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終南之巔,仙風道骨——張至順道長生平

2024-06-18國風

「【清靜經】說‘人能常清凈,天地悉皆歸’,

人只要能安安靜靜坐在那,

天地的能量就能夠回來。

身心能夠合一的時候,

身體自然會發生變化,

那時候,自然會引導我們如何開啟那一竅。

無論在什麽地方,有空就靜坐,

不要想太多,凝神調息,調息凝神。

身體能量儲備夠了,

水到渠成,元神歸位。

姿勢無所謂,

要是雙盤腿能盤成神仙,我早把自己捆起來了。

祖師爺說,大道至簡不繁,

道是簡單的,復雜的便不是道。

少吃葷,多吃素,月光底下勤散步。

萬緣齊放下,長壽如彭祖。

那些故弄玄虛的把戲是討厭的。

有人問我,現在佛教、基督教都很興旺,

你們道家怎麽越來越衰敗了?

我想,道教別說信仰了,就是了解的人都越來越少了。

不過,我問他們,

你們看山上的蘑菇多還是靈芝多?

海裏的魚蝦多還是龍多?」

——張至順道長

在廣袤無垠的秦嶺山脈中,

終南山以其巍峨的身姿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和修行者向往的聖地。

而在終南山的深處,有一位道長,

他的一生與這座山緊密相連,他的傳奇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流傳不息。

他的金剛功讓無數人重獲健康,修身養性。

他就是全真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傳人——張至順道長。

一、童年苦難,初識道法

1912年,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張至順道長出生於河南省沈丘縣。

小時候家境原本不錯,他的父親還留過洋。

在道長六七歲的時候,也就是在1918年,1919年,

這個時候是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國內戰亂四起,民不聊生。

道長的家中也突然遭遇變故,家道中落,一家人只能流落街頭靠討飯為生。

原本是養尊處優的小少爺,突然淪落到這個地步。

張至順道長一開始完全不能接受,

不過雖然討來的飯不好吃,但是不討飯就得餓肚子,

久而久之他也就慢慢接受,四處流浪討飯,有時會在寺廟外的棚子裏面住,

張道長就經常聽到出家人講終南山是修道修行的好地方。

這大概是張道長和終南山最早的結緣。

張至順自幼便嘗盡了人間的辛酸與苦楚,

有玩具和歡笑,只有無盡的勞作和饑餓。

然而,正是這些磨難,鑄就了張至順堅韌不拔的性格。

張道長,真正有出家的念頭,還是看了湘子傳的大戲。

當時那個年代,逢年過節村裏都會請人唱大戲,

戲折子多半是沈香救母、孟姜女哭長城之類的本子,大人小孩都愛看。

其中張至順道長最喜歡當屬八仙過海中的【韓湘子傳】這出戲,

講的是韓湘子出家成道的故事。

此時的張至順道長或許根本不知道什麽是修道,

但是聽了韓湘子七歲出家的故事,便也心生向往,有了出家的念頭。

由於經常聽到出家人說終南山,所以兒時的他就覺得終南山一定在南面。

張道長偷偷向南跑過幾次,後來都被人發現,又送回家裏了。

八九歲的時候,張至順道長尤為羨慕有學上的同齡人,

自己攢了好幾年的錢也交不起學費,因此他便站在學校的窗外聽。

為了不被發現,一下課就往別的地方跑。

可是有一天他還是被發現了,當時的教書先生知道他家裏困難後,

讓他一邊幫學校做飯,一邊留在學校念書。

張至順道長很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機會,

每天總是早早就忙完手頭上的事,第一個坐在教室裏聽講。

如此過了幾年時間,但是光靠讀書是養活不了家的。

所謂窮人當兵富人掏錢,一個兵可以換十三袋米和十塊銀元。

十六七歲的張至順道長為了全家溫飽,只得自告奮勇去運輸隊當兵。

打仗的時候給人趕馬車運送彈藥,

戰火紛飛,他心中恐懼,時常哭泣。

班長見他可憐,便讓他躲避戰火,待部隊過去後再自行離開。

他等到夜晚才敢離開,但他並未選擇回家,而是逃往山上。

他三次進入和尚廟,卻無人與他交談,於是心中萌生了當道士的念頭。

在當地人的指引下,道長來到了華山西側的少華山碧雲庵。

拜泉真龍門派第二十代傳人劉明蒼為師。

起初,他並不被師傅接納,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面對無處可去的困境,他只能在廟宇的門前啜泣。

