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 其一 北宋 · 蘇軾
樓上煙雲怪不來,樓前飛紙落成堆。
非關文字須重看,卻被江山未放回。
蘇軾的這首詩,作於他參加科舉考試後,再次登上望海樓之時,正值放榜之日,心情自然頗為復雜。詩中透過描繪眼前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個人情感與對時局的微妙感受。
首句「樓上煙雲怪不來」,以「煙雲怪不來」形容樓上雲霧繚繞,似有不尋常之氣,既可能是自然景象的生動描繪,也隱含了詩人內心對於放榜結果的期待與不確定感,仿佛那煙雲之中藏著未知的命運。「怪不來」三字,更添幾分神秘與不安。
次句「樓前飛紙落成堆」,直接描述了放榜時的場景。在古代科舉制度中,放榜時會有大量榜文飛散,人們爭相觀看,以確認自己的名次。這裏的「飛紙落成堆」生動展現了這一熱鬧而緊張的場面,同時也暗示了科舉競爭的激烈與殘酷。
第三句「非關文字須重看」,表面上看似在說這些榜文上的文字並不值得反復細看,但實際上卻是以反語表達了詩人自己對結果的極度關註。這裏的「非關」二字,實則是「關」的極致,因為太過在意,所以反而以否定的形式來表達。
最後一句「卻被江山未放回」,則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蘇軾巧妙地將個人命運與廣闊的江山聯系在一起,似乎在說,自己之所以還未能從對科舉結果的執著中解脫出來,是因為那壯麗的山河、廣闊的天地還在召喚著他,提醒著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等待著他去施展才華,去實作抱負。這種超脫個人得失,將目光投向更遠處的胸襟,正是蘇軾詩詞中常有的境界。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 其二 北宋 · 蘇軾
眼昏燭暗細行斜,考閱精強外已誇。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首句「眼昏燭暗細行斜」,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在夜晚或光線不佳的環境下,努力閱讀、批改或檢查試卷的情景。這裏的「眼昏燭暗」不僅指物理環境的光線不足,也可能暗喻了詩人因長時間緊張工作而導致的視力模糊和精神疲憊。「細行斜」則可能是指字跡因光線問題而顯得歪歪扭扭,或是詩人在疲憊狀態下書寫或閱讀時的不精確。
次句「考閱精強外已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在考試或閱卷過程中的嚴謹與努力給予了高度評價,甚至到了「外已誇」的程度,即這種努力已經超出了外界所能看到的範圍,是一種內在的自我肯定。這裏的「精強」指的是精神集中、能力強大,而「外已誇」則帶有一種自嘲式的幽默,暗示這種努力可能並未得到外界足夠的認可或理解。
第三、四句「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則是詩人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失落感進行的一種提前預設與自我安慰。這裏的「失杯」可能是一個比喻,指的是失去某種期待中的結果或榮譽,如科舉考試未能如願等。詩人以輕松的口吻告訴朋友或讀者:「如果明天我因為失落而失態,你們可不要怪我哦。」同時,他又以一種超然的態度說:「我早就知道,事情往往不會像我所期望的那樣完美無缺,就像‘安足不成蛇’一樣。」這裏的「安足不成蛇」可能是一個典故或寓言的參照,意在說明事物往往難以達到完美的狀態,有時甚至會因為微小的偏差而失去原有的形態或意義。蘇軾以此來寬慰自己,接受可能的不完美和失敗。
整首詩透過生動的描繪和深刻的反思,展現了蘇軾在科舉考試後的復雜心情:既有對自我努力的肯定與自豪,也有對未來結果的忐忑與不安;既有對現實的不滿與自嘲,也有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領悟。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 其三 北宋 · 蘇軾
亂山遮曉擁千層,睡美初涼撼不應。
昨夜酒行君屢嘆,定知歸夢到吳興。
秋清晨,詩人沈浸在甜美的夢鄉之中,以至於外界的涼意和可能的動靜都無法將他喚醒。這裏的「睡美」不僅是對睡眠品質的贊美,也可能是詩人對於現狀的一種逃避或享受,希望透過夢境來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與壓力。而「撼不應」則更加突出了詩人沈浸在夢中不願醒來的狀態,也透露出一種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與抗拒。
第三句「昨夜酒行君屢嘆」,筆鋒一轉,回憶起了前一晚的情景。詩人與友人共飲美酒,席間友人多次發出嘆息之聲。這裏的「酒行」不僅指飲酒的過程,也可能寓意著詩人與友人在酒桌上傾訴心聲、交流情感。而「君屢嘆」則透露出友人對於某種事情(很可能是科舉考試或人生境遇)的憂慮與不滿,也反映了詩人自己內心的復雜情緒。
