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禪意十足的15首詩詞,紅塵修行,禪意人生,讀完受益一生

2024-06-29國風

有人說:讀詩,能讓人獲得心靈的安靜,而讀那些富有禪理禪意的詩,則更能治愈人的精神內耗。禪詩雖然富有哲理禪意,卻並不一定是出家的和尚所寫,歷史上很多詩人都熱衷於禪詩的創作,李白、杜甫、王維、蘇軾,都留下過經典的禪意詩詞佳作。
比如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還有蘇軾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些千古佳句都極富禪理和禪意。當然,佛門中人的詩作,往往更註重佛理的表達,六祖惠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最具佛禪智慧的名作之一。

【頌平常心是道】

宋代·無門慧開禪師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若無 一作:莫將)

世間種種皆無常,人生充滿了無常和變化,而所有的無常與變化,又年年歲歲皆如常,所以,人生的無常,其實就是如常,所有的一切一如既往,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因此,只要悟透了「無」字,就明白所有事物都是很平常的現象,無所謂好壞,無所謂歡喜、憂愁,也無所謂美與醜!
就如夏天有涼風,也有炎熱,冬天有白雪,也有寒冷,但只要用很平常的心態去看待,就不會生出歡喜、憎惡的區別!當好與壞、喜與愁、美與醜都不會讓你一驚一乍的時候,就擁有了一顆「平常心」。


詩的後兩句: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裏還是有一個「無」字。無閑事,在佛教的境界中對應的是「空」,世間萬物,皆是心外之物,世間萬事,皆是心外之事,一個人的心空如幽谷,萬事都不往心裏去,就「無閑事掛心頭」!就到了空無的境界,有了這樣的境界以後,任他春夏秋冬,管他酸甜苦辣,從此全都自在無憂!

【題禪院】

[唐代]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

詞句註釋
詩題一作【醉後題僧院】。禪院:寺院。
「觥(gōng)船」句:化用畢卓典故,據【晉書·畢卓傳】:」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觥,酒杯。觥船即載滿酒的船。棹,船槳。
公:指酒神。
禪榻:禪床,僧人打坐用的床具。
飏(yáng):飄。

【賞析】

小杜此詩,於不動聲色中,回望當年一飲千鐘,豪情縱逸,觀火樹銀花,戀笙歌夜夜。然而酒杯一放下百事皆空,今日霜鬢如絲躺禪榻,茶煙輕裊送來落花香。「禪茶一味」所蘊含的出世智慧,並未能消解心頭的孤悶,千頭萬緒化作唇邊一絲苦笑。看似心沈如水,悠閑適意,只可惜,表面閑適終不能抵過內心深處的失意。惜此生,回首青春,那十年揚州夢,如茶煙飄散,只剩滿眼浮華。

蘇軾最富哲理的一首詩,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以禪入詩,以詩悟禪。

【觀潮】

—宋.蘇軾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註釋
浙江潮:指錢塘江潮汐。
恨:遺憾。
某日,蘇軾到了廬山,名山大川,氣象萬千。是日,蘇軾和幾個朋友一起,登山訪寺。走近一座山寺,只見亭閣靈秀,樹木蓊郁,粉墻雪白,一個老僧迎了出來。「請問施主,是東坡居士嗎?久仰,久仰。老僧已在此恭候多日,請施主為我寺,賜下墨寶。」蘇軾接過小僧所奉筆墨,未加思索,就著粉墻,寫下了這首詩。

廬山美麗神秘的煙雨,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很值得去觀賞一番。無緣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會遺憾終身的。終於親臨廬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煙雨、澎湃潮水,卻沒有什麽特別的感受,只覺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據說這是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的詩。也蘊含著他對整個人生的觀感和體悟。大起大落的苦難經歷,讓蘇軾得以看透一切,懂得與世事化敵為友,與生活兩兩相安。
令世人迷戀的廬山煙雨,錢塘江潮,曠世稀奇也好,平淡無奇也罷,都不過是自己主觀意識的驅動而已。同樣,人生也是如此,好與壞,愁與樂,都是隨我們的心境變化而變化。

