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李商隱極其隱晦的兩首七絕,滿懷愁怨,頗有理趣

2024-01-09國風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才子,由於性格柔弱,又陷入了牛李黨爭的漩渦,義山即使才華橫溢,卻始終得不到升遷。他一直穿著青袍、幹著俗務,看不到光明大道,心中又充滿煩惱。

元代辛文房曾說,李商隱的詩文瑰邁奇古,不過又顯得辭難事隱 。李商隱經歷坎坷,人微言輕,為了生計和前途,他只好壓抑著悲憤的情感,經常用非常晦澀的言辭,抒寫心中的愁悶。下面分享李商隱極其隱晦的兩首七絕,滿懷愁怨,頗有理趣。

城外

唐 · 李商隱

露寒風定不無情,臨水當山又隔城。

未必明時勝蚌蛤,一生長共月虧盈。

詩的大意是 :清露寒冷,秋風漸息,月亮似乎並非無情,輕柔地拂照著城裏的亭台樓閣。可是我的居所靠近水邊,正對著大山,又隔著高高的城墻,月光根本照不到我的身旁。

都說月照千裏,可是月明之夜,我的處境卻未必勝過那些蚌蛤,它們一直與月亮在一起,可是始終見證月圓月缺,令人羨慕又惆悵。

詩人首先用「 露寒 」二字,點出時值蕭瑟的深秋,此時風定月明,大自然顯得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熱愛。「 不無情 」三字,采用雙重否定句法,表達出詩人矛盾的心情,他感覺月亮並非像自己想象得那樣無情,好像還特別偏愛世人。

接下來的一句又介紹了詩人的處境,「 臨水、當山、隔城 」,一句話說出了三種阻礙,暗喻著詩人的仕途遭遇了重重阻力,讓他這個城外之人無法享受月光拂照,也就意味著義山根本不可能接近帝王,又何談得到重用?

第三句陡然一轉,「 蚌蛤 」的典故出自【呂氏春秋】中的記載,月望則蚌蛤實,月晦則蚌蛤虛。作者以蚌蛤作為襯托,抒寫了自己不如這些水中之物,可以與月亮同盈共虧,含蓄地表明詩人懷才不遇的焦慮之情。

正如李商隱的另一句詩中所寫,「未必圓時即有情 」,如果月光不能拂照身邊,義山就感覺自己仿佛被整個世界遺忘和拋棄了,即使月亮顯得格外皎潔、異常圓滿,卻反而讓人感到無比悲傷。

人欲

人欲天從竟不疑,莫言圓蓋便無私。

秦中已久烏頭白,卻是君王未備知。

詩的大意是 :自古以來,人們都毫不懷疑天從人欲,也會非常執著地覺得上天對待萬物都極其公平,陽光也會播撒到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

可是李商隱則告誡世人,千萬不要以為上天一定會公正無私。比如說秦地早已出現了白頭的烏鴉,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可是君王卻顯得昏然不醒,似乎完全不知這樣的事實。

作者在前兩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人們期望中的天遂人願很難實作,這不過是善良人們的一廂情願。 圓蓋 ,本指天空,這裏代指上天的意誌。作者不說「上天」,也是為了讓平仄協調,讀起來朗朗上口。

後兩句頗有理趣,傳說燕太子丹想要回國,嬴政就說除非烏頭白、馬生角 ,你才可以回去。烏鴉的頭不會變白,駿馬的頭上也不會生角,意味著不可能實作的事情。

可是事有蹊蹺,也是上天有眼,此時忽然從外面飛來一只白頭烏鴉,秦王這才不得不釋放太子丹。義山嘲笑秦王昏庸無知,又委婉地以太子丹的遭遇,說明自己長期沈淪下僚、日夜思歸 的困境,表達了內心的悲怨和憤慨。

全文筆觸細膩,語氣強烈,也令人啟迪深刻。凡事要遵從客觀規律,不能想當然地寄期望於某一個不靠譜的人物和事件。正所謂眾口鑠金,所以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需要認真考察,仔細甄別 ,才能明辨是非和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