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描寫雪的詩詞:清冷,純潔,是蕭瑟,也是希望

2024-08-15國風

我長大的地方,從來不下雪。

每次看到電視裏雪花飛舞的樣子,我特別羨慕和向往。

長大後,我到了一個會下雪的地方,一呆就是很多年。每次到冬天,最期待的事情,便是下雪。喜歡下雪的日子,銀裝素裹,心中全是安然的感覺。

詩人說雪帶來的詩情畫意;

農人說雪帶來豐收的希望;

孩子們說雪帶來的遊戲的快樂……

自古以來文人們都愛雪,所以留下了眾多描寫雪的佳作。

列舉幾首寫雪的詩詞,讀讀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首。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妙筆生花,言道:「歲華新至,猶未見芳華滿園,及至仲春二月,忽見嫩綠新芽破土而出,一衍生機盎然。白雪似乎亦嫌春光遲來,不甘寂寞,竟化身為花間精靈,於庭樹間翩翩起舞,似作飛花之態。」

在韓愈眼中,雪並非無情無識之物,而是擁有了人的靈性與情感,不滿於春日的姍姍來遲,便以一種俏皮而靈動的方式,穿梭於庭院與樹梢之間,將冬日余韻以春之花雨的形式溫柔地展現,給人以無限的驚喜與歡愉。

讀到此番景象,不僅可以感知自然界的微妙變化,更讓人在料峭寒冬中感受到春的溫暖與希望,讓人心生歡喜。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清·納蘭容若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

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

寒月悲笳,萬裏西風瀚海沙。

塞外飛雪,其景清冷而孤高,恰如納蘭容若所吟:「我之所慕,非獨雪花輕盈曼舞之姿,亦非其因寒而益顯之麗。雪之魂,在於其高潔無瑕,輕盈灑落,無一絲塵世牡丹之深根茂葉、豐腴之態。」

在這片龍荒瀚海,寒月映照下,悲笳聲起,西風浩蕩,黃沙蔽日,塞上的雪花更添一抹悲涼與沈郁的色彩。它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悠然飄揚,非但不減其高潔,反而在極致的荒涼中更顯珍貴與不凡。雪,仿佛是大自然最純凈的情感寄托,於廣袤無垠的塞外,靜靜地訴說著關於堅韌與超脫的故事,讓人在凜冽中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寧靜與崇高。

【休暇日訪王侍禦不遇】

唐·韋應物

九日驅馳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

怪來詩思清入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韋應物特選休憩之日,輕步造訪友人居,不料友人恰巧不在,滿心歡喜卻撲了空,心中不免泛起淡淡失落。正當這份悵然欲溢之時,他的目光被周遭景致深深吸引——四周銀裝素裹,白雪覆蓋下的一切顯得如此純凈無瑕,宛如仙境。門前潺潺小溪,在冬日裏更添幾分清冽,潺湲之聲與周遭的靜謐交織成一幅絕妙畫卷。

置身於這方不染塵埃的天地之間,韋應物心中豁然開朗。忽然明白了友人之所以能寫出那般清高脫俗、意境深遠的詩篇,原來正是這雪山為鄰、寒流相伴環境的影響。

韋應物以雪為媒,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對友人詩歌造詣的高度贊賞。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祖詠筆下的長安終南山雪景,是一幅清冷而壯麗的冬日畫卷。終南之北,風光旖旎,皚皚白雪覆蓋山巒,宛如天邊輕盈飄蕩的白雲,既遙遠又純凈,引人無限遐想。

夕陽西下,長安城內漸漸籠上了一層淡淡的寒意,這份清冷在雪後尤為明顯。終南山的陰嶺之上,積雪猶存。

日暮分時,天邊最後一抹余暉也悄然隱去,終南山上的余雪在昏暗中更顯寒光閃閃,宛如點點星辰落入凡間,既美麗又令人心生寒意。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雪花悠然地舞動於空中,緩緩織就一幅寧靜的冬日畫卷。那條幽深的小巷,此刻被一片祥和所籠罩,靜謐得仿佛能聽見雪花輕盈落地的聲音。庭院之內,皚皚白雪如絨毯般鋪展,不僅覆蓋了往日的塵囂,更讓這方小院在銀裝素裹中顯得分外開闊與閑適,宛如世外桃源,遠離塵世的紛擾。