【琴詩】
——宋代 ·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註釋
若:如果。
何:為何。

【古詩詞鑒賞】
一首典型的哲理詩,詩人以琴聲解說禪理。蘇軾透過兩個設問,巧妙而形象地說明了是琴與指的結合,才產生了精美的琴聲。
琴與指無法獨自產生美妙音樂,此為「無」。精妙絕倫的琴聲卻又的的確確從琴和手指上發出來的,此為「有」。「無中生有」、「有無結合」產生了美妙無比的琴聲,從而揭示了「有」與「無」結合、「有」「無」統一才能生成萬物的普遍道理。
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蘇軾以琴音說禪理,通俗易懂又形象貼切,不可謂不絕妙!

王維隱居終南山,曾訪道一禪師於太白山,寫下【投道一師蘭若宿】:
【投道一師蘭若宿】
——[ 唐 ] 王維

一公棲太白,高頂出風煙。梵流諸壑遍,花雨一峰偏。
跡為無心隱,名因立教傳。鳥來遠語法,客去更安禪。
晝涉松路盡,暮投蘭若邊。洞房隱深竹,清夜聞遙泉。
向是雲霞裏,今成枕席前。豈唯暫留宿,服事將窮年。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禪宗影響很大,精通佛學,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 ·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高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1] 破山寺:又名興福寺,故址在今江蘇常熟市虞山北。
[2] 禪房:僧人居住的地方。
[3] 人心:指人們心中的世俗雜念。
[4] 萬籟:大自然的一切聲響。
[5] 鐘磬(qìnɡ慶):佛廟裏的兩種打擊樂器。

【賞析】
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詩人在清晨登上破山,進入興福寺,此時,旭日冉冉升起,陽光灑落在山林間。詩人沒有說「深林」,而是說「高林」這個充滿禪意的詞語,暗頌禪院,烘托了充滿禪意的玄妙而又深沈的意境。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人穿過寺中竹林間的小路,走到幽深的後院,看到講經誦佛的禪房就在花木深處。「竹徑」、「禪房」都是高潔的事物,「幽」、「深」都烘托了幽靜的氣氛。

這是一個多麽高潔幽美的環境啊,這不禁令詩人心情舒暢,陶醉其中。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詩人擡頭仰望寺後的青山在陽光照射下,越發生機勃勃,鳥兒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歌唱。走到水潭邊,只見潭水清澈,倒映著周圍景物和自己的身影,看著水中空明的倒影,心中的一切凡塵雜念頓時消失殆盡。

「悅」和「空」都是詩人內心情感的直接表達。尾聯「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詩人此刻靜靜地站在潭邊,周圍的所有聲音仿佛都消失了,只有古寺中的鐘聲,發出悠揚而洪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空靈純凈的境界。詩人欣賞幽美的景色,感悟忘卻塵世的意境,都表現了遁世絕俗的情趣。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但筆調有似古體,語言樸素,格律變通。它首聯用流水對,而次聯不對仗,是出於構思造意的需要。這首詩從唐代起就備受贊賞,主要由於它構思造意的優美,很有興味。詩以題詠禪院而抒發隱逸情趣,從晨遊山寺起而以贊美超脫作結,樸實地寫景抒情,而意在言外。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一個冬夜,想要邀請自己的好朋友劉十九一起喝酒時所寫的「邀請函」。
詩歌首句描繪出家酒淡綠的顏色和渾濁的狀態,極易引發讀者的聯想,讀者仿佛已經看到了那芳香撲鼻,甘甜可口的新酒。次句「紅泥小火爐」,粗拙小巧的火爐燒得通紅。色彩從綠到紅,對飲酒環境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酒已經很誘人了,而爐火又增添了溫暖的情調。後面兩句寫在這樣一個冬夜裏,詩人邀請老朋友來飲酒敘舊。「雪」營造了一個寒風瑟瑟、大雪飄飄的蒼白背景。越是如此,反而越能襯托出火爐的熾熱和友情的珍貴。
整首詩在詩人巧妙的道具布置,以及跳動的色彩安排中,顯得真實可感、回味悠長。作品中充滿了生活的情調和真摯的友誼,讀著讀著,仿佛坐在火爐旁對飲的人就變成了我們和自己的朋友。

