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8首極具哲理的唐詩,意味深長,引人深思

2024-06-04國風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首詩突出了一個「靜」字。詩人在山中獨坐,感到非常悠閑自在,夜靜靜地能聽到桂花悄然自落,整座山仿佛靜得什麽也沒有。這時月亮升起來了,明凈清澈。這神奇的光輝,驚醒了夜棲的山鳥,山鳥飛了起來,飛入更幽深的山澗之中,偶爾還傳來幾聲清脆的鳴叫。而這深夜的大山,此時顯得更加幽靜了。

人默然閑坐,是靜;花悄然自落,是靜;山空無一切,是靜;月空明朗照,是靜;鳥安然而眠,是靜;就連被月光驚醒、飛入深澗中的鳥的鳴叫,也反襯出山的靜。然而這首詩,還不僅僅是寫靜,它要表達的是一種心境。王維是一個篤信佛教的詩人,他正是要透過寫靜,寫出自己在靜觀默念中的禪的心境。

簡單地說,「禪」就是覺悟,「禪的心境」就是覺悟到世界本空,因而要有自然適意、清靜超脫的精神境界。關於禪的心境,不是幾句話能說明白的,有一個故事,可以從中領悟到一些。

有一次,禪宗五祖弘忍想考考他的弟子,從中選拔接班人,讓弟子們各作一偈。神秀反復思考寫了一個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有一個挑水不識字的和尚叫惠能,聽了後隨著也念了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結果,弘忍把衣缽傳給了惠能,惠能成了禪宗六祖。王維這首詩正是寫詩人在無言靜寂的心靈觀照中,參悟到了世界的虛無,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首【尋隱者不遇】,信筆所至,句句如白話,字字平淡無奇,似乎沒有什麽字值得挑出來推敲、玩味一番的。但仔細分析起來,卻又讓人感到詩句表達的意象有點「含糊其辭」。用明白如話的詩句,表達含糊其辭的意象,正是詩人在這首詩中苦心孤詣的追求。

全詩二十個字,寫了三個人物:尋者、童子、隱者。從詩題可以看出,詩中主角應是隱者,因為他是「尋」的物件。可前兩句詩寫詩人與童子的一問一答,後兩句寓問於答中,四句詩對主角沒有一絲明確的交代,身份、氣質、品格,這些都深深隱在畫面的背後。

詩中的松、雲、山、童子、藥,都與主角有密切的關系。他身居雲山,遠離塵世,與青松做伴,以采藥為生,濟世活人。其超凡的隱者身份,高古脫俗的氣質,閑適高雅的品格,在模模糊糊的畫境深處飄然顯現。寫人不見人,卻又在字裏行間飄忽閃現,這是本詩的「含糊其辭」之處。

除此之外,詩中作者的自我感情也是「含糊其辭」的。這不是說詩人沒有感情,而是如何表達感情的問題。按常人的心理,「尋」與「不遇」,多多少少都會激起心靈上的波瀾: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動,或悵惘。但這首詩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仿佛一切與自己無關。詩人的情緒隱藏在詩句中,並不是沒有,而是不外露。「松下問童子」,一個「問」字,就透露出詩人是滿懷希望而來;「言師采藥去」,答非所想,一下墜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一線希望。一問一答,一起一伏,寫得含糊,卻有余韻。

詩至最後,詩人設定了一個迷蒙的境界:「雲深不知處。」雲海漫漫,朦朦朧朧,深遠縹緲。讓那一絲尋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任讀者在茫茫雲海中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去猜測……從遊移不定的圖畫中得出自己的感受。這豈不是含糊之極,又清楚之至?

辭簡意長,含糊才有余味。賈島的這首【尋隱者不遇】能成為千古傳誦的絕唱,這也是一條重要的原因。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寫這首詩時,李白因事獲罪,被流放到貴州西部的夜郎。正當他走到四川奉節縣,就是古代的白帝城時,遇到大赦,可以回家。對於李白來說,簡直是死裏逃生,他當時歸心如箭,真想馬上回到親人的身邊,所以整首詩是十分輕快的。

輕快的心情再加上乘舟而下時獨特的地形,李白寫下了這首有名的詩篇。酈道元的【水經註】中說:「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早晚之間船能飛馳一千二百裏,比風還要快。李白從這句裏得到啟發,所以說「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水經註】中還引了這麽兩句民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可見三峽中到處都有猿鳴之聲。猿鳴聲淒厲,那時遠離故鄉的遊子,聽了都會落眼淚。李白這時心情輕快得很,聽到兩岸的猿聲,他非但不會落淚,而且發現「輕舟已過萬重山」了。可見即使是相同的情境,心情不同,感受也不同。

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錦城絲管日紛紛」,「錦城」就是四川成都;「絲管」又叫絲竹,指管弦樂器;「紛紛」形容多,「日紛紛」就是說每天在演奏。「紛紛」通常指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東西,這兒用來形容音樂,把聽覺轉化為了視覺。這是一個中性詞,可以說多而亂,也可以說音樂聲錯雜而又和諧。作者妙就妙在用了這個既可這樣理解、又可那樣理解的詞。

