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2024-06-19國風

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歸根到底一句話,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什麽是客觀規律?

生老病死,就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要做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事,不清楚規律的時候,就要想方設法去總結規律。

自然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即使是偉人超人,也無法突破。凡能突破的,就不是客觀規律。但對不可復制,不可預知的極小機率事件著迷,並渴望復制在自己身上,創造奇跡,恰恰又是人性之一。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它都客觀地存在著,誰都無法改變它。

明白了這一點,無論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會再去胡鬧了。

真要是把不是自然規律的東西暫時搞成人們誤認為的自然規律,反倒罪大惡極了。

荀子有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這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的自然哲學觀,揭示了規律的本質。

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但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掌握和順應規律。

追求真理,大概是對抗孤獨最好的方式。

真理沒有主流與非主流的概念,真理不會因為人多人少就發生改變。

真理總是樸素的,沒有精美的包裝,沒有嘩眾取寵,也不會在乎有沒有發現或是相信。

然而這世界就是這樣依靠客觀規律默默的執行,順者昌,逆者亡,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

如果一個人具備追求真理的精神,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做事,願意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做下去,無論有多少人反對他、不理解他,他的內心也依然是平胡堅定的,因為他知道自己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不仁」,即人之道,與之對應的是天之道。天之道乃自然之道、自然客觀規律,是超脫人心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天地孕育萬物,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而人之道,則恰恰相反,是有等級親疏之別,則會生而有之,為而恃之,長而宰之,無法做到一視同仁、平等相待。

故天地無心於愛物,任其自生自成;而聖人法天之道,無心於愛民,任其自作自息,故以芻狗為喻。

如果人一定要臣服於一些東西,才能獲得安全感,才能辦成事。臣服的永遠不是一個具體的人 。

應該臣服於客觀規律,按不以人意誌為轉移的的客觀規律辦事,就能成。

「人們行動的目的是預期的,但在許多個人意誌的沖突中透過交互作用而實作的歷史過程和結果,卻受著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的支配,所以社會發展並不總是符合人們的預期。」

規律不依賴於人的主觀意識,既不能被人創造,也不能被人消滅,只要條件具備就一定要發生作用,所以必須尊重規律。

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

「天道、地道、人道」

天道即規律。

規律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自然生物和事物的發展都是遵從一定周期,不論是社會文明和商業文明的歷史演變都遵從這一原則。

任何生物都逃不掉生、老、病、死的發展規律。任何事物也都會經歷成、住、壞、空。

任何行業、企業的發展也會經歷成長期、暴利期、微利期、無利期。

看懂商業規律的人,能夠看清趨勢,提前半步就在在風口期布局,便於順勢而為, 乘勢而上。

地道即本質。

電影【教父】裏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教父柯裏昂說:

「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現實生活中,厲害的人總能洞察事物背後的本質,瞬間找到問題的真正解決方案,而普通人卻怎麽也看不透。

洞察事物背後的本質,實際上就是找到事實形成的原因,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共性規律,也就是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有智慧的人敬畏原因,在因上努力,而缺乏智慧的人總是過於在意結果,卻忽略在因上努力改變。因果律是看清事物本質的底層邏輯。

人道即人性。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這句話是東野圭吾【白夜行】中最著名的一句話。千萬別覺得學不學人性無所謂,你不重視人性,必被人性所傷。

商業中失敗的多數案例,主要源於利益的沖突,很多人被騙也是源於對人性的認知不足。

人真的是復雜的生物,由真、善、美、假、惡、醜多個品格因素組成,在不同環境顯現的面不同。人的品格能有多麽善良和高尚,對應就一定有多邪惡醜陋,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用天眼看懂規律,知天道,順勢而為。

用法眼看清本質,知地道,因緣聚合。

用慧眼看透人性,知人道,趨利避害。

道即規律,是真理,它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所以我們只有遵循,不能違背,否則,就是背道而馳,必然走向滅亡。

名是概念,能用言辭表達出來的,多帶有主觀色彩,自然,它是有局限性的。而「道」是無影無形的,所謂「大道無形」,「道」也不是概念和語言所能表達出來的,所謂「言不盡意」。

強勢文化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人,這也是孔子所強調的。意思說,一旦事情做不成功,不會去找外部的原因,而是反求諸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為什麽不從外部找原因呢?因為外部就是客觀規律,而客觀規律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找外部原因只會更失敗。

反過來就是弱勢文化,凡事總從外部環境找原因,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也就是「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靠的都是外部因素,從來不靠自己。

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無論你開心與悲傷,無論你想不想做,無論你放不放棄,無論你選不選擇,規律就在那裏,打消任何主觀的情緒化的念頭,清空雜念,遵循規律而動。

把握好規律這個航向,任何想法都只是一段的航行。

把握住規律這片天空,任何想法都是過眼雲煙。

把握住規律這個月台,任何想法都只是一趟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