刀’,還是要時刻亮著。

領會了毛主席的傳話精神後,姚喆果斷地執行了毛主席的指示,在董其武換防的時候,將部隊擺在歸綏以東15公裏的地方,促成了國民黨綏遠10余萬軍政人員起義,順利實作了毛主席提出的「綏遠方式」。據說,毛主席後來對烏蘭夫說過:「講內蒙古革命史,不能不提到我的‘小老鄉’!」

每次想到跟著毛主席鬧革命的事情,姚喆都會感到十分自豪。同時,姚喆牢記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竭盡全力為國家多做貢獻。

姚喆的全家福

1979年春,姚喆接到參加全國政協五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的通知。此時,身邊的人看姚喆的哮喘病比較嚴重,都勸他請假休息,他卻說:「一個戰士就得戰鬥,我們就是要為國家多做貢獻!」

讓人想不到的是,在參加會議時,姚喆因勞累過度,肺炎發作,咳嗽不止。會後,在返回武漢的火車上,姚喆突然休克。隨後,姚喆被立即送回北京搶救。

1979年5月27日,姚喆因病情嚴重,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1980年8月20日,在大青山人民的請求下,姚喆的骨灰,由專機護送到呼和浩特市,安放在大青山革命陵園內。在時隔20多年後,姚喆的英靈又回到了內蒙古,英魂與巍峨的大青山永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