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大家可以點點關註,謝謝大家
下面我們來欣賞今天的內容
它們以真摯的情感、優美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觸動著每一個讀者的心靈。那一首首送別詩,仿佛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展現出古人在離別之際的種種情思。每一首詩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句詩都是一串淚,叫人淚目心碎。讓我們一同走進唐詩中著名的十首送別詩,領略那跨越千年的離情別緒。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 年),李白寓居安陸期間,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贊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這次孟浩然要去揚州,李白親自送到江邊。
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在雄偉的黃鶴樓前,李白與孟浩然這對忘年之交在此分別。陽春三月,繁花似錦,江面上煙霧繚繞。黃鶴樓作為江南名樓,見證了無數的聚散離合,此刻它也默默地為這兩位詩人的離別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孟浩然乘坐的小船漸行漸遠,那孤獨的船帆在碧藍的天空下慢慢消失,最後只看到長江水滔滔不絕地流向天邊。李白佇立在江邊,久久凝望著友人離去的方向,眼神中充滿了不舍與牽掛。
這幅畫面中,黃鶴樓的巍峨、煙花的絢爛、長江的浩渺,與詩人孤獨的身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顯離別之愁。「故人西辭黃鶴樓」,一個「辭」字,簡潔而有力地交代了離別的地點和事件。黃鶴樓不僅是一座樓,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它代表著詩人與友人相聚的美好回憶。「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日畫卷。煙花三月,是揚州最美麗的季節,也是人們向往的地方。孟浩然此行,既是一次旅行,也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對於李白來說,友人的離去卻讓他感到無比的失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兩句詩將詩人的離別之情推向了高潮。孤帆遠影,象征著友人的離去,也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孤獨。碧空盡處,長江天際流,那無盡的江水仿佛詩人的思念,綿綿不絕。
這首詩以其優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深厚友誼,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他們熱愛自然、追求自由,對友情和人生充滿了美好的向往。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王維的這首詩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護府,王維在渭城為他送行。
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清晨的渭城,細雨蒙蒙,打濕了地上的塵土,空氣格外清新。驛站的客舍周圍,柳樹嫩綠的枝葉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更加青翠。王維與友人元二在客舍中相對而坐,桌上擺著一杯杯美酒。
渭城的朝雨,為這場送別增添了一份清新與寧靜。那濕潤的輕塵,仿佛也在為友人的離去而感傷。客舍青青,柳色新綠,這充滿生機的景象與離別的愁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柳樹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它代表著離別和思念。王維以柳色新綠來暗示友人的離去,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友人的祝福。「勸君更盡一杯酒」,這句詩充滿了深情厚誼。在離別的時刻,王維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是勸友人再飲一杯酒。這杯酒,不僅是一種送別儀式,更是詩人對友人的關心和牽掛。「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句詩道出了離別的無奈和傷感。陽關以西,是一片陌生的土地,友人此行將面臨著許多未知的困難和挑戰。王維深知這一點,所以他用這句話來提醒友人,要珍惜眼前的友情,同時也要勇敢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這首詩以其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離別之愁。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打動人心。詩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成為了後人送別時常用的詩句,它體現了中國人重情重義的傳統美德。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 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他要前往洛陽,王昌齡在芙蓉樓為他送行。
