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五彩斑斕的黑」黃公望是如何做到的?

2024-07-08國風

作者:閆天蒙 羽羽

很多小夥伴們在合作中遇到過一些奇怪的要求。基於這些經歷,有人就寫了很多吐槽甲方的梗。比如「五彩斑斕的黑」「五光十色的白」「略帶喜悅的悲傷」等等。這些聽起來很奇怪的、很無理的要求,卻早在六百多年前就被咱們的古人狠狠地「拿捏」住了。這些牛人之中,就包括畫家。比如,這張【富春山居圖】,就完美契合部份甲方客戶心目中的「五彩斑斕的黑」。

【富春山居圖】(剩山卷)閆天蒙 羽羽/供圖

追溯「墨分五彩」

年輕的小夥伴,尤其美術領域之外的人,可能覺得「五彩斑斕的黑」是一種不存在的調侃之辭。不過,懂繪畫,尤其是中國畫的人一定會微微一笑:「五彩斑斕的黑」?不就是「墨分五彩」嘛?

「墨分五彩」來自古人對水墨畫的技法的形容。畫家在用墨的時候,會以配比、濃淡、幹濕等呈現墨色的不同狀態。

「五彩斑斕的黑」或「墨分五彩」也能大致分為五種狀態:幹、濕、濃、淡、焦,再加上畫面的空白,又被稱為「六彩」。到了實操中,畫家會在五種狀態基礎上繼續妙筆生花,變化出無窮無盡的墨色。

「墨分五彩」在古代美術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它的誕生跟「文人畫」的流行密切相關。

「文人畫」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在作畫時主要使用墨色,只在局部用淡彩或幹脆不用彩色,這種繪畫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淺絳」,其中又以山水畫為主,稱為「淺絳山水」。唐代王維被後人推為這類「文人畫」的鼻祖。到了宋代,董源、範寬、馬遠等人的山水畫,也被歸入此類。不過,這類「文人畫」在當時並非主流。

從唐代到宋代,用色絢麗多彩的「院體畫」才是主流繪畫風格。【明皇幸蜀圖】【搗練圖】【韓熙載夜宴圖】,以及火爆出圈的【千裏江山圖】等等都屬於這類。

然而,到了元朝時期,文化政策為之一變,朝廷不開科舉,也不設立專門繪畫機構,「院體畫」發展基本停滯,文人畫卻在此時「趁機而上」。

文人,同樣是文化藝術話語權的掌控者,這也大大促進了「文人畫」的發展。此消彼長下,「文人畫」的地位很快就超越了「院體畫」。

與院體畫家不同,文人畫家的作品多為寄興抒情之作,目的是「聊以自娛」。體現在視覺上,二者最大的區別是色彩的運用:前者絢麗多彩,後者墨色淡雅。

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富春山居圖】,就誕生在文人畫興盛的元代。透過它我們一起看看,這「五彩斑斕的黑」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文人山水」高峰

對於公眾來說,【富春山居圖】不算是陌生面孔,它在十多年前展出的時候就曾「出圈」,後來還有人拍了相關的電影。不過,說起作品的誕生,你可能想不到:它的作者黃公望在前半生,還沒有進入繪畫領域。

年輕時的黃公望曾是一個小官,後來因被陷害入獄,出獄後他出家成為一名全真教道士,過著「雲遊四海,算卦賣蔔」的生活。等到他開始學畫,已經年過半百。

而我們熟悉的大多數古代畫家,在他這般年齡時,繪畫風格早已「自成一派」,甚至有的天才年紀輕輕就有大作問世。

所以,對於當時還是一名「門外漢」的黃公望來說,要想完成「墨分五彩」大作,第一個挑戰,就是學習繪畫基本功。

於是,黃公望首先以五代南唐時期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董源的畫法為基礎,進行學習、模仿。後來,他又深受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的趙孟頫的熏陶,逐漸找到了一些水墨畫的精髓。從此,黃公望在山水畫的領域開始漸入佳境。

