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秦觀晚年寫下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蘇軾讀後愛不釋手

2024-06-08國風

【紅樓夢】中曾說: 「一損皆損,一榮皆榮。」

從古至今,家族如此,官場亦如此。朝夕之間,或是飛黃騰達,或是江河日下。而大宋年間, 秦觀的人生沈浮便與蘇軾的官場起落息息相關。

公元1078年,秦觀聽聞蘇軾即將赴任徐州,特意前往拜謁,並於詩中寫道: 「我獨不願萬戶侯,惟願一識蘇徐州。」

後來,二人相識,同遊山川,蘇軾稱贊秦觀有屈原、宋玉之才,並鼓勵他發奮讀書,參與科考。可惜時運不濟,接連兩次俱是名落孫山。

蘇軾見狀,一邊寫詩勸勉,一邊向王安石力薦秦觀,後又不放心特意寫了封信,同王安石說: 「才難之嘆,古今共之,如觀等輩,實不易得。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其他無所望也。」

當然,對於秦觀的才華王安石同樣稱贊有加。在得到了兩位文壇巨匠的支持後,秦觀重振旗鼓,終於在1085年考中進士,又因蘇軾舉薦,平步青雲,一路升遷。

然而,也因這份親近,以致於蘇軾在遭受政治打擊後,秦觀亦不可避免的一貶再貶。

公元1094年,宋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屬於「舊黨」一派的蘇東坡遭受迫害,作為門生的秦觀同樣受到牽連,先是被貶去杭州,後又來到處州,盡管他小心翼翼躲避災禍,仍舊被羅織罪名,貶到了更為荒僻的郴州,並被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祿,可謂與平民無異。

多年奮鬥,付之東流,接連的打擊令秦觀愈發淒寒,最終提筆作詞,訴盡心酸。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寫下這首詞時,秦觀再度被貶,即將前往橫州,因而寄宿於旅舍中。

秦觀屢遭貶謫,內心一片迷茫淒苦,就連所見之景都是黯然銷魂的: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大霧彌漫,將樓台隱入其中;月色朦朧,令渡口銷聲匿跡,在漫天的迷蒙中,縱使望斷天涯,也尋不到理想中的桃源出路。

開篇之景,已然籠起一層淒楚迷茫之感。

「樓台」是登高望遠盛景當前的美好象征,「津渡」是柳暗花明枯木逢春的精神引領,「桃源」更是千古以來文人心中的理想樂土,然而它們三者,卻處於「失」、「迷」、「無」的狀態,其中的前途無望、困難重重,愈發令人失意悵然。

偏偏在這絕望之境中,所處時令更是黯淡生寒: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在春寒料峭的時節中,詞人獨居在孤寂的客館,看那落日夕下,聽那杜鵑哀鳴,所見所聞,引人斷腸。

不論是封閉的「孤館」,還是落幕的「斜陽」,無一不在訴說著淒苦之情,既有生命遲暮的哀嘆,亦有仕途坎坷的苦澀,重重負累,只能以「可堪」道之。

下片轉而敘事,寫友人的致信與勸慰: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遠方的友人傳來安慰的音訊,其中寄托中無盡的關懷與囑咐,然而這樣的慰問反倒增添了無窮的離愁別恨,觸動著對過往的追憶,增添著當下不幸的傷痕。

一個「砌」字,於無意之間,將一封封書信與梅花幻化為層層磚石,築起高墻,令人困頓在泥濘中,難以掙脫,無處消解。

這樣的痛苦令他想要一吐為快,想要高呼怒喊,然而現實的強權令他膽戰心驚,只好將滿腔憤懣化作山水相問: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郴江啊,你本來是環繞著郴山而流的,為什麽偏偏向著瀟湘而去呢?

在希望與失望的情緒掙紮間,詞人已然有所明悟:或許生活本就如郴江流水一般,充滿未知,隨波逐流,人生的榮辱與好壞總是難以自我決斷,只能任由時局擺布,不斷向前。

而這首詞中所流淌的人世感慨,更令同病相憐的蘇軾生出心有靈犀之感,甚至將「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一句題於扇面,時常品評,後來聽聞秦觀死訊,又在背面嘆曰: 「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

再之後,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又將秦觀的詞與蘇東坡的跋寫下來,傳到郴州,而郴州人為了紀念三人,又將其刻於碑上,稱作「三絕碑」。

發展到這裏,已然告一段落,然而塵封的歷史卻在後世偉人的手中重新煥發光彩。1960年,毛主席前往郴州視察時,特意提及「三絕碑」的故事,自此,逐漸隱匿的往事等來了新的詮釋。

或許世人不知郴江為何流向瀟湘,但歷史的洪流卻在不斷訴說著生命的傳承。縱使當下充滿艱險,但人生的旅程終會再現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