詩句:「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夜晚,寒冷的雨絲連綿不斷,與江水連成一片,悄然潛入吳地。天亮分時,王昌齡在江邊送別辛漸。遠處的楚山在雨霧中顯得格外孤寂,仿佛也在為這即將的分別而感傷。
寒雨連江,營造出了一種淒涼的氛圍。那無盡的雨絲,仿佛詩人的思念和牽掛,綿綿不絕。夜入吳地,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寂靜。平明送客,在這清冷的早晨,詩人與友人分別,心中充滿了不舍。楚山孤,楚山在雨霧中孤獨地矗立著,象征著詩人的孤獨和堅守。「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在這離別的時刻,王昌齡囑托辛漸,若洛陽的親友問起自己的情況,就告訴他們自己的心如同那晶瑩剔透的玉壺裏的冰一樣,純潔無瑕。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思念和對自己品德的堅守。玉壺冰心,象征著詩人的高尚品質和純潔心靈。他希望透過這句話,讓親友們了解自己的為人,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友情的珍視。
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情感和高尚的品質,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王昌齡與辛漸之間的深厚友誼,也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思念和對自己品德的堅守。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風貌,他們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純潔的心靈,對友情和人生充滿了美好的向往。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四、【贈汪倫】——李白
關於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汪倫是涇縣的一位豪士,他非常仰慕李白的才華,於是寫信邀請李白到涇縣遊玩。信中說:「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裏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前往,卻發現所謂的「十裏桃花」是十裏外的桃花潭,「萬家酒店」是姓萬的人家開的酒店。李白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熱情所感動。在涇縣遊玩了一段時間後,李白要離開了,汪倫前來送行。
詩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乘船將要離開,船已經緩緩離岸。突然,岸上傳來了陣陣踏歌之聲,原來是好友汪倫前來送行。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李白的深情厚誼。
畫面中,李白站在船頭,驚喜地望向岸邊,汪倫踏著歌聲,歡快地舞動著,兩人之間的真摯友情在這歌聲與潭水之間流淌。「李白乘舟將欲行」,這句詩簡潔地交代了事件的起因,李白即將離開涇縣。「忽聞岸上踏歌聲」,這突如其來的踏歌聲,給李白帶來了驚喜和感動。踏歌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歌舞形式,通常在喜慶的場合中表演。汪倫用踏歌的方式為李白送行,充分體現了他的熱情和真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兩句詩是整首詩的精華所在。桃花潭的水深千尺,已經是非常壯觀的景象了,然而詩人卻用它來襯托汪倫對自己的深情厚誼。這種誇張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友情的珍貴和偉大。
這首詩以其生動的畫面和真摯的情感,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深厚友誼,也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贊美。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他們熱愛自然、追求自由,對友情和人生充滿了美好的向往。
五、【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與杜十四有著深厚的友情。杜十四要前往江南,孟浩然在送別之際,寫下了這首詩。
詩句:「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荊地和吳地接壤,到處都是水鄉。友人杜十四即將乘船前往江南,此時正值春江漲水,江水浩渺無邊。孟浩然站在岸邊,望著友人的船只駛入那茫茫江水之中,心中擔憂著友人在日暮分時,這孤帆將停泊在何處。他極目遠眺,直到天涯盡頭,那無盡的思念和牽掛讓他肝腸寸斷。
畫面中,春水、孤帆、天涯,營造出了一種空曠而寂寥的氛圍,深刻地表現出了送行者的惆悵。「荊吳相接水為鄉」,這句詩點明了送別的地點和環境。荊吳之地,水網密布,水鄉風光秀麗。然而,在這離別的時刻,這美麗的水鄉卻讓人感到無比的惆悵。「君去春江正渺茫」,春江漲水,浩渺無邊,象征著友人的未來充滿了未知和挑戰。孟浩然對友人的擔憂和牽掛,盡在這句詩中。「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牽掛。日暮分時,孤帆遠去,詩人不知道友人將在何處停泊。天涯一望,那無盡的遠方,讓詩人的思念和牽掛更加深沈。這種對友人的擔憂和牽掛,體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這首詩以其優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孟浩然與杜十四之間的深厚友誼,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他們熱愛自然、追求自由,對友情和人生充滿了美好的向往。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六、【別董大二首·其一】——高適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高適在送別友人董大時所作。董大即董庭蘭,是唐代著名的音樂家。當時董大遭遇困境,高適以這首詩鼓勵他。