這時,一個瘸腿的道士走上前來,詢問他哭泣的原因。

他回答道,自己渴望出家修行,但無論向誰磕頭請求,都遭到了拒絕。

道士聽後,便邀請他跟隨自己,表示如果其他廟宇不收留他,他願意將其引薦至自己所在的廟宇。

後來,他才得知那位道士竟是他師傅的侄兒,在華山修行。

經過道士的引薦和勸說,他的師傅最終接納了他。

他是在十月份來到這裏的,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師傅才正式允許他出家修行。

從此,張至順便踏上了修行之路。

二、華山出家,潛心修煉

那位師傅不識字,亦未能掌握早晚的修行功課。

他手下的幾位出家已七八年的弟子,亦是如此,他們日常的主要活動便是在山上耕作。

每當遇到雲遊四方、精通經文的修行者,他們便會恭敬地叩首請教,

然而因不識文字,只能先透過口傳心授學會經文,再對照著字句慢慢領悟。

張至順道長被安排負責為大家生火做飯,這個工作他已經持續了十幾年。

每日清晨,他便早早起身,忙於生火、挑水、烹飪等瑣事。

挑水的地方距離住處有二十分鐘的路程,他需要往返數次以滿足寺廟的日常用水。

接下來是燒香、掃地、炒菜、餵牛、砍柴,以及準備面食。

當天空開始泛白,雞鳴報曉之時,他才叫醒大家吃飯。

待眾人用完餐後,他又得清洗餐具。

若有訪客到來,師傅便會吩咐他準備面食款待,

於是他便需重新點燃爐火,搟面、煮面,有時甚至一天要準備八九頓飯。

白天忙碌過後,夜幕降臨,師兄們紛紛在炕上打坐修行,他也隨之加入。

然而,他因不耐熱,在炕上打坐一晚後,次日嘴角便會起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選擇在地上鋪一塊門板打坐。

那時,他尚年輕無知,即便寺廟中有高人到訪,也不知向他們請教。

某日,他打坐不到五分鐘,便感覺呼吸逐漸微弱,

仿佛整座山都被濃厚的雲霧所籠罩,

自己仿佛被包裹在了一片雲海之中,連自己的位置都難以分辨。

他只看見雲霧不斷升騰,當雲霧合攏之際,他身上的氣息似乎都停止了流動。

待雲霧散去,他才感到心中一片清涼,呼吸也恢復了正常。

他向幾位師兄詢問打坐時是否還有呼吸,

師兄們紛紛回答,人怎麽可能沒有呼吸呢?

感到困惑的他決定去找師傅請教。

他恭敬地對師傅說:「師傅,弟子有一事不明,想向您請教。」

師傅問:「有何疑問?」

他虔誠地回答:「師傅,每當我打坐不久,我便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似乎停止了呼吸,這是為何?」

師傅聽後笑言:「你出家時日尚淺,怎能達到無呼吸之境?那是荒謬之談。」

其實,他的師傅並未達到那樣的境界,所以也無法解答。

自此之後,他在眾人眼中仿佛修為高深。

某日,一位修行多年的道友與他交談道:「小道友,我聽聞你修行有成,但你似乎並未頻繁打坐,能否分享一下你的修行心得?」

他坦言自己並不知如何回答。

後來他才明白,修道之路分為上中下三層,而他竟在無人指點的情況下,直接踏入了最上層。

成道之路有四關。

過第一關,百病盡消;

過第二關,口中津液甘甜且帶有香氣,滿室皆能聞到;

過了第三關,身體能發光,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看清一切。

他很快便過了前三關,但在即將突破第四關時,卻遭遇了一個意外。

六月底,師傅請來了百余人幫忙收割麥子。

他向師傅請求幫助,但師傅讓他自己慢慢做。

無奈之下,他只能半夜起來忙碌,蒸饃饃、挑水砍柴,一直忙到下午,終於因體力不支而暈倒在竈旁,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蘇醒。

