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這幅草書作品在中間部位用了一個筆畫展現功力,入選全國書法展

2024-10-05國風

草書作品是由字法、筆法、墨法和章法等要素所構成的,並且這些要素還要合理得當,看上去自然而然。在全國書法展上,許多入展作品,大都有這些特點,例如,評委首先要考慮它的出處,是學習哪位古人的,學習效果如何等等,只有這些要素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可能才會得到評委的認可,入展也就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上面這幅草書作品是某次全國書法展上的入展作品。從整體上看,這幅作品以墨色表現為最,多以濃墨來表現書法的某種文人之氣,每個字寫得並不狂躁,也沒有像徐渭那樣亂石鋪街的氣象,更沒有你黃庭堅那樣大開大合的風格,反而這幅草書作品卻寫得十分文氣。但是,作者在章法的處理上,巧妙地在文字中間部位使用了一個長線的枯筆,既是對其它濃厚墨色的對照,也表現了作者在草書線條處理上的水平與能力,同時,也破解了章法上一味地用一個調子。因此,評委在此給了加分,入選全國書法展。

從作品中可以看到,此作最大的看點就在於「耳」字的那個長豎線。為什麽這麽說?因為作品的整體都是為了表現文人之氣,盡管它是一幅草書作品,但草書如果寫得太過狂躁,則會失去作品的文氣,如果一味地寫得太過文氣,也就會讓草書作品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但是,作者畢竟是多次參加全國展的有經驗的作者,他在處理章法與文氣之間的關系時,巧妙地使用了長豎線的枯筆法,從而破解了這一困擾,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縱觀整個作品,作者多以濃墨書寫,每個字中都有各自的氣象,這些不僅是由墨色反映出來的,也是字中的靜氣所帶來的。以前蘇東坡認為,書法是根本是要有文人之氣,是一個人學識、學養、閱歷、認知等綜合因素的反映,然而,書法也是由墨色表現書寫效果的,因此可以說,書法就是由技法和修為二者共同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正如「書法是由技與道」共同形成的。

那麽,為什麽會說「耳」字的那個長豎畫是破解之題?主要原因就在於:它除了破了墨色之題外,同時也把章法的「密」破為空間的「疏」,從作品的整體上看,布局寫得都很密,幾乎沒有透氣之處,但這樣的作品讓人看來是沒有味道的,反而還覺得很壓抑,但作者寫到兩行半的時候,突然使用了帶有枯筆的長豎線,這時,精彩也就隨之而來,它與本行上部的那個空間以及落款後面的空白形成了鮮明對比,作品從章法上看,就具備了生命之氣,這是一種高明的做法。

當然,作品的前半部份大都是采用了濃墨來書寫,讓人感覺作者在書寫時有謹慎之感,但是,隨著那個長豎線的出現,後面的書寫是越來越有精妙之處,寫得遊刃有余,尤其是在後半部份,大膽地使用枯筆來書寫,好像是越寫膽子越大,氣勢越來越盛,幹枯相間,濃淡參半,這也是對章法的處理方法,由此可見,作者在章法的的處理方法經驗十分豐富。

總的來說,這幅草書作品從整體上使用了墨色表現書法的文人之氣外,還在章法上使用枯筆的長豎線來破解章法與墨色的變化之法,這種方法既是作者創作經驗的體現,也是書法愛好者尤其是草書愛好者學習和借鑒的方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書法古今

推薦閱讀:

他用了這個方法,再現王鐸行書作品風格,成功進京書法展
國展上的這幅行書作品,寫得很亂,但評委一致看好作品品質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