詩句:「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廣袤的天空中,黃雲綿延千裏,太陽也變得黯淡無光。北風呼嘯著,大雁在風雪中艱難地飛翔。在這樣寒冷、蒼茫的背景下,高適送別董大。
黃雲、白日、北風、雪、雁,這些景象構成了一幅壯闊而又淒涼的送別圖。黃雲千裏,白日曛,營造出了一種壓抑的氛圍。北風吹雁,雪紛紛,更增添了幾分寒冷和淒涼。然而,在這惡劣的環境中,高適卻以豪邁的語氣勸慰友人,不要擔心前方沒有知己,天下之人誰不知道你董大的才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詩充滿了自信和豪邁。高適相信董大的才華一定會被世人所認可,他鼓勵友人勇敢地面對未來的生活。這種豁達和樂觀的態度,在這寒冷的送別場景中顯得格外珍貴。
這首詩以其豪邁的氣勢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高適與董大之間的深厚友誼,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鼓勵和祝福。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豁達和樂觀精神,他們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信心。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這首詩是岑參在輪台送武判官歸京時所作。當時,岑參在西域擔任官職,與武判官一起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如今武判官要歸京,岑參在送別之際,寫下了這首壯麗的送別詩。
詩句:「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在輪台東門,岑參送別武判官。當時大雪紛飛,整個天山路上都被積雪覆蓋。武判官騎著馬,在雪中緩緩前行,身影逐漸消失在山路的轉彎處。岑參站在原地,望著友人離去的方向,只見雪地上留下了一行深深的馬蹄印。
這幅畫面中,漫天的飛雪、蜿蜒的山路、漸行漸遠的身影和那孤獨的馬行處,充滿了詩意的美感,同時也流露出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輪台東門送君去」,輪台東門是送別的地點,這裏也見證了詩人與武判官之間的深厚情誼。「去時雪滿天山路」,雪滿天山路,象征著友人歸京之路的艱難。岑參對友人的擔憂和牽掛,盡在這句詩中。「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兩句詩將詩人的離別之情推向了高潮。山回路轉,友人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只留下雪地上的馬蹄印。這孤獨的馬行處,仿佛詩人的思念,綿綿不絕。
這首詩以其壯麗的雪景和深刻的情感,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岑參與武判官之間的深厚友誼,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豪邁和豁達精神,他們在面對困難和離別時,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八、【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看出,韋應物與李胄有著深厚的友情。在一個暮雨紛紛的日子裏,韋應物送別李胄。
詩句:「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楚江之上,細雨蒙蒙,建業城中的暮鐘悠悠敲響。江面上,船只在雨霧中緩緩駛來,船帆因被雨水打濕而顯得沈重;天空中,鳥兒在雨中飛行,速度也變得遲緩。遠處的海門漸漸隱沒在雨霧中,江邊的樹木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郁郁蔥蔥。詩人與李胄在這雨中分別,那無盡的離別之情,如那綿綿的雨絲,打濕了詩人的衣襟。
整個畫面充滿了煙雨朦朧的美感,以及深沈的離別之愁。「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鐘時。」這句詩營造出了一種寧靜而憂傷的氛圍。楚江微雨,建業暮鐘,這些景象都暗示著離別的時刻即將到來。「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這兩句詩透過對船帆和鳥兒的描寫,表現了離別的沈重和不舍。船帆沈重,鳥兒遲飛,都象征著詩人與友人之間的難舍難分。「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海門深不見,暗示著友人的離去,也象征著詩人對友人未來的擔憂。浦樹遠含滋,江邊的樹木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生機勃勃,這也象征著詩人對友人的祝福。「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離別之愁。相送情無限,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感情深厚,離別之時,心中充滿了不舍。沾襟比散絲,雨絲打濕了詩人的衣襟,就像詩人的思念和牽掛一樣,綿綿不絕。