醒來後,他全身疼痛,無法行走,感覺全身的精華都流失了。

師傅卻催促他快點恢復,因為沒有人做飯。

他心中倍感痛苦,脫下道衣道帽,拿起剪刀跪在師傅面前說:「師傅,請您幫我剪去頭發吧,我決定不再出家了。」

師兄弟們舍不得他離開,紛紛哭泣。

他心想,出家本是為了逃脫生死,卻沒想到反被勞累所困,還不如去乞討來得自在。

於是,他與一位道友前往西安的八仙宮,經過兩年多的調養,才恢復了健康。

八仙宮的出家人都預見到他將來會成道。

有位即將離去的道友,已經九十多歲高齡,他趴在地上給他磕了九個頭,讓他心中難受不已。他那時才三十多歲,問那師兄為何如此。

師兄回答: 「我這輩子恐怕無法成道了,死後不知會轉生為何物。若成了牛馬畜生,還望你成道後能夠搭救我一把。」

他的胡子在三十九歲時變白。

當時世道紛亂,無論是和尚還是道士都可能會被征兵。

他心想,如果胡子白了,或許能逃過一劫。

畢竟,一個白胡子老頭在征兵的眼中並不具備威脅性。

他這麽想著,沒過多久,胡子就真的變白了。

三、精通道醫,慈悲救世

在八仙宮中,張至順道長全身心投入於醫學的研習。

這份執著源於他年幼時許下的誓言,立誌為貧苦之人治病。

他的母親曾遭受病痛之苦,那段日子,他每日從外乞討歸來,

總是先呼喊著「娘」,生怕聽不見母親的回應。

村裏的醫生是一位老婦人,為了救治母親,

他帶著弟妹早早地在醫生家門口跪下,

然而,由於家境貧寒,醫生直到晚上才在他們的懇求下前來診治。

母親患的是傷寒,經過放血後,燒退了,病情得以緩解。

對於那位醫生,他心中既有感激,也有怨恨,從此發誓為窮人學醫治病看病。

八仙宮的道士們皆通醫術,且醫書眾多。

道家有「十道九醫」之說,他們對人體的經絡了解甚深。

若想學習醫術,只需向人磕頭請教,對方往往願意傾囊相授。

修行高深的道士甚至能一眼看出對方的病癥,預測壽命。

他的師父便能預知一個人三年後可能患上的疾病。

而他的六師伯,更有一手絕技,能用「鐵扇散」將鴨腿接到雞腿之上。

他們在山上發現藥材時,都會采摘回來,縣城的藥鋪裏有四百多味藥,僅有少數他未曾采過。

對於不認識的藥材,他亦會虛心請教,即使需要磕頭也在所不惜。

那時,只要聽說有人因病無法康復,無論距離多遠,他都會趕去治病,且分文不取。

若是有錢人前來求醫,他便會婉拒,表示只願為窮人服務。

修道者常處孤獨之境,他們無需朋友相伴。

當今,那些權勢顯赫之人身邊朋友眾多,

然而一旦失勢或陷入困境,他們是否還能擁有這些朋友呢?