這首詩的題目叫【贈花卿】。「花卿」名叫花敬定,是成都的一個將領,因為平叛有功,便居功自傲,驕橫跋扈,放縱士兵,掠奪百姓財物,還整天紙醉金迷,請人演奏皇宮裏才能演奏的音樂。當時社會哪一級奏什麽音樂是有規定的,他卻請人演奏皇家音樂,所以說杜甫這「紛紛」兩字,包含著批評諷喻勸諫的意思。按這個思路推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兩句更是明顯的規勸了:這曲子只能是皇上聽的,你怎麽能這樣整日地欣賞呢?

拋開這段背景,或者說即使在這個背景下,當人們包括花卿本人不從這方面去想時,就是在贊美這音樂了。「半入江風半入雲」把悠揚動聽的樂曲隨風蕩漾在錦江上,飄入藍天白雲間的情景寫得多麽形象生動,真可以說是「行雲流水」之妙。接著兩句就更絕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天上的音樂,人間是難得聽到的,現在不但聽到了,而且有機會反復欣賞,自然是對這音樂的高度贊美了。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是一首千古傳唱的詩歌。知道這首詩好的人很多,但詩具體好在哪裏,很多人又都覺得難以言說了。先來看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這裏有三個意象,月亮落山了,烏鴉在啼叫,滿天是寒霜。這是寫天亮前的景象和感覺。

「江楓漁火對愁眠」——這裏又有兩個意象,江邊的楓樹,江上的漁火。這句詩很朦朧,可以解釋為船上的旅客面對著霜夜的江楓、漁火懷愁而眠為好。

下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只寫了兩個地點,中間加了一個方位詞「外」。分開來看毫不出彩,但這兩個地點卻包含著萬種風情。如果寫成「上海灘外靜安寺」,那這首詩就興味索然了。這涉及一個文化地理學的問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時形成一方文化。反過來一方文化又賦予一方水土和地名以特定的風味情調。這「姑蘇城」與「寒山寺」,往往使人聯想到山水幽靜的江南名城和煙雨迷蒙中的山房寺院。這種特定的意象,就把人帶到了一幅充滿詩意的畫中了。

「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一句是全詩最精彩的。今人流沙河曾說:「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老實說,全靠最後一句到客船的‘夜半鐘聲’在那裏悠悠地回蕩著一縷余韻,從而使千百年的讀者入迷。」作者為什麽會聽到夜半鐘聲?因為睡不著。為什麽睡不著?因為「有旅愁」「在思念」,所以這首詩歸根到底是在寫詩人的愁緒。

詩人創造了這樣一個詩中有畫,畫中有聲,朦朧多義的愁境,借助「楓橋夜泊」的典型境象,表現了他「夜泊楓橋」時特有的感受和情懷。人們之所以為這鐘聲所沈迷,因為這是「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鐘聲滲透著宗教的情思,回蕩著歷史的回聲,制造了莊嚴古雅的氣氛,使每個讀者自覺不自覺地聯想到人生。因為每個人都有所思,都有愁緒,都能從鐘聲中有所得。人生苦短,人生如過客,來去匆匆,誰沒有愁緒呢。好的作品,就是這樣震撼人的靈魂,最高的藝術境界也正是最高的哲理境界。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中國古典詩詞中描寫「秋色」、抒發「秋思」的作品很多,常常給人一種淒涼寂寞的感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悲秋」的傳統和主題。植物開始由盛變衰,漫長的一年也快到盡頭了。受到這種客觀環境的影響,人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寂寞悲涼的情懷。

盡管有「悲秋」的傳統,但是寫秋天的詩作中也不全是淒涼悲傷的。要知道,詩作中的景物不是純客觀的描寫,它是客觀景物和詩人主觀情思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藝術結晶,所以不同處境和不同個性的詩人,就有可能捕捉不同的景物,表現和一般人不同的思想感情,這首【秋詞】就是這樣。

從詩的主旨來說,不妨稱它為一首對「悲秋」的傳統主題進行「翻案」的作品。詩人分兩層進行「翻案」,詩的第一、二句是第一層,用的是議論手法,直抒己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自古都說秋天寂寥,令人悲傷,我卻說秋天比春天還好。這兩句之中,前一句指前人,指「自古」以來的流行觀念;後一句說自己,表明自己的獨特情懷。光看前一句,語氣似乎很平淡,再讀第二句,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會在我們頭腦中產生強烈的懸念:秋天明明是萬物蕭疏的季節,怎麽比得上萬紫千紅的春天?詩人「秋日勝春朝」的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呢?