要想在一個領域有所成就,光靠「學習」前世的技法肯定不夠。入門之後,黃公望開始了他的第二步——在「守正」基礎上,進行大膽「創新」。

首先是宏觀層面的創新,主要體現在結構布局上,也就是古人說的「位置經營」。

五代兩宋以來,文人山水畫已有不少名作,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征——豎構圖為主,少部份為橫構圖;墨色為主色,兼施花青等淡彩。跟「院體畫」相比,這些畫總體來說,尺幅較小,缺少大部頭作品。

這數百年裏,似乎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則:「文人畫」小幅立軸多,「院體畫」大作多長卷多。

而【富春山居圖】的誕生,打破了這一規則:它不僅采用了橫軸長卷的布局方式,而且在長度上進行了巨大突破,大約七米的長度,雖然趕不上【清明上河圖】和【千裏江山圖】,但已經超過大多數傳世繪畫。放到文人山水畫中,它的尺幅更是前無古人。

「淺絳山水」變革

接下來,再看黃公望和【富春山居圖】微觀層面的創新,主要體現在畫技方面。

宋末元初,趙孟頫成為文人畫的倡導者,他在宋朝滅亡之後,希望透過「托古改制」來摒棄過去的「院體畫」。

一種藝術理念、風格要想成氣候,不能光靠一個人。進入元代中期,包括黃公望在內的許多畫家,都是趙孟頫的繼承者。

趙孟頫的探索屬於開創,可以視為「從0到1」,而更大尺度的變革、創新,使命落到了黃公望等元代中晚期畫家身上。

具體到黃公望的實踐中,集中體現為他用「淺絳山水」引領了畫壇的變革。

以墨色為主色調的「淺絳山水」可上溯到唐代,但經過了數百年,從元代開始才成為畫壇主流的。在元代畫家中,黃公望是第一位完全去掉色彩,只用淺絳作畫的人,其中的巔峰之作正是【富春山居圖】。

走進畫中,我們透過兩個方面,感受「淺絳」的畫風:

一是用墨。

你看畫中的這些山體,不管是濃墨還是淡墨,看起來都很幹爽,這是畫家用幹枯的筆調進行勾勒、渲染的結構;再看畫中的樹木,樹幹部份幾乎看不到「骨」,或者就用兩筆勾勒,而樹葉則大量使用濕墨,這一手法貫穿整個長卷。

在局部,畫家把墨的濃淡變化發揮到極致。比如畫山體,他以淡墨開始,以濃墨收尾,中間則逐漸過渡;畫中的遠山和沙洲用淡墨,山坡和水紋用濃墨、淡墨和枯墨進行復勾。這樣下來,整幅畫面顯得濃淡相宜,渾然天成。

二是皴法。

【富春山居圖】主要的皴法當屬「披麻皴」和「米點皴」。前者,因為如披散錯落的麻絲而得名,它的創始人是五代時期的董源,特別適合表現江南的丘陵地貌;後者用密集的點表現濕潤的山體,特別適合表現江南雨後的景觀,創始人是北宋的米芾。

前人繪畫,要麽以「披麻皴」為主,描繪晴日風景,如董源的【寒林重汀圖】;要麽以「米點皴」為主,描繪雲霧或煙雨風景,如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

但是在這幅畫裏,黃公望都有大量使用。畫富春江兩岸的山體脈絡,他用的是「長披麻皴」;畫叢林植被,他用了有變化的「米點皴」。一張【富春山居圖】,融合了五代董源和宋代「米家山水」的兩大絕技。

「披麻皴」誕生很早,但董源之後,並沒有被大規模使用。直到黃公望完成【富春山居圖】,「披麻皴」才被後世廣泛效仿。黃公望在【富春山居圖】中將披麻皴法運用到了極致:毛筆中鋒一路往下拖曳,並用淡墨和濃墨一層層渲染,創造出了濃淡、幹濕等不同質感,也就是達到了所謂「五彩斑斕的黑」的效果。

在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年代,【富春山居圖】的整卷只合體公開對外展出了一次,那就是12年前。這張元代繪畫誕生後,黃公望先是贈給無用師,傳到明代,被火燒成兩段,後來幾經曲折,分別入藏不同的機構。一段長51厘米的【剩山圖】,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另一段,長639厘米的【無用師卷】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閆天蒙 羽羽)

來源: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