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不愛吃蘋果?古人:大膽!這可是仙果!

2024-08-17國風

本 文 約 51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中國是世界第一蘋果生產和消費大國,2023年,全國蘋果產量4960.20萬噸,在全球蘋果總產量(8293.4萬噸)中所占比重超過半數 ,在全球總消費量所占比重也超過50%。所以,蘋果作為今日最常見的水果,經常被冠上「無聊」的頭銜。更有人宣稱,除非把其他水果都吃光,否則絕不會碰蘋果一下。

今時的人們早就把蘋果視作尋常可見之物,畢竟一個四季都能買到的東西誰會珍惜呢?然而,倘若這番對蘋果的「嫌棄」被古人聽到,恐怕會讓他們氣得跳腳,因為現代人不以為然的蘋果其實是相當晚近的引進品種。在漫長的時光裏,古人的味蕾也許從未品嘗過今人不屑一顧的甘甜滋味。

朱櫻春就,素柰夏成

蘋果最早起源於中亞,李育農在【蘋果起源演化的考察研究】一文中指出,源自中亞的塞威士蘋果是中西蘋果的根底。傳入西方的蘋果同時還雜有高加索東方蘋果和歐洲森林蘋果的基因,而中國蘋果則是從新疆的塞威士蘋果純系馴化的栽培種,並不雜有其他基因。不過值得註意的是,早期蘋果果實很小,主要吸引鳥類吞食,果皮堅硬,味道苦澀,果核中含有氰化物,因此其果實被動物食用後種子會被扔下,隨著動物的遷徙路線,果樹生長繁茂。

人類在蘋果傳播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人不僅食用蘋果,播撒種子,同時還馴化、雜交、改進其品類,由此開啟了對蘋果漫長的馴化歷史。蘋果最早出現在中國歷史文獻記錄的時間,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司馬相如所撰的【上林賦】(約前138),其中提及:

「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樸,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荅遝離支,羅乎後宮,列乎北園。」

這段文字本來用作描繪宮苑繁茂景象。其中提到的「柰(nài)」便是中國本土栽培的源於新疆的綿蘋果的名字。

那麽我們可能會產生疑問,難道蘋果直到西漢時期才在中原腹地出現嗎?文獻記錄可能無法提供佐證,但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尤其是在1965年湖北省江陵縣望山戰國墓的發掘過程中,曾出土過蘋果屬的作物,我們也授權以推定在先秦時期源於新疆的野蘋果已經出現在中原大地。但因其口感酸澀,不夠美味,可能並未普及開來,而司馬相如賦中描繪的柰可能是改良後的品類。

柰不僅是一種水果、觀賞植物,同時還和道教傳說聯系在一起,成了仙丹神藥一樣的神奇果實。【漢武故事】曰:「上握蘭園之金精,下摘圓丘之紫柰。」王子年【拾遺記】曰:「昆侖山上有柰,冬生,子碧色。須玉井之水洗,方可食。」【漢武內傳】曰:「仙藥之次者,有園丘紫柰。」【太平禦覽】引【南嶽夫人傳】也記有魏夫人「與真人為賓主設三玄紫柰」。服食草木精華,巧奪天地造化,以延續人的生命能量,柰成為一種仙藥體現的是當時人們對於神秘遙遠的西域地區的想象和對仙道貴生的美好追求。

柰、林檎、頻婆果

除了「柰」這個名稱,現代蘋果的曾用名還有「林檎」「頻婆果」等。不過對於林檎和柰的關系,目前我們只能在古籍中尋找蛛絲馬跡。柰似乎是與林檎並立的品種,但林檎又似乎是在柰之後改良栽培的品類,如今我們無法得出定論。【廣誌】記載,「林檎似赤柰,亦名黑檎。言味甘,熟則來禽也」,林檎顏色赤紅,果實熟透之後會吸引飛鳥前來偷食,因此被稱為林檎。

南朝梁時謝靈運在【山居賦】中曾描繪林檎遍植的景象,「枇杷林檎,帶谷映渚」。到唐代,又有五色林檎的記錄。據記載,唐高宗時,紀王李謹得五色林檎,形似朱柰,於是上貢皇帝。帝大悅,賜謹為文林郎,因此人們又稱呼林檎為文林郎果。宋代範成大在【吳郡誌】中提及林檎品類繁多,並且已經遍及南北:「蜜林檎實,味極甘如蜜,雖未大熟,亦無酸味。本品中第一,行都尤貴之。他林檎雖硬大,且酣紅,亦有酸味,鄉人謂之平林檎,或曰花紅林檎。皆在蜜林檎之下。」時人已經可以挑剔林檎果的口味,足見當時林檎的普及。

