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穿越300年歷史煙雲,尋找傾覆的永寧故城(上)

2024-10-19國風

甘肅省甘谷縣磐安鎮四十裏鋪,曾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永寧鎮所在地,其前身是西漢末大落門谷口的落門聚,東漢光武帝立國時,曾是一代梟雄隗囂割據政權的戰略屏障,兩漢至明清的兩千年間,永寧鎮一直是隴右、天水乃至整個絲綢古道上繁盛的商貿驛站,但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這座古城卻在一夜間傾覆……

磐安鎮

(1)

金秋的一天,我們從蘭州出發,出巉柳公路,上天定高速,直奔甘谷縣城,目的便是磐安鎮。「磐」,從字面釋義,是大石,迂回層疊的山石之意,一個鎮子取這樣的名字,自然有希望它像磐石一樣穩固安定的寓意,它與武山縣洛門鎮毗鄰,距縣城二十多公裏,隴海鐵路、G30連霍高速、316國道橫貫全境,是甘谷縣最大的商品蔬菜基地和集散地,好幾次路過磐安,覺得它和其他的鄉鎮沒有什麽不同,熱鬧、紛亂、簇新,在那裏,難道也能尋到斑斕的古意?

早晨清冷,車窗外霧氣深重,公路兩邊的山川被裹纏在白茫茫的霧色中,從縣城出發,我們走316國道去往磐安。關於磐安鎮的歷史,以及尋訪曾經消失的永寧故城的線索,就全在這條國道之上。對於磐安鎮的人們來說,這並不只是一條貫通東西的公路,在這裏,人們都把這條公路稱為「官道」。

人們來往進出,都不說走大路、走國道,而是走官道。這條「官道」現在雖然演變成柏油公路,但它所在的路線和走向存在時間非常久遠,遠到早在秦人在此為周天子養馬生息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如今,盡管高速公路就在北邊三四米開外,但是在這裏,對於磐安鎮的人們來說,這條早已和316國道混為一體的「官道」依舊車馬往來如流水。

(2)

朱圉山

公路兩邊,村莊一個接著一個,渭河在一旁潺潺流淌,塑造著這一方水土的地理風貌。

官道兩邊南北對峙的低矮山脈,並不是籍籍無名,而是潛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密碼」,直待有心人辨識。當地人說的南山,就是在中國古代典籍中聲名赫赫的朱圉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支末端,典型的丹霞地貌。

天定高速上行車,大多呼嘯往來,而行駛在國道上,就能趨近觀察這赤紅色的砂石巖體上大大小小的石洞。

朱圉山的黃土侵蝕地貌

這些石洞,大部份是自然風化或流水侵蝕而形成,形狀千奇百怪;有些石洞則是人工開鑿,有歷朝歷代遺留下來的許多佛窟,它們的年代比天水麥積山石窟的年代要早,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佛教東漸的痕跡。與之隔河相對的北山,樣貌則極具不同,黃土堆積,屬於六盤山山系。

在磐安鎮,南北兩山的最寬處不足20公裏,最窄處則是在朱圉山的雞兒咀,收束到只有短短的幾公裏。

沿當地人說的「官道」分布的村莊,依次是十裏鋪、二十裏鋪、三十裏鋪、四十裏鋪,最後是五十裏鋪,也就是磐安鎮。

不長的「官道」,顯然卻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以它為線索,抽絲剝繭,磐安鎮的人文印痕將一點點顯露出來。

(3)

在十裏鋪,去拜謁石作蜀先賢祠。這位夫子是孔門七十二賢人中的一個,按照方誌上的記載,早在西周時期,他就從磐安求學到東魯,師從孔子,最終成為孔子的高足。學成歸鄉,他在冀縣(今甘谷縣)興學施教,傳播儒學和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風俗,自此三隴一帶文教大興,人文蔚起。

甘谷十裏鎮小學的石作蜀先賢祠舊址

在二十裏鋪,可以看到依南山而建的華蓋寺,在那裏我們曾找尋過寺內釋迦洞內的兩幅取經壁畫,那可是甘肅省東部現存極為重要的兩處取經壁畫之一,它同河西地區所保存的諸多寺窟取經影像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條跟隨玄奘法師西行足跡的取經影像流傳路線。

從這裏開始,南山之上,寺院眾多。

過十裏,便是三十裏鋪的白石寺,歷史上也鼎鼎有名。寺院背倚的南山之上,在半山腰有四座依次排開的小廟。廟裏供奉的是關羽和他的赤兔馬,這顯然並不是白石寺最為出名的原因。在民國時期,報人範長江曾在白石寺采訪過在此小住的名震一時的「西北王」胡宗南。

上山的小路濕滑,前半截還有石階,後面就成了碎石路。上到半山腰的四個小廟,就是當時胡宗南棲身的山洞。

甘谷南山之上的南塔

胡宗南部隊當時則駐紮在白石寺後的南山。山上山洞大小不一,洞門緊閉。在其中一個最大的洞口上,掛著一幅匾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的甘谷人李果所撰寫的,因而我們猜測,這個最大的山洞應該就是當年胡宗南的暫居住所。

縱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中午分時才到達磐安鎮鎮政府所在地。

(4)

磐安,這座蔬菜林果集散地的甘谷大鎮,車水馬龍,熱鬧得有點擁堵。一早上凝滯不散的霧氣,在這一刻終於讓位給了太陽。

瞬間陽光從天空流瀉,熱烈而溫暖。

甘谷南山上的石窟

從磐安鎮去往四十裏鋪永寧故城的殘存城墻,我們並不是驅車直達,在途中路過劉家墩村停留了一會兒,因為村口有兩棵元代榆樹在招引著我們……

它們高高矗立,樹皮皸裂,透出絲絲古意,其中有一棵古榆半邊已經沒有了樹皮。當年這裏還有一座寺院,寺院連帶旁邊的榆樹一起被大火吞噬,當地百姓從火海中將兩棵榆樹救出,光禿禿的樹幹就是從那個時候形成。如今的兩棵榆樹近旁,還有一株年代稍晚的榆樹,三棵古樹至今枝繁葉茂。

從劉家墩村再向東走,從村舍中的小路上南山,蜿蜒的山路已水泥硬化過。越到山頂越開闊,一層層平坦的台地草木叢生。

一下車就看到一條極深的溝壑,溝壑的南邊是一座山峰,北邊是一堵高大的土墻。

凜風亂草,荒山殘墻,此時此刻開始,我們就要真正去觸摸繁華落盡、寂寞成殤的永寧古城,這段殘留的城墻是當年永寧城的南城墻。歷經千百年,現在的城墻透著一股滄桑的味道。寬十多米的城墻,可以隨意走動。

東邊一小段南北走向的城墻,那是永寧城的東城墻。當年的城門開在何處,這座城的面積究竟有多大也不得而知。

來源丨奔流新聞(文/劉小雷)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