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看【老子】、胡適、紀伯倫說「親子關系」的真相與奧秘

2024-01-29國風

父母之愛子,更需「虛懷若谷」。

心理學家常軍說:「先有能量再有愛,愛才會變成營養。」如果父母自身都是匱乏的,索取的,控制的,占有的,焦慮的,又何來能量撫育後代?怎麽行「不言之教」?

如果孩子根本就不想活成你的樣子,你引導他什麽呢?

真正的愛與成全,都是「潤物細無聲」的。

【道德經】裏有段話說出了「親子關系」的奧秘,和養育子女最好的心態,這就是: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所謂「不帶敵意的堅決,不含誘惑的深情」,確實是難能可貴。

記得曾經的熱播劇【知否】裏反復參照過一句名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這就需要父母先要有知深遠的見識和眼界,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格局和心胸。

可現實是,「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愛實屬罕見,自是、自誇、自我中心的偏執「我慢」倒是人性致命的弱點。

北大校長胡適以博學儒雅聞名,時人常以「我的朋友胡適之」為榮。他是這樣敘述「親子關系」的:

「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反而我要感謝你,因為有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篇。

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並不因我而來,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

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果然是君子之風,上善若水。水,有何貴呢?水,柔弱謙下;「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不爭,其實很難,因為這既反常識、又反人性。

作為必死的凡人,我們總想千方百計的抓牢點什麽,卻如手捧沙,越是抓的緊,流失的越快。想想看,當你越是試圖控制孩子的時候,他是不是越和你離心離德,抗拒、矛盾也由此而生。

越是親近的人,就越是較真,有時候都忘了如此較勁,到底是為了什麽?也早已遠離了那個原本的初衷。

作為父母,或許不曾和孩子爭物質利益,甚至不吝付出,但是爭高低、爭我對你錯,爭聽誰的,爭在所有關系中的C位、那個至高無上的主導權,是不是更加寸步不讓、寸土必爭呢?爭起來,既剛愎,又自負。

「藝術天才「紀伯倫在【致孩子】這首享譽世界的詩裏,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實在值得每一位做父母的人警醒深思。詩中是這樣描述的:

「你的孩子,

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

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

兒女是從你那裏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明明說要愛孩子,怎麽就成了傷害?本應是最親近的人,怎就僵持不下?這是因為我們都必須、卻難以面對「分離」的課題。

心理學大咖武誌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指出,「分離」是一生的主題,如果拒絕分離,愛就是「假愛」,只有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

「家是港灣,愛是退路」,尊重個體的獨立人格,助力彼此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不是狹隘、病態的黏稠共生。否則家就成了囚籠,愛也變為枷鎖,到那時,誰會不想越獄呢?

真正的愛,不是指手畫腳的操控,更不是唯我是從的占有,而是看見、尊重與成全。

——「如天斯空,如海斯闊。」

祝福孩子,「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

#閱讀的溫度# #冬日生活打卡季# #醒世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