在柰、林檎之後,古代蘋果還有一個稱呼——「頻婆果」,據傳是梵語訛譯。「頻婆」(bimba)一詞源於梵語,本來指的是一種生長於熱帶地區的葫蘆科植物,又稱印度頻婆樹,果實鮮紅,意譯「相思樹」。其果實成熟時裂開似唇瓣,顏色紅潤,在佛經中常用來比喻佛祖世尊嘴唇的色澤。中唐時僧人慧琳在註解佛經【一切經音義】時解釋道:「頻婆果,此譯雲相思也……其果似此方林檎,極鮮明赤者。」由此,這一本為類比的說法訛傳甚廣,直接將頻婆果變成蘋果的名稱之一。

可以確定的是,頻婆這個舶來稱呼在清代似乎已經悄悄成為通用稱呼,並且簡化為「頻果」,後來寫作「蘋果」。李漁曾專門為蘋果寫過賦贊嘆:

「燕有佳果,字曰蘋婆。名同老嫗,實類嬌娥。色光可取,無論其他。白也如黃,西子病容可擬;嬌而不赤,楊妃酒面難酡……謂有香而香不聞,覺其甜而甜不遽,備眾美於一身。」

可見頻果(蘋果)不僅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水果,同時還和清代文人對美的譬喻想象聯系在一起。除此之外,蘋果還因其字音,有著吉祥美好的寓意,比如在隆裕朝的宮廷生活中,新年賀歲之際,宮眷會食用蘋果,以表達平安康泰、青春長壽的祈願,「宮眷進食品數盤,分盛蘋果、青果、蓮子。蘋果者,取其平安;青果者,取其長青」。

蘋果與原始崇拜

源自中亞的蘋果不僅向東傳入中國,它同時也在向西「旅行」,隨著動物遷徙和人類活動播撒開去。蘋果作為一種根系強健,果實可口的食物得到早期農牧民族的喜愛,被廣泛培植栽種。與此同時,位於亞洲「山脈走廊」的哈薩克地區很快就成為中西貿易的中轉站,頻繁的東西方交流讓蘋果傳播更為迅速。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遺留的早期楔形文字中曾提及蘋果,後經考古發掘還出土了蘋果幹,說明西亞地區栽培蘋果的歷史極為漫長,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世紀。

在原始先民的儀式中,果樹的繁茂、長青、頑強生命力與繁殖、青春、長生聯系在一起,被遠古民族敬拜信仰。其中蘋果樹因葉片繁榮,果實豐滿,同時還有較長的存活時間、可用於藥用養生,因此成為生命力和繁衍的象征。比如在突厥諺語中便有崇拜植物以求子息的句子,因為古時人們認為植物具有人所不具備的生命活力和繁衍能量。在母系氏族時期,植物中果實豐滿者,如蘋果、杏、桃等常常作為女性的生殖能量的象征,因此先民崇拜蘋果,根據交感巫術的原理,人們認為蘋果中的繁育能量可以傳遞到人的體內,食用蘋果能夠增強生殖能力,這是古代先民渴望控制物種延續的體現。

我們可以在許多先民神話中找到例證,例如突厥族源神話中記有「蘋果樹生胎」的故事,克爾克孜族的英雄祖先便是由於族中婦女食用蘋果孕育而來。再如吉爾吉斯有在蘋果樹下打滾求子的習俗,蒙特內哥羅的新娘也會在婚禮儀式中向屋頂扔蘋果以求子息繁茂。蘋果與女性的孕育力量相聯系,後來更是成為女性美的象征載體。其視覺上的豐潤圓滿、味覺上的甘甜綿軟,都讓人們從感官上聯想到甜蜜美好的事物。

金蘋果與神話傳說

源於中亞地區的蘋果,經過西亞、腓尼基抵達西方,民族遷徙、商貿交流以及戰爭活動使得希臘地區與西亞古老文明密切交融。古希臘山區的地中海氣候又給蘋果種植提供了優越適宜的環境,因此蘋果傳入地中海地區後迅速擴散開來,成為當地常見作物之一。【荷馬史詩】和【奧德賽】都曾提及蘋果樹,希臘神話中有關「金蘋果」的敘述更是屢見不鮮。在宙斯與赫拉的婚禮上,地母蓋亞將一株結滿金蘋果的樹當作禮物送給他們,宙斯讓仙女赫斯珀瑞德斯和百眼巨龍拉冬看守金蘋果樹,後來半神英雄海克力斯的十二壯舉之一便是摘取金蘋果。

除此之外,還有著名的女獵神阿蘭塔忒的故事。美麗的阿蘭塔忒十分擅長跑步,於是便要求向她求婚的男人必須在和她競技時贏得比賽,否則便要輸掉性命。在無數神魂顛倒的小夥子們付出慘痛的生命代價後,有一個名叫希波墨涅斯的花花公子決心耍弄陰謀詭計,以獲得阿蘭塔忒的芳心。他準備了3只金蘋果,每當被阿蘭塔忒超過時便扔下一只,金蘋果誘惑阿蘭塔忒途中停下三次,最終讓希波墨涅斯贏得比賽。