這個懸念會使人們趕快讀下去,看看詩人說得有沒有理。妙在詩人此時停止議論,改換角度,展現了一幅美好的畫面——「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鶴的形態美,動作矯健,向來是中國詩人喜歡的動物,人們在它身上寄托了諸如清高、純潔、遠大等象征意味,何況此時劉禹錫筆下的鶴並未在地面上來回覓食,而是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裏淩空飛翔,直沖雲霄,這是何等豪邁遠大,令人心曠神怡,難怪詩人要說看著這只高高飛翔的鶴,自己的詩情也源源湧出,彌漫於碧霄宇宙之間了。詩人寫鶴也就是在寫自己,寫鶴之飛翔也就是在抒發自己豪邁的詩情和遠大的抱負。

可見詩人所以能夠翻「悲秋」的案,超越自古以來「悲秋」的主題,關鍵在於詩人具有不同一般的胸襟和情操。

集靈台

【唐】張祜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七絕這種體裁,因總共只有二十八個字,很不容易寫好。作者只有選擇最富有代表性的事件或最精彩的片斷,用最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才能取得篇幅短小、容量很大、發人深思、耐人尋味的效果。這首詩就是七絕中的代表作。

詩中所寫的虢國夫人是楊貴妃的姐姐。由於楊貴妃受到玄宗寵愛,她的三個姐姐也都成了顯赫一時的人物。大姐被封為南韓夫人,三姐被封為虢國夫人,八姐被封為秦國夫人。從第一句「承主恩」可以看出,虢國夫人不是妃子,卻受到如此寵愛,此中曖昧盡在不言之中了。下一句「平明騎馬入宮門」,就是虢國夫人受到寵愛的表現。天剛亮,應是皇帝親理朝政的時候,可玄宗卻拋卻國事,與虢國夫人會面,可見她的地位非同尋常。何況,虢國夫人還可自由自在地騎馬進入宮門,其氣焰可謂「炙手可熱勢絕倫」了。

前兩句是敘事,後兩句陡然一轉,好似一個特寫,重點描繪了虢國夫人的容貌。照理說,朝見皇上,更應梳妝打扮以示敬重,可她反而嫌擦脂抹粉會弄汙自己,只是淡淡地描一下眉毛就去朝見「至尊」了。表面上,好像是炫耀她的美貌,無須化妝,照樣姿色照人。實際上,作者話中有刺,如果虢國夫人不是恃寵而驕,就不可能這樣隨意輕佻。

她朝見皇上的地點是在「集靈台」。「靈」是仙人,「集」是聚集,每年皇帝都要到集靈台去祭祀神仙,可這麽神聖莊嚴的祭神場所,她卻可以這樣隨心所欲,不施脂粉,這就是話中有刺了。唐太宗說過:「治安則驕侈易生,驕侈則危亡立至。」這不正是唐王朝從治安轉向危亡的一個兇兆嗎?

然而詩人怎敢直言其事呢?只能說得含蓄一點,看似贊美,實為諷刺。這首詩的耐人尋味之處也就在此。

贈項斯

【唐】楊敬之

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說項」就是替人說好話、講情,這個詞出自楊敬之的【贈項斯】。楊敬之是中唐時和白居易差不多同時的名人,元和年間進士,唐文宗時曾做到國子祭酒,是個很有地位的人。項斯則是一個無名後輩,到後來才中進士。唐朝有年輕未考中科舉的文人向做官的前輩呈送自己詩文的風氣,叫作「行卷」「溫卷」「求知己」,從詩裏可以看出項斯也把自己的詩文送給楊敬之看了,楊敬之看罷就寫了這首詩。

「幾度見詩詩總好」,說明他早已認識項斯,項斯也不止一次投詩給他,他賞識項斯是從詩開始的,這句明白如話。「及觀標格過於詩」,這是見了本人以後,發現其外貌氣度才學都很好,「標格」就是指人的外美與內修,這些都超過了項斯本人的詩,所以楊敬之很欣賞他。根據唐朝法律,唐代選拔官吏除考試外還要講「身、言、書、判」,也就是「體貌豐偉,言辭辯正,楷法遒美,文理優長」,簡單地說要外貌英俊,能言善辯,寫一手好字,熟悉法律又善於判斷。所以那些推薦人對上門的「門生」的相貌很重視。可見這個項斯一定相貌不錯。

後面兩句是楊敬之說自己:「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有很多人,見人善則緘口不言,見人有惡則到處張揚,所謂文人相輕,就是這樣。楊敬之則說:「我一輩子不懂得把別人的優點藏起來,以後遇到什麽人我都要推薦你項斯。」這是楊敬之胸襟開闊的表現。他這樣做是很不容易的:一方面要有氣度,一方面又不怕別人攻擊。推薦別人是要負責的,這一點古今中外都是一樣,否則別人會說你們互相標榜吹捧,遇到被推薦人不爭氣時還會連累自己。好在項斯果然來年考中進士,才算不辜負楊敬之的一番美意。

【全唐詩】只收了楊敬之兩首詩,收了項斯一首詩。但因為有了一首【贈項斯】,兩個人的名字流傳了千年,「說項」也就一直成為人們常用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