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一個人真正的厲害,就是「無動於衷」

2024-06-13國風

人這一生,都離不開外物。

普通人因為外物而煩惱、憤怒、纏結;厲害的人,能撇開外物,做好自己,也能用好外物,成就自己。

莊子說:「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

讓自己安靜下來,各種事物都不能動搖和擾亂自己的內心,心神猶如死灰,這就是聖人的心智。

真正厲害的的人,都有無動於衷的共性。

01

動,則生亂。

生命在於運動。

人只要活著,就是要運動,就是躺下了,心、眼睛、思維、血等,都在運動;時間也在催促一個人,慢慢變老,一刻都無法停頓。

若是人還被外物吸引,並且頻繁被外物左右,那麽運動就更厲害了,並且運動的規律,是很亂的,會導致局面不可控。

唐朝安史之亂的起初,將軍哥舒翰鎮守潼關,擋住了安祿山進入長安的通道。

雙方僵持半年之久,安祿山日益疲憊。

長安城裏,權臣楊國忠擔心,哥舒翰會暗中對自己下狠手,畢竟安祿山舉起了「討伐楊國忠」的旗號。

同時,唐玄宗也想速戰速決,認為一直守住潼關,是難以最後取勝的。開始下令哥舒翰主動出擊,消滅安祿山。

當哥舒翰帶兵走出潼關後,迅速被安祿山打敗。安史之亂愈演愈烈,唐玄宗不得不逃到蜀地去躲避。

想一想,若是潼關一直守住了,安史之亂的這段歷史,應該是要覆寫了。可是,這一切都沒有如果,不能回頭。

【道德經】中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對於混亂的局面,要盡力觀察,考慮到事物變化的局勢。

不能冷靜面對局勢,其禍害就冒出來了,而當事人卻沒有預測到。

一是心亂之中做出的決策,往往是錯誤的;二是「欲速則不達」,越急著要做好某件事,越會節奏混亂,最終失敗;三是準備不夠充分,一旦開始,就意味著漏洞百出;四是團隊不夠穩定,彼此勾心鬥角,合力是無法形成的。

古人雲:「學者動靜殊操、喧寂異趣,還是鍛煉未熟,心神混淆故耳。」

沒有深思熟慮,事情就開始了,這是很幼稚的行動,不管你長得多威猛,也沒有用。

02

靜,可制軔。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些人,什麽都沒有做,但是工作的效果很明顯,家庭也很和諧。

也有一些人,遇到了十萬火急的事情,也沒有什麽反應,而是保持原有的姿態。但其結果,仍舊比較如意。

古人推崇「無為而治」。就是用很少的精力,把很多的事情做完。這是成事的技巧,也是做人的境界,對事物的精準淡定。

就像【莊子】裏寫的一只鬥雞,站在鬥雞場,任由其它雞來挑釁,都一動不動。其它的雞,因此望而生畏。

鬥雞不動,但是贏了,贏在氣場、智慧。人若能如此,也能贏。

無動於衷,是勝券在握。

東晉時,謝安指揮淝水之戰。將士們出發了,他在和朋友下棋。

前方不斷有人來報告情況,謝安也沒有做出回應。

直到戰爭勝利,謝安才說:「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

一切的從容,都離不開緊密的部署。當前方傳來訊息的時候,謝安已經預測到了,並且一切都是在部署之中的事情。

反正結局、過程,和自己的決策一樣,那就沒有什麽好慌亂的了。

人的厲害之處,就是「決策正確」,疏而不漏。

無動於衷,是臨危不亂。

唐朝將領郭子儀,名氣很大,也很受人尊重。

當郭子儀很老的時候,回紇人以為他已經過世,就派兵攻打唐朝邊疆,圍困了涇陽城。

郭子儀快馬加鞭,來到回紇人的面前,交談了很久。

回紇很快就撤退了。

看過「單騎退回紇」的典故,我們為郭子儀的魅力折服。其實,他之所以能夠做成這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包含了他多年征戰的智慧。

並且,雙方在多年的交往中,形成了某種人情關系。

太多的時候,我們和人較勁,是「亦敵亦友」的關系,就看如何去化解、運用。

比方說,職場上的同事,為了位置而較勁,因為某些工作,不得不合作。不能因為較勁,就丟了合作的關系。

危險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你洞察到了危險的走勢,那就不害怕了。

亂了,不是危險太大,而是抵擋危險的能耐不夠。很容易被人抓住要害。

無動於衷,是生死無懼。

生死都不怕了,人就會特別勇敢。

破釜沈舟、背水一戰、以死相逼等成語,都是智慧和勇氣的疊加。

孔子被人當成了陽虎,被圍困多天。他不擔心,反而彈琴。

過了幾天,圍困的人群散去,真相也顯露了。

人越怕,說明越心虛,別人看了,假的也會當成真的。害怕的人,難免要嗚呼。

03

無動於衷,不是冷漠無情,也不是什麽都不做,而是什麽都能提前準備,做好善後工作,能夠在關鍵時候,穩定大局。

無動於衷,是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撇開一些瑣碎、無用的事情。從而,事情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一個人不怕窮,就怕瞎折騰,就怕局面不可控。

我們可以借用外物來成就自己,但是隨意抓住一些沒用的東西,參與一些不適合的事情,反而是浪費時間。

厲害的人,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作者:布衣粗食。

關註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