陶淵明【停雲】:「有酒有酒,閑飲東窗。願言懷人,舟車靡從」、「人亦有言:日月於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豈無他人,念子實多。」我們相隔不可跨越的空間,我們面對飛速流逝的時間,但此時此刻,我最想見的仍然只有你。萬人非你。
你是百裏挑一,也是萬中無一。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或許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無數次的平行交錯,而後終於在某一天,我們和朋友得以相遇,得以互相理解與安慰。當然有相聚就會有離別,「人生聚散長如此」。隨著時間的流逝,朋友可能會走遠,可能會逐漸從我們的生命中淡出,但就像三毛所說:「知交零落實是人生常態,能夠偶爾話起,而心中仍然溫柔,就是好朋友。」
我們可能在江湖裏走遠,但我們還能在記憶裏相聚;而未來可能有一天,我們還會跨過山海重逢。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鑒賞: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感舊】
清·黃景仁

喚起窗前尚宿酲,啼鵑催去又聲聲。
丹青舊誓相如劄,禪榻經時杜牧情。
別後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
雲階月地依然在,細逐空香百遍行。


所有的過往,都是歲月的恩賜。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活在過往中,如同一只永遠活在繭蛹裏的蝴蝶,作繭自縛。
浮生夢,三生渺渺,因緣無蹤。雖堪戀,何必重逢。息壤生生,誰當逝水,東流無終。

梅花
景元啟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紗,逃禪老筆應難畫 ,別樣清佳。

據胡床再看咱 ,山妻罵,為甚情牽掛?大都來梅花是我 ,我是梅花。

【註釋】
逃禪老筆:南宋畫家楊無咎號稱「逃禪老人」,擅長畫梅。
胡床:一種可折疊的坐具,從西域傳來,故名「胡床」,也稱「交床」。咱:語氣詞。
大都來:只不過。
【評析】
梅花疏影的清雅之美,連最擅長畫梅的畫家都要擱筆。詩人欣賞不已,又踞坐在胡床上,繼續自在地看梅花,看來看去,結果惹得妻子嗔罵,怎麽這樣沈迷、這樣牽掛呢?詩人的解釋別具一格:梅花就是我,我就是梅花呀。
美人如花,是常見的比喻。男性詩人自比梅花,實在是對梅欣賞到了骨子裏,幾乎要化身梅花了。

江上秋夜
道潛禪師

雨暗蒼江晚未晴,
井梧翻葉動秋聲。
樓頭夜半風吹斷,
月在浮雲淺處明。

賞析
這又是一首難得的描畫江上秋夜清皎寧靜的意境的佳作。
詩歌細致地描寫了江上自初夜至夜半、由陰雨至雨霽月現的陰晴變化,喻示著深深的禪理。首聯寫秋雨瀟瀟,秋聲瑟瑟,雨沈暗江一片蒼茫,梧葉翻動一片蕭瑟。蒼勁的秋風直吹到半夜才停歇下來,一個「斷」字將籠罩於首二句的陰沈、蕭瑟化為虛無,大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效。一直在樓頭感受著秋夜詩意的詩人欣喜地發現:月亮在浮雲淺淡處露出清皎的光輝。好一句「月在浮雲淺處明」,含寓了多少人生哲理。那本自澄明晶瑩的禪心不是也要經過秋風秋雨的洗禮,經過正念與妄念的爭鬥才能如明月般脫穎而出麽?
全詩層次分明,構思精巧,字句錘煉,一句一轉,卻意境渾成。