最後一句「定知歸夢到吳興」,則是詩人對友人嘆息聲的一種回應和自我情感的抒發。詩人猜測友人之所以在酒席上嘆息連連,定是因為他在夢中回到了故鄉吳興(今浙江湖州一帶),那裏有著他熟悉的親人、朋友和美好回憶。這種猜測不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思鄉之情的理解和同情,也透露出詩人自己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和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同時,「歸夢」二字也寓含了詩人對於未來歸宿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透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個人情感的抒發以及對友情的珍視與理解,展現了蘇軾在科舉考試後復雜而深刻的內心世界。他既有著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與抗拒,又有著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既有著對個人命運的深刻反思與感慨,又有著對友情的珍視與感激。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 其四 北宋 · 蘇軾
天台桂子為誰香,倦聽空階點夜涼。
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鬥新妝。
首句「天台桂子為誰香」,以「天台」的桂子起興,引人遐想。天台,常被視為仙境的象征,而桂子之香,更是增添了幾分神秘與高雅。但詩人卻問「為誰香」,似乎是在感慨這美好的香氣卻無人真正懂得欣賞,或是借以自喻,表達自己雖有才華卻未必能得到應有的認可與賞識。
次句「倦聽空階點夜涼」,則轉到了詩人自身的感受上。夜已深,詩人獨自坐在空寂的台階上,聽著遠處偶爾傳來的聲響,感受著夜色的清涼。一個「倦」字,道出了詩人內心的疲憊與無奈,而「空階點夜涼」則營造了一種孤寂而清冷的氛圍,與詩人此刻的心境相得益彰。
然而,詩人在接下來的兩句中筆鋒一轉,展現了截然不同的情緒與畫面。「賴有明朝看潮在」,這裏的「賴有」二字,表達了詩人對於未來的一種期待與寄托。他知道,雖然此刻心中充滿了疲憊與無奈,但明天還有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等待著他去觀賞。這種對自然的熱愛與向往,成為了詩人暫時忘卻煩惱、重拾希望的力量源泉。
最後一句「萬人空巷鬥新妝」,則將筆觸從個人情感轉向了社會風俗的描繪。錢塘江大潮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換上新裝,競相前往觀潮。這裏的「萬人空巷」形容了觀潮場面的盛大與熱鬧,而「鬥新妝」則展現了人們為了這一盛事而精心打扮、競相爭艷的情景。詩人以此作為結尾,不僅豐富了詩歌的內容與層次,也表達了他對於人間煙火、世俗生活的關註與熱愛。
整首詩在情感上經歷了由低沈到高昂的轉變,展現了蘇軾在不同境遇下的復雜心態與堅韌精神。同時,他透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與對社會風俗的觀察,將個人的情感體驗融入到更廣闊的社會與歷史背景之中,使得這首詩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內涵與藝術魅力。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 其五 北宋 · 蘇軾
秋花不見眼花紅,身在孤舟兀兀中。
細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首句「秋花不見眼花紅」,以「秋花」與「眼花紅」的對比開篇,既描繪了秋天的景色特點——花兒漸次雕零,難覓鮮艷之色,又巧妙地融入了詩人自身的感受。「眼花紅」可能既指眼前實際景象的模糊與朦朧,也暗喻了詩人內心的紛擾與迷茫。在科舉考試放榜之後,詩人或許正經歷著一種復雜而微妙的心理變化,既有對結果的期待與不安,也有對未來的憧憬與困惑。
次句「身在孤舟兀兀中」,則進一步將詩人的心境具象化。他將自己比作一葉孤舟,在茫茫大海中孤獨地漂浮,顯得那麽渺小與無助。「兀兀」二字,生動地描繪了孤舟在波濤中顛簸不定的狀態,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動蕩與不安。這種孤獨感,或許源於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對人生道路的迷茫,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
然而,詩人在接下來的兩句中卻展現了一種超然物外的豁達與樂觀。「細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這裏的「細雨作寒」不僅指自然界的秋雨帶來的涼意,更象征著人生中的挫折與磨難。但詩人卻從中領悟到了某種深意——「知有意」,即他明白這些挫折與磨難並非無意義的存在,而是生活給予他的考驗與磨礪。而「未教金菊出蒿蓬」則是一種比喻,金菊象征著高潔與美好,而蒿蓬則是低賤與平凡的象征。詩人以此表達了自己對於美好品質的追求與堅守,即使身處逆境之中,也絕不放棄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
整首詩透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與詩人心境的抒發相結合,展現了蘇軾在科舉考試放榜後復雜而微妙的心理變化以及他對生活的深刻洞察與獨特理解。他既能夠直面自己的孤獨與迷茫,又能夠從中汲取力量與智慧;他既能夠欣賞到自然界的美麗與神奇,又能夠領悟到人生中的哲理與真諦。這種豁達與樂觀的人生態度,正是蘇軾詩歌中最為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