這首詩以其優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韋應物與李胄之間的深厚友誼,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細膩情感和審美追求,他們善於用自然景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使詩歌充滿了詩意和美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這首詩大約作於王勃在長安時期。當時,王勃的一位朋友杜少府要去蜀州擔任官職,王勃在送別之際,寫下了這首詩。
詩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在雄偉的城闕之下,三秦之地拱衛著京城。遠處,風煙彌漫,通向蜀州的五津若隱若現。王勃與杜少府在此分別,兩人都身為宦遊之人,心中雖有離別之意,但更多的是對彼此的理解與鼓勵。
城闕的莊嚴、風煙的迷茫,與兩位友人豁達的身影相互映襯,展現出了一種別樣的送別情懷。「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句詩描繪了一幅宏大的畫面。城闕高大雄偉,三秦之地地勢險要,風煙彌漫,五津遙遠難測。這不僅交代了送別的地點和友人的去向,也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壯闊的氛圍。「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共鳴。兩人都是宦遊之人,深知官場的艱難和離別的痛苦。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沮喪,反而相互理解和鼓勵。「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詩是整首詩的精華所在。它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堅定信念和豁達胸懷。即使相隔天涯,只要有知己在心中,就如同近在咫尺。這種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距離的超越,體現了唐代文人的豪邁和樂觀精神。「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友人的勸慰。在分別的歧路上,不要「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友人的勸慰。在分別的歧路上,不要像小兒女那樣悲傷哭泣。王勃以一種豁達的態度面對離別,展現出了唐代文人的豪邁與灑脫。
這首詩的背景反映出當時文人在仕途奔波中的聚散離合。在那個時代,為官之人常常因為職務調動而四處奔波,離別成為了家常便飯。王勃與杜少府同為宦遊人,他們深知這種生活的無奈與艱辛。然而,他們並沒有被離別的悲傷所壓倒,而是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
在作品賞析方面,這首詩開篇以宏大的景象描繪出送別的場景,城闕與三秦、風煙與五津,既展現了地理的遼闊,又暗示了人生的廣闊。接著,詩人表達了與友人的離別之意,卻又迅速轉折,以「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千古名句,將離別的愁緒轉化為對友情的堅定信念。這種豁達的情感表達,超越了時空的限制,讓後人在面對離別時也能從中獲得力量。最後,詩人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收尾,再次強調了不要被離別所困擾,要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充分體現了王勃的文學才華和高尚情操。
圖片來源於網路
十、【南浦別】——白居易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可能是白居易在某次送別友人時所作。具體的送別物件和情境已難以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感受到詩人深深的離別之情。
詩句:「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在南浦這個送別的地方,秋風裊裊,帶著絲絲涼意。白居易與友人在此分別,兩人的眼神交匯的瞬間,心中便湧起無盡的悲傷,仿佛每看一眼,就會讓人心腸寸斷。
「南浦淒淒別」,南浦自古以來就是送別的地方,這裏充滿了離別的哀愁。「淒淒」二字,更是將這種哀愁渲染得淋漓盡致。「西風裊裊秋」,秋風裊裊,秋意正濃。在這個季節裏送別,更增添了幾分淒涼。「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這兩句詩將詩人的離別之情推向了高潮。每看一眼友人,就會讓人心腸寸斷,這種痛苦難以言表。而詩人又囑咐友人「好去莫回頭」,既是對友人的祝福,也是怕自己看到友人回頭時更加難過。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現了白居易在送別友人時的復雜心情。詩中的南浦、西風等景象,營造出了一種淒涼的氛圍,與詩人的離別之情相互映襯。同時,詩人對友人的囑咐,也體現了他對友人的關愛和牽掛。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十首唐詩送別詩,每一首都承載著詩人深深的情感和對友人的祝福。讓我們感受到了唐代文人的真摯友情和豁達胸懷。在這些詩中,我們看到了離別的痛苦,也看到了對未來的希望;看到了友情的珍貴,也看到了人生的無奈。
無論是李白的浪漫灑脫,王維的深情厚誼,還是王昌齡的高潔品質,都讓我們為之動容。這些詩人用他們的筆觸,描繪出了人類最真摯的情感——友情。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或許很少有機會像古人那樣,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我們可以從這些唐詩送別詩中,學習古人的重情重義,珍惜身邊的友情,用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