【過香積寺】

唐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詩的前半部份描寫「香積寺」的古樸清幽,意境優美,最後一句是意欲在清幽的環境中「安禪制毒龍」,「毒龍」意為內在的妄念煩惱。
但是,即然已經「安禪」了,又何須制服內在的「毒龍」呢?如果想要制服內在的煩惱,顯然也不是「安禪」了。
其實,內在的負面體驗,所謂的煩惱痛苦,更像一種提醒。提醒人們哪裏出錯了。所以應該停下來,歇一歇了,而不是去對逃離或制服煩惱,那將會變成另外一種煩惱。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唐代〕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註釋】
莓苔:一作「蒼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墨點,此處指足跡。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春草:一作「芳草」。
「溪花」兩句:因悟禪意,故也相對忘言。禪: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賞析

整首詩寫的是沿溪尋找隱居僧人的過程。莓苔,即青苔。長滿青苔的小路足見其荒涼偏僻,少有人走,所以僧人的鞋印清晰可見。「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閑門」,白雲依著靜靜的小洲,芳草遮掩著閑寂的寺門。隨著山路的蜿蜒,竟一直走到溪水的發源地。詩人找到隱居的道人時,「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答人

【唐】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註釋】
答人:這是太上隱者回答人家問話的詩。據【古今詩話】記載:「太上隱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從問其姓名,不答,留詩一絕雲。」
偶:偶然。
高枕:兩種解釋,一作枕著高的枕頭解,一作比喻安臥無事解。
歷日:指行事曆,記載歲時節令的書。
寒:指寒冷的冬天。

太上隱者,唐代的隱士,隱居於終南山,自稱太上隱者,生平不詳。詩人這裏以自己的隱居生活和山中的節氣變化,向人們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高人形象。

【賞析】
如果說陶淵明身居魏晉,慨想羲皇,主要是出於對現實的不滿;那麽,唐人向往那據說是恬淡無為的太古時代,則多帶浪漫的意味。唐時道教流行,此詩作者大約是其皈依者。據【古今詩話】載,這位隱者的來歷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當面打聽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卻寫下這首詩。首聯「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這與其說是「答人」,毋寧說是有點象傳神的自題小像。「偶來」,其行蹤顯得多麽自由無羈,不可追躡。「高枕」,則見其恬淡無憂。「松樹」、「石頭」,設物布景簡樸,卻富於深山情趣。
在這「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遠古社會,「雖無紀歷誌,四時自成歲。」(陶淵明【桃花源詩】)「寒盡」二字,就含四時成歲之意。而且它還進了一步,雖知「寒盡」歲暮,卻又「不知年」。這裏當含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從「無歷日」演繹而來,意即「不解數甲子」(唐人詩句:「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二層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猶【桃花源記】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詩中人不但在空間上獨來獨往,在時間上也是無拘無礙的。到這裏,「太上隱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絕無閑字易,有余味難。」(劉熙載【藝概】)此詩字字無虛設,語語古淡,無用力痕跡;其妙處尤在含意豐茸,令人神遠。李太白【山中答俗人問】寫問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覺高逸。此詩則連問答字面俱無,旁若無人,卻又是一篇絕妙的「答俗人問」。只不過其回答方式更為活潑無礙,更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之感。

漁夫四首
【宋】蘇軾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分時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醉,蓑衣舞。醉時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後不知何處。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鑒賞
前兩句點化參照了唐代詩人孟郊【送淡公】(之三)「獨迷舞短蓑」詩意,寫了漁父狂飲爛醉而忘形的神態。「漁父醉,蓑衣舞」,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漁父狂飲爛醉以致神魂顛倒、身不由己的詼諧狀態。「蓑衣舞」三字逼真傳神,漁父醉後那踉踉蹌蹌的行走模樣躍然紙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醉裏卻尋歸路」,進一步渲染了漁父醉後神不附體、欲歸無路的昏沈狀態。連東南西北都弄不清楚,回去的道路也找不到了,只好「輕舟短棹任斜橫」。


作者曾在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遊赤壁湖時,也狂飲爛醉過,結果是「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此詞裏漁父的狂飲爛醉,其結果比作者遊赤壁時的境況好不了多少,同樣會是「肴核既盡,杯盤狼藉」。所不同的是:相與枕藉乎家中,「醉後不知何處?」最後兩句為點題之筆,反映了漁父那種狂放不羈、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心態。


