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蘇軾筆下的【望江南】:一曲暮春清韻,道盡豁達人生,令人叫絕

2024-08-11國風

暮春時節,微風拂面,柳枝婆娑。站在這座古樸的高台上,放眼望去,半壕春水微波蕩漾,一城春花爭奇鬥艷,遠處煙雨朦朧中隱約可見千家萬戶。這幅美不勝收的畫面,正是出自大文豪蘇軾筆下。

在他被貶謫密州期間,登上親手修葺的「超然台」,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此詞雖然只有短短十句,卻蘊含著深邃的人生智慧,展現出蘇軾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正如著名文學家王國維所言:「 東坡之詞,句句是理,而理理都是詩 。」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這首妙不可言的佳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詞的上闋三句「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巧妙勾勒出一幅暮春景象。這裏的「春未老」並非常見的「春將老」或「春已老」,而是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蘇軾沒有感嘆春光易逝,反而著眼於當下,欣賞眼前美景。

風細柳斜斜 」一句,用簡練的文字勾勒出柳枝隨風搖曳的動態美。你能想象得到,那纖細的柳枝在和煦春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人們揮手致意。這裏的「斜斜」二字,不僅寫出了柳枝的姿態,更暗示了詩人站在高處俯瞰的視角。

接下來,「 試上超然台上望 」一句,引出了詞作的核心場景。「超然台」不僅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地理位置,更寓意著一種超脫世俗、豁達開朗的精神境界。蘇軾登高望遠,將眼前的景致盡收眼底。

半壕春水一城花 」中的「 花 」指的是荷花,此時正含苞待放。這一句將遠近景物巧妙結合,既寫出了城市的繁華,又不失江南水鄉的靈秀。

「煙雨暗千家」一句則將視線推向更遠處,煙雨朦朧中的千家萬戶,給人一種朦朧美和無限遐想。這裏的「暗」字用得妙極,既寫出了煙雨籠罩下的景象,又暗示了詩人內心的一絲惆悵。

下闋起筆「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點明了時間背景,同時也引出了詩人的感慨。寒食節剛過,本是闔家團圓、踏青賞春的好時節,但詩人此時卻獨自一人在異鄉,難免生出些許鄉愁。

然而,就在讀者以為詩人要開始大倒苦水時,蘇軾筆鋒一轉:「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這兩句話直抒胸臆,體現了蘇軾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他勸誡自己(也在勸誡讀者),與其沈浸在對往事的追憶中,不如珍惜當下,享受眼前的美好時光。

新火試新茶 」這個意象極為講究。「新火」象征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新茶」則代表著新的體驗,新的人生滋味。蘇軾用這個充滿生機的意象,巧妙地化解了前文的惆悵之情,將讀者的註意力引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最後一句「 詩酒趁年華 」,更是點睛之筆。蘇軾鼓勵人們要珍惜光陰,及時行樂。這裏的「詩酒」,不僅指實際的吟詩飲酒,更寓意著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對人生樂趣的把握。

縱觀全詞,蘇軾以其獨特的視角和豁達的心態,將眼前的景物與內心的感悟完美融合。他沒有因身處逆境而怨天尤人,反而能夠欣賞眼前美景,思考人生真諦。這種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中國傳統文人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蘇軾的這首詞,不僅文辭優美,意境深遠,更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要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珍惜當下,把握現在。這種處世態度,穿越千年,依然給予今天的我們莫大的啟示和力量。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是否也應該像蘇軾一樣,時不時地登上自己的「超然台」,放眼望去,欣賞生活中的美好,思考人生的真諦?是否也該學會在困境中保持樂觀,用「新火試新茶」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個挑戰?

詩友們,不知你們讀了這首詞,又有什麽感悟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