血腥的愛情故事不僅此例,在一次神靈的婚禮上,紛爭女神厄裏斯扔下被稱為「不和」的金蘋果,並且聲稱要獻予最美麗的神,天後赫拉、美神阿佛洛狄忒以及智慧之神雅典娜三位女神爭吵起來,她們都認為自己應當獲得這枚珍貴的金蘋果,最終她們讓特洛伊國王的兒子帕裏斯來解決紛爭。在權勢、智慧和美麗三者中,帕裏斯最終選擇了阿佛洛狄忒作為勝者,作為報酬,女神讓他得到人間最美的女人——斯巴達的海倫作為妻子,而這便是特洛伊戰爭的開端。

金蘋果同時還是不朽的象征,是眾神歡宴的聖餐,是長生不老的果實。比如在北歐神話中生命之樹頂端結出的青春之果,讓眾神能夠保持青春、長生不死。蘋果還有繁茂、豐收的美好寓意,它是地母蓋亞的禮物,因此總是與大地的神秘力量相關。代表祥瑞豐產的「豐饒之角」也常常以蘋果等水果作為裝飾,與古希臘神話人物相伴。在神廟中,人們用象征多子的石榴和象征豐產的蘋果等裝飾神像,還在各種儀式活動中佩戴花環。最初用來勉勵勝出者的花環並不是橄欖枝,而是用蘋果樹的枝條編織而成。

到古羅馬時代,蘋果獲得更為豐富和神聖的象征意味。在輝煌的帝國時代,蘋果被視為權力的象征,被統治者握在手中。波斯帝國同樣將蘋果視為權力的顯現,國王薛西斯一世禦林軍尖矛上便挑著金銀蘋果。後來在歐洲各國皇帝、國王的權杖之上都有圓形的蘋果,或者說金球裝飾,手握蘋果的統治者是掌握無上權威王權的具象。

來自老西醫的建議

英國最早對蘋果進行品種命名可以追溯到1204年,到19世紀90年代,蘋果更是成了英國的「國家之果」,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不過是無數奇形怪狀種類中的一種罷了。在英國,蘋果不僅可以用來作為餐後水果,還可以烹飪成菜肴、釀酒或者幹脆只是嗅聞味道甚至作為觀賞植物怡人耳目。

比如有一種叫作「貓頭」的蘋果,就是17世紀英國人專門培育用來在冬季時候做菜用的果子。還有一種叫「檸檬皮平」的蘋果,因為外形特別像檸檬,總是令人混淆。它也是17世紀一種菜用水果,烹飪方式是切片油煎,味道嘛可想而知,應該是不太符合中國人口味的。更有一種被稱為「諾福克牛排」的蘋果,因為烤熟後外表如同烤牛排而得名,19世紀才被記錄下來,是很晚近的一個品種。用來釀酒的蘋果比如「紅紋」蘋果,在17世紀非常受歡迎,但是如果直接吃,味道令人作嘔。除此之外還有沒什麽食用價值,純粹就是開出的蘋果花十分美麗或者枝條十分優美的觀賞種類,比如「小紅西伯利亞奧古斯特」蘋果,其果實非常小而且味道酸澀,遠看甚至和櫻桃差不多,不過卻是庭院中不錯的觀賞樹。再如「威靈頓」蘋果的粉色花瓣賞心悅目,觀賞價值極高,在18世紀的英國很受歡迎。

對中國人來說,把蘋果烤熟或者用油煎成塊狀可能不太符合口味,西方人這樣吃其實是因為有一個悠久傳統,那就是認為生吃水果對身體不好。有一位古羅馬名醫伽倫,我們可以稱之為著名「老西醫」。他寫了一本奠定其後2000多年歐洲醫學基礎的書。在書中他警告人們生吃水果要慎重,吃完可能引起頭痛、咽喉痛、發熱甚至兒童早夭,生果子可以用作瀉藥,而不能作為主食。即便到了14世紀,還有法國作家抱怨水果導致瘟疫肆虐,並且要求自己的讀者一定要遠離水果:「想要長壽,就該避免接觸水果,不管熟的還是鮮的。」

人們對甘甜水果的追求是推動水果栽培技術進步的動力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科學家泰奧弗拉斯托斯便在【植物誌】中記載嫁接繁殖和栽培改良蘋果的方法;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博物誌】中記錄的蘋果品種已經達到幾十個之多;維吉爾在【農耕詩】中更是提到利用砧木嫁接和壓條繁殖的栽培法種植果樹。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早在2000年前,在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中國和西方幾乎在同一時段對蘋果進行改良馴化,真是了不起的壯舉!

來源丨國家人文歷史(文/劉瀛璐)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