世態炎涼,富者門前賓客如雲,貧者則無人問津,這些都是人們常說的實話。

當他初居山中時,采藥人寥寥無幾,僅在春夏兩季偶爾上山采集菖蒲。

那時,菖蒲的價格低廉,如今卻已飆升至數十倍之高。

采藥人的數量與藥價成正比,而他對菖蒲這樣的珍品卻鮮少食用,連野人參也置之不理。

他深知,身體所需有限,過多再好的東西也毫無意義。

山上的糧食來之不易,都是他辛勤勞作所得。

曾有一次,他發現寄宿的采藥人,將剩余的米飯隨意丟棄在廁所的糞堆裏,他心疼地將米飯撿出,洗凈後再煮食。

自此之後,那些采藥人便不再浪費糧食。

四、害怕獨居,老虎來作伴

他生性膽小,獨自在山中時總是感到恐懼,於是便會誦讀【靈官誥】以求心安。

每當念誦十余遍後,山風便會呼嘯著吹進屋內,日日如此。

然而,他深知長期打擾祖師爺並非長久之計,於是心中萌生了讓山廷為他找個伴兒的念頭。

不出所料,次日夜晚,後山的一只老虎便如約而至。

他見狀,立即用棍子將房門緊緊頂住。

但老虎只是靜靜地臥在不遠處的石頭上,並未有任何攻擊的跡象。

一連數日,老虎每晚都會來到他的住處,他知道這定是山廷為他找的伴侶。

於是,他敞開了房門,老虎朝他望了望,卻依舊沒有靠近。

一個月後,一位師兄上山找他,他告知師兄每晚會有老虎來訪,但不必害怕。

然而,從那天起,老虎似乎察覺到他已有了陪伴,便再也沒有出現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被頻繁地召下山參加各種會議。

人們互相爭鬥、指責,甚至連無辜的孩子,也會因他是道士而對他口出惡言。

在這場風暴中,宗教人士成為了批鬥的物件,他也因此無法再為人們治病。

五、出山傳道,廣結善緣

1955年,已經43歲的張至順道長首次出山傳道。

他的深厚道法和精湛醫術引起了轟動,很快便被人們尊為高人。

他被推薦為陜西白雲觀的知客,負責接待四方來客。

「天上一百個神仙,有七十個都是在終南山成道的。

我們入道最大的目的是為了修成神仙。

要是不能得道做神仙,命就由不得自己。

一個人命裏註定死在哪裏,在坑裏還是窪裏?

那是挪不動的。除此之外,怎麽個死法?

是凍死、餓死還是病死也都是一定的。

做好事增壽,做壞事減壽,但不管增減多少年,

死的時候還要回到註定的地方。」

——張至順道長

在白雲觀的日子裏,張至順道長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和弟子。

他們被張至順道長的道法和醫術所折服,紛紛拜他為師。

張至順道長也樂於傳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提高修為和醫術。

然而,張至順道長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謙虛謹慎。

他深知修行之路漫長而艱辛,需要不斷地努力和追求。

因此,他繼續回到終南山潛心修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修為和醫術。

六、終南山上,修心養性

回到終南山後,張至順道長選擇了一個幽靜的山谷作為自己的修行之地。

他在這裏建造了一座簡陋的道觀,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

他每天清晨起床打坐冥想、修煉道法;白天則采藥煉丹、治病救人;

晚上則研讀經書、總結經驗。

他的生活雖然清苦但內心卻充滿了滿足和喜悅。

在終南山上修行的日子裏,張至順道長更加深入地領悟到了道家的精髓和奧妙。

他明白了修行的真正意義不僅在於追求長生不老和神通廣大,

更在於修心養性、提升精神境界。

因此他更加註重修心保持一顆平胡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困難。

七、奇遇神仙,悟道真諦

在終南山上修行的過程中,張至順道長曾經兩次奇遇神仙。

一次是在深山裏他偶然遇到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

這位老者仙風道骨、氣質非凡,

他向張至順道長傳授了一些高深的道法和醫術,讓張至順道長受益匪淺。

另一次是在城市裏他遇到了一位神秘的道士。

這位道士不僅精通道法,還擅長武術和醫術,

他向張至順道長展示了一些神奇的法術和技巧讓張至順道長大開眼界。

雖然兩次都是機緣不夠沒有得到點化,

但張至順道長卻從中領悟到了許多道法的真諦,和修行的奧秘。

他明白了修行之路需要不斷地努力和追求,

需要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態,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新的知識和技能。

八、傳承道法,造福後人

在終南山上修行的歲月裏,張至順道長不僅自己修煉道法,還積極傳承道法造福後人。

他將自己的道法和醫術傳授給學生們,

讓他們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繼續傳承和發揚道家的文化。

他的名聲逐漸傳開,吸引了許多附近生活的人前來問道求學。

他們被張至順道長的道法和醫術所折服,紛紛拜他為師。

在終南山上,張至順道長不僅傳授道法醫術,

還教導學生們如何修身養性、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終南山八卦頂屋子後的小山上,

晴朗的夜裏,張至順道長經常獨自一人朝著北鬥星磕頭。

一磕就是幾百個,仿佛在向天上的神靈祈求什麽。

他說:「有時候,祖師爺會化成一顆很大的星星讓我看到。我知道平時那地方是沒有星星的。」

這種神秘的經歷讓人們對他的道法更加敬畏和好奇。

「往天上去容易嗎?

