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早秋秋涼美詩五首:夜來秋雨後,秋氣颯然新

2024-08-21國風

早秋美詩六首:北門風味早秋涼,蕈子新鮮栗子香

傳統的秋季是從立秋開始,立秋所在的農歷七月,被稱為孟秋月或者早秋。此時正是夏秋之交,有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會出現暑熱,到了處暑節氣之後,溫度才開始走低,逐漸迎來涼爽的秋意。夏秋的轉變,值得人期待,因為長期困在暑熱中的人們,逐漸擺脫了炎熱氣候帶來的身心壓力。早秋秋涼之美好,給人的感覺是解脫,振奮,清新,愉悅。

讓我們看看幾首寫早秋秋涼的美詩。

夜來秋雨後,秋氣颯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 。」 唐 · 白居易【雨後秋涼】

夜晚下了秋雨,涼爽的秋的氣息給人蕭然清新感。

最早就是團扇不用整天拿在手上,其次是覺得夏天的薄衣裳,也覺得冷了,趕緊添衣。

入夜之後,聽見了家家在井邊,搗練捶打衣裳的聲音,這是秋天來了,婦女們為秋冬的衣裳做準備。而我覺得竹席床,都難以親近,因為睡上去會涼醒。

這種早秋秋涼的感覺,誰最先察覺呢?當然就是我,因為我清貧,閑散,衰老,且瘦,最先感受秋涼的到來,秋涼在身心的感覺。

早秋氣溫變化大,很多人貪涼反而導致疾病。尤其是體質差或者老人尤其要防範中暑和受涼。

庭晚初辨色,林秋微有聲。

槿衰猶強笑,蓮迥卻多情。

檐燕歸心動,韝鷹俊氣生。

閑人占閑景,酒熟且同傾。 」中唐 · 劉禹錫 【詶樂天感秋涼見寄】

作為白居易的好友劉禹錫,收到白居易的詩信之後,也寫下早秋秋涼後的感觸。

早秋晚上,會察覺秋氣的到來,因為晚上較涼快,晝夜溫差大,而早秋的風,吹過樹林,風不大,卻含著蕭瑟的秋意。

你看看,夏花木槿在這樣的早秋,依然勉強帶笑開放,你看看,此時最美的就是荷花,孤獨的秋水荷花在風露中搖曳,仿佛多情的人,在矗立,在守望,在相思。

燕子開始準備飛往南方了,天上卻出現了老鷹,矯健俊氣,迎來了一年它的主場。

你說你貧閑老病,我也一樣啊,咱們要從好處想,人雖然不見面,各自欣賞著秋景,且隔地舉杯,就當你我同在,享受天地秋氣。

這詩寫得很微信啊。仿佛當代的老友,開著微信視訊,雖然遙亙千裏,卻一起舉杯。

「城市七月初,熱與夏未差。

餞君到野地,秋涼滿山坡。 」中唐 · 賈島【送張校書季霞】節錄

雖然這首詩很長,奈何我就喜歡這中間的四句。

因為很普通,很寫實,因為是唐朝人的真實感悟,和現代人沒什麽差別。

城市的七月,暑熱和夏天並沒有什麽差別。

但是和你一起去郊外野餐,會發現,涼爽的秋風秋意,流瀉滿了山坡。

秋氣從遙遠的北方襲來,而人煙稠密,通風環境不好的城市,自然難以第一時間感受秋意。

但是在鄉野,在山村,在林地,秋來得特別直接,吹拂身心。

」相思迢遞隔重城,鳥散階前竹塢清。

定擬秋涼過南崦,長松石上聽泉聲。 」 唐 · 顧非熊【寄陸隱君】

這首詩給我的感覺實在是太熟悉了。

因為李商隱有,「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這是千古佳詩。顧非熊和李商隱同時代的人,年齡比李商隱大,到底是誰的詩在先,誰的詩在後呢,現在還真不好說。

不過李商隱寫的是仲秋或者晚秋,因為荷葉已經枯了。

而顧非熊寫的是早秋。

我和你隔著重重道路和城池,我在有竹屋的地方思念你。

我擬定在秋涼時節去往你住的南山,和你在秋松石頭間,聽潺潺泉水的聲音。

早秋秋涼時候,是人們旅遊,舒展身心的旺季,積壓了一個盛夏的憋悶,要在自然裏得到釋放和宣泄。

「北門風味早秋涼,蕈子新鮮栗子香。

白玉筍鞭翡翠豆,銀絲蘿蔔象牙姜。

鱸羹雞片人嫌貴,薄酒清茶我慣嘗。

野飯花燈本無用,醉歸猶得趁斜陽。 」 清末民國初 · 金病鶴 北門(錄一)

這是寫的清朝末年北京的早秋,市井的飲食煙火氣。全是早秋的美食。

北京城的早秋飲食風味特別。

你看有早秋的菌菇,板栗飄香,有像白玉一樣的筍,有翡翠一樣的新豆角。

蘿蔔切出銀絲,嫩姜像象牙。

鱸魚雞片是富貴人家的秋嘗,而我喜歡小酒清茶,秋季時蔬,吃來家常鮮美。

在外面遊覽去野餐,去看中元的花燈,本來就是一件悠閑的事,我吃遍了北京城的美味,在夕陽下,半醉而歸,讓秋風吹爽身心。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