第二首詞先描寫,後敘述,描寫與敘述融會運用,集中渲染了漁父「醉」後百事皆空的心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詞隱含了道家崇尚自然、清凈無為的思想,反映了詞人隨緣放曠、任天而動的達觀胸懷。

【酌酒與裴迪】
唐·王維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雲何足問 ,不如高臥且加餐 。

裴迪:唐代詩人。字、號均不詳,關中(今屬陜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好友。
自寬:自我寬慰。【列子·天瑞】:「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
人情:人心。翻覆:謂反覆無常;變化不定。
相知:互相知心的朋友。按劍:以手撫劍,預示擊劍之勢,表示提防。
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先達:有德行學問的前輩。彈冠: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
經:一作「輕」。
花枝:開有花的枝條。
世事:世務,世上的事。何足問:不值得一顧。何足,猶言哪裏值得。
高臥:安臥;悠閑地躺著。指隱居不仕。
加餐:慰勸之辭。謂多進飲食,保重身體。

【初出城留別】-

唐·白居易
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
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
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首聯這兩句寫得充滿了戲劇性,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當時的一種心境,「」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清晨的時候從紫禁城歸來,傍晚分時則又是從青門出去。在這一歸一出之間,立馬令這首詩充滿了一種憂愁之感,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頷聯又是再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一種憂愁,可是寫得又是極為歡快,畢竟一切都結束了,再也不用去顧忌其它的事情了,」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不要以為在這城東很陌生,這個地方其實我常常來,不遠處的那條小道,便是去往江南的路。


頸聯這兩句又是寫到了自己與朋友分別時的情形,寫得自然也是很令人心酸,」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騎上高頭大馬,揚起手中的馬鞭向著陌生的地方而去,只好是揮手向親人作別,此去不知經年再能回來。詩人正是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來描寫,從而也是令這兩句充滿了一種憂愁之感。

尾聯也是整首詩最經典的兩句,同時也是充滿了哲理,」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我生下來就沒有故鄉,只要是心安何處不是故鄉,那裏不是歸處?寫得極為從容,也表達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當真是令人贊嘆不已。
由於在現實生活中遭受到了打擊,白居易為此內心極為痛苦,可是他並不會表現出來,只是把悲痛化為力量,這一點著實是難得,大概也只有白居易這樣的詩人,才能夠有這樣一種從容的人生態度。

唐朝詩人白居易向鳥窠禪師請求解惑時,白居易寫了一首詩:
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鳥窠禪師以偈語答曰: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
一詩道盡浮生真相,真的有種石破天驚的感覺。

【無題】
【唐】鳥窠禪師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曾給賈寶玉念了一段偈語,其中有一句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人生大抵就是這般,一生都在追尋著,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個命題。
這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本來就是虛無縹緲,忙碌的一生像是南柯一夢,與其去計較生活中的得失,不如過好當下每一天。

【偈二十七首其一】
宋·釋守凈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 鐵樹開花遍界春。


生活中的不如意,都是自我設限和自我束縛,是自己的心結罷了。
當心情苦悶時,不妨學習山間的雲水,它們流經的地方,從不區分幹凈汙穢,再美麗的地方也不留戀,再貧苦的地方也不拒絕。
順應天性,不自我設限,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遇而安,隨喜而作。

【插秧詩】
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插秧詩】是彌勒菩薩應化人間時留下的,詩中闡述了修行方法。布袋和尚亦名契此和尚。何謂契此?依此修行名為契此。
手把青秧插滿田,
修行就是要把慈悲的心實實在在落實。也就是【心經】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菠蘿蜜多時。
低頭便見水中天。
低頭,代表著謙卑、默默地行、亦是放下自我。
水中天,領悟一切法虛幻不實。也就是【心經】中照見五蘊皆空。
六根清凈方為道,
【金剛經】中初果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退步原來是向前。
不為名利不為自己行一切善法,正如【金剛經】所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