有誰可以一點功夫不下、一點苦力不吃就爬到天上去?

過去的人為了學道在外面一訪道就是幾十年,

現在很多人上午拜師,後晌就想求道,來兩回就想學本事,

雖說是家傳萬卷書,真傳幾句話。

哪裏生哪裏死,關鍵的地方指出來,在生死處下功夫就能逃脫生死。

但你也得問問自己做了哪些功德?

讀過幾遍【道德經】、【太乙金華宗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沒經過指點,跟著別人亂修,修出來的毛病死不得死,

活不得活,苦惱得很,再好的大夫治不了。

有個女的,學的不知道是什麽功,每回要蹲三百次,結果把骨頭蹲壞了。

還有好多人練閉氣功,說胎兒在娘胎裏就沒有呼吸,他們也要練到跟胎兒一樣的沒呼吸。

他們不知道,如果找不對地方,閉氣就是殺人的東西。

還有人練辟谷,幾十天不吃飯。

那是災荒年間沒吃的,熬年景的方法,平常修道是不用的。

也有人說我修的不是真道。

我不知道自己什麽血型,因為我從來就沒進過醫院,

我一輩子得的病一只手就數得過來。

有人拿自己編的書來問我,我看了看提綱,

問他,你出書教別人怎麽修行,那你修成了嗎?

是你自己的修行體驗嗎?

東抄一句西抄一句,這不是害人?

我把那人問得滿頭大汗往下流。

現在好些人都在告訴別人怎麽修怎麽修,

都是些錯誤的方法,我聽著都害怕。」

——張至順道長

張至順道長認為,入道最大的目的就是修成神仙。

他堅信只要心誠誌堅、勤學苦練就一定能得道成仙。

如果不能得道成仙,那麽命就由不得自己。

一個人命裏註定死在哪裏?怎麽個死法?都是一定的。

除了修煉道法之外,張至順道長還精通中醫藥、針灸按摩等醫術。

他一生治病救人無數被譽為「神醫」。

他不僅懂得養生之道,而且恭謙好學,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新的醫術。

他說:「大道至簡不繁,道是簡單的,復雜的便不是道。」

他的話語充滿了哲理和深意讓人們對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打坐修行的方面張至順道長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現在人都嚷著要打坐,可打坐的目的是什麽?

修神仙?

一身的雜物都沒丟掉,心裏亂糟糟的,

精力都消耗沒了,拿什麽打坐,拿什麽修?

真正在打坐的不是「肉身」,而是「心神」。

一種姿勢長時間打坐反而不好,氣血不通。

坐著、躺著都不重要,

坐得舒服才最重要,

身體舒服了心才能安寧。」

——張至順道長

他認為打坐的最佳時間是子時和寅時。

因為這兩個時辰是天地陰陽交匯的時刻,也是萬物生發的時刻。

如果一個人能在這個時間堅持打坐修煉,那麽一定會有所成就。

同時他也強調打坐修行,不能盲目追求境界和效果,要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早上3點到5點是最重要的練功時間,

一個人能一輩子在這個時間練功不輟,一定有成就。

但時刻專註、守神也很重要。

不要閉氣更不要意守什麽丹田,

打坐要的是神思不動,神不離身才能健康。

重陽祖師早說過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

眼不觀耳不聞口不言語自長生。

閉關也是這樣,該閉的是眼耳口三關,

有些人只是把自己關起來不見人是沒用的,即使閉三年都沒用。

大道易得,一竅難求。」

——張至順道長

在修行和生活中,張至順道長始終強調修心的重要性。

他認為心是精神的命脈也是健康的前提。

一個人只有心地善良、心態陽光、輕松自在才能健康長壽。

因此他教導弟子們要註重修心,保持一顆平胡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困難。

張至順道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和神秘。

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麽是真正的修行和養生之道。

他的故事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讓我們對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