夜幕低垂,雪依舊不緊不慢地飄落,為這個世界披上了一襲清冷的紗衣。夜色中,人們大多已歸家,街巷更顯空曠,只有雪,成了這寂靜夜晚的主角。它悄無聲息地降落在屋檐之上,積聚在庭院深處,每一朵都承載著對靜謐的堅守與對美的追求。這份清寒,非但不令人畏懼,反而讓人心生向往,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美好。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東晉·陶淵明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淒淒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

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

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陶淵明三十九歲。此前二年,即隆安五年(401年),陶淵明曾出仕於江陵,旋丁母憂歸家。這首詩即丁憂家居時之作。

詩人隱居家中,與世隔絕。四顧無友,只好白天把柴門長閉,表現了詩人的孤獨與隱逸生活。

年終寒風淒冷,天空陰暗整日下雪的景象。詩人側耳傾聽,卻聽不到什麽聲音,放眼望去,只見戶外已是一片潔白。詩人生活的清苦,內心的孤寂。寒冷的空氣侵襲著詩人的衣襟和衣袖,粗茶淡飯常常空設無人共享。房中空蕩顯得淒涼,竟無一事可歡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這四句寫詩人對歷史人物的追思和對自身處境的感慨。他遍覽千古書籍,常常看到古代先賢的遺烈。雖然自己無法攀及他們的高尚操守,但錯誤地得到了固守窮困的氣節。他認為如果坦途大道不走,那麽隱居躬耕又怎能算是笨拙呢?他寄深意於言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理想和選擇。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主席以雄渾的筆觸描繪出北國冬日的壯麗景象,其言猶在耳,令人心潮澎湃。北國的冬日風光,展現出一幅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浩瀚畫卷。極目遠眺,長城蜿蜒,其內外皆被皚皚白雪覆蓋,一片無垠的銀白世界,浩瀚而深邃。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冬日裏似乎也放慢了腳步,上下河段,昔日奔騰不息的滔滔水勢,此刻已化作寧靜的冰面,展現出另一番靜謐與莊嚴。

詩人以滿腔的熱情,深愛著這片廣袤的祖國河山。在他的筆下,大雪紛飛與天邊初升的紅日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既冷峻又溫暖的絕美畫面,那份艷麗,是自然與人文情感的完美融合。

由這壯麗的山河,詩人的思緒不禁飄向了悠久的歷史長河,那些在歷史舞台上叱咤風雲的英雄人物,一一浮現在心間。然而,詩人豪邁地指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不僅僅是對當代英雄的贊美,更是對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精神的頌揚,展現了他那壯闊無垠的心胸與氣魄。在這樣的背景下,雪,不再僅僅是冬日的使者,它更被賦予了豪邁與激情的色彩,成為了詩人抒發愛國情懷、展現時代精神的絕佳載體。

【對雪】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雪花輕盈地穿梭於窗欞之間,悄然落在案頭,靜坐窗前,凝視著那原本青翠欲滴的竹林,在雪的輕撫下,漸漸披上了白玉般的光輝,變得純凈而高雅。此刻,踏上高樓之巔,極目遠眺,只見銀裝素裹之下,人間永珍歸於一統,那些紛繁復雜的險惡之路,皆被這片潔白無瑕所覆蓋,仿佛整個世界都被洗滌得清新脫俗。

雪,這自然界的精靈,以其獨有的方式,為大地披上了一襲純潔的外衣。白色,這最純凈的色彩,在此刻成為了希望的象征,寓意著心靈的凈化與美好願景的實作。高樓之上,四望皆白,我不禁感慨萬分,願這茫茫白雪能覆蓋世間一切汙濁與醜惡,還人間一個如雪般清新、美好的世界。

雪,本無生命,但在詩人筆下,卻仿佛擁有了靈魂與情感,變得雅致而深邃。它不僅僅是冬日裏的風景,更是詩人內心情感的寄托與抒發。

讀罷這些詩篇,當我們再次置身於雪景之中,心中便不再只是簡單的欣賞與贊嘆,更多的是對生命、對世界的深刻思考與無限情思。

至於會遇上怎樣的雪,或許是一場輕柔細膩的初雪,輕輕拂過臉頰,帶來一絲絲涼意與驚喜;又或許是一場漫天飛舞的大雪,將整個世界裝扮成夢幻般的童話王國。但無論何種形態,雪都將以其獨有的方式,觸動心靈。

你心中的雪,是什麽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