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聖教序】是整容後的王羲之,唐太宗這兩件作品,才是行書的捷徑

2024-06-03國風

作為一門使用極為廣泛的字型,行書深受大眾喜愛,它兼具楷書的易識易辨與草書的縱逸瀟灑,寫起來省時省力。很多書友在積累一定的楷書基礎後,就轉而練習行書。學行書以誰為師呢?當然非「書聖」王羲之莫屬。

不誇張的說,他代表了中國行書的最好水準,而且有不少字帖可供我們選擇,比如【蘭亭序】【聖教序】和某些書信尺牘。不過,【蘭亭序】真假難辨,筆法過於復雜繁瑣,初學者上手非常困難,而書信尺牘字數少,用筆自由,也不容易把握。

聖教序

所以,看樣子【聖教序】就成了「首選」。這部巨著的確有兩大優點:其一,是字數多,足有1900多字,基本能滿足日常生活所用;其二,【聖教序】是懷仁禪師和眾弟子耗時二十余年完成,都是從內府所藏羲之真跡中選字,可謂優中選優,堪稱一本「羲之行書大辭典」。

但是,真正練過【聖教序】的朋友,還是能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它的筆法仍然過於復雜、包羅永珍,而且雖然可以學到一些筆畫、結字技巧,但拿來字帖就不會寫了。這就是說,【聖教序】存在上手難,和不容易出帖的情況。

究其原因,是【聖教序】不是「原生態」的王羲之行書,而是經過了「整形」,它的布局、章法精心處理之下的確非常連貫、一氣呵成,但正因為太過完美,反而不自然、不真實。

唐代那些學王羲之的一流高手,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陸柬之等,無不是透過真跡領悟其用筆的。如果我們想要直入魏晉、領略其法,不妨透過唐太宗李世民兩件作品,它們就是【溫泉銘】和【晉祠銘】。

很多人想不到,論學王羲之之到位、深入,李世民絲毫不遜於「初唐四家」。史籍記載他的字:「觀其有筆精工,法度粹美,雜之二王帖中,不能辨也。而其雄邁秀傑之氣,則冠諸書者。」

清代俞復直言:「伯施(虞世南)、信本(歐陽詢)、登善(褚遂良)諸人,各出其奇,各詣其極,但以視此本(【溫泉銘】),則於書法上,固當北面稱臣耳。」李世民登基後,遍尋天下羲之真跡,又有歐、虞、褚等人親自指導,書藝超凡脫俗,只不過政治成就太大,掩蓋了其字。

他的字不論是起筆、收筆、轉折時的一拓直下、絞轉連貫,還是結字的內擫為主、以縱取勢,都延續了羲之風格。作為見過【蘭亭序】真跡並臨摹數十年的帝王,他不僅學到了王羲之的形,也學到了其神采。

【晉祠銘】【溫泉銘】均以行入碑,影響了後世敬客、李邕等人,而且筆勢瑰偉、用筆細膩灑脫,正如啟功所言有「龍跳虎臥」之姿。如果我們能把唐太宗這兩件作品臨摹透徹,再去學習王羲之其他行書,將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