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1年,毛主席只調一人入朝,我軍立即反敗為勝,令美軍害怕至今

2024-05-01歷史

1951年,毛主席只調一人入朝,我軍立即反敗為勝,令美軍害怕至今

火光閃現,炮聲隆隆。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誌願軍陣地不斷遭到聯合國軍的狂轟濫炸。在敵軍的火力壓制下,我軍節節敗退,陣腳大亂。

眼看形勢每況愈下,彭老總暗自焦慮,卻一時拿不出有效的應對之策。他只得發電報向黨中央求援,寄希望於"久經沙場"的老軍閥能給出拯救之計。

此時,毛主席召見了王耀南,這位曾建過無數堅固工事的"地道戰專家"。王老先生自有過人之處,從土地革命時期開始,他就在破壞戰和遊擊戰中大顯身手,不僅善於用爆破手段協助紅軍突破重圍,更擅長修建地下掩體為紅軍撤退掩護。

毛主席對他贊賞有加,親自為王耀南戴上綬帶時說:"我們的軍隊就靠你這種能工巧匠啦!"王老臉上迸發出自豪的笑容,他久居基層,長期和工人農民打交道,勤勞樸實,為人亦謙和有理。王老坦言自己經驗有限,答應盡自己綿薄之力,定當全力以赴。

王耀南臨危受命,很快就和幾名得力助手集結起行裝,承載著黨和人民的厚望,踏上了前往北韓的道路。沿途,王老總是打量著兩旁的地形地貌,思索著如何發揮工兵的作戰特長,給予誌願軍最大的支援。

抵達北韓陣地後,王耀南立刻著手指揮戰士們挖掘地下工事。他將山坡分割成多個梯隊,有的挖掘通風口,有的開鑿彈藥庫,還有一隊專門負責掘進戰壕。

工程剛一開工,敵機的轟炸聲就在頭頂響起,震耳欲聾。一些新兵蛋子嚇得拔腿就跑,王老大喝一聲:"站住!只要躲進地洞,敵人的炸彈就傷不了我們分毫!"果然,飛機扔下一波波炸彈後,塵埃落定,工事區才恍然未被破壞。

從此,坑洞工程步步緊張,戰士們像小螞蟻般辛勤勞作。轉眼間,整個山坡就像個大蜂窩,到處是坑道、掩體和觀察哨所。一個抗美援朝版的"地下長城"就這樣拔地而起。

敵人見地面陣地竟然突然消失不見,自己的炮火仿佛是"望塵莫及",不禁大跌眼鏡。美軍高層群嘲我軍的"穴居"戰術,實在太不文明了。可每當敵人試圖進攻誌願軍陣地時,總會慘遭誌願軍從地底鉆出的炮火重創,元氣大傷。

沮喪的聯合國軍不得不放棄進攻,改為同樣挖掘工事與誌願軍對壘。於是雙方就這樣陷入了一場拉鋸戰,你來我往,暫時難分勝負。

誌願軍決不能就這樣被動挨打。經過一番醞釀,王耀南提出了"陣地遊擊戰"的創新戰術。他讓工兵們在陣地外圍又挖掘了大量掩體、壕溝,作為遊擊隊伏擊點。白天,遊擊隊員們潛伏在工事裏,仔細偵查敵情;一旦發現敵人露出馬腳,立即竄出壕溝,給敵人以狠狠一擊,隨後迅速隱蔽。

這種戰術給聯合國軍造成了巨大困擾。他們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受到誌願軍的突襲,寢食難安,戰鬥力大減。一次次進攻都被誌願軍遊騎兵的"遊擊式伏擊"打得七零八落。

見陣地遊擊戰大獲全勝,王老又升級了工事建設,將各個坑道連成一個龐大的地下城市。工兵們建造了供給洞、醫療洞等輔助設施,誌願軍戰士們可以在坑道裏長期生存作戰,時刻準備給予敵人"地動山搖"的打擊。

面對誌願軍這種"伏地蟄伏,臥薪嘗膽"的戰術,聯合國軍無計可施。敵軍重復多次發起進攻,可每次都被誌願軍鉆出的炮火狠狠擊退,最終元氣大傷,士氣徹底崩潰。他們只能做出讓步,接受停火協定。

停戰後,誌願軍並未松懈,仍在陣地周邊持續修建工事。直到1958年,工事建設才漸次停工。至此,王耀南被黨中央決定調回國內,安排到邊防工程部門工作,繼續為守衛祖國而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