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歷史到底能有多「巧合」?背刺孔子的學生,竟然是孟子的祖宗

2024-09-16國風

前言

只要是個人都知道,儒家二聖,即為孔孟。

然而,殊不知,生活在春秋時期的孔子和生活在戰國時期的孟子,他們的緣分其實早在春秋時就已經產生了,只不過卻是一段「孽緣」。

準確來說,孟子的祖宗也曾經在孔子名下求學,但很遺憾的是,這個學生卻選擇了背刺孔子,成為讓孔子如喪家之犬一樣逃出魯國的元兇之一。

那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一、儒家與孟子的淵源

孟子的祖上是儒家三桓之一的孟孫氏,孟孫家族長期在魯國執掌大權,並和儒家淵源頗深。

淵源有多深呢?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多次在孟孫氏的帶領下對外作戰,並和孟孫氏的家臣秦堇父交情頗深。

後來,秦堇父的兒子秦丕茲還拜在了孔子門下,成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按理來說,由於孔子的父親在孔子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再加上孔子只能算是庶出,並沒能夠繼承父親的爵位和封地,孔子理應是不會和孟孫氏產生多少交集的。

然而,歷史總是有無數的巧合。

魯昭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535年,孟孫氏的掌門人孟僖子陪同魯昭公前去楚國拜見楚王。

然後尷尬的事情就來了。

魯國是周公長子伯禽的封國,是各個諸侯中周禮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國家。

可是作為魯國的卿,陪伴國君出訪的孟僖子,卻在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不知禮數的楚國,因為禮儀問題鬧了不少洋相,讓魯國成為諸侯中的笑話。

孟僖子對此深以為恥,於是在返回魯國後就四處拜師學習各種禮儀,防止自己再出醜。

孔子對他的這一行為頗為贊賞,稱贊他是「能補過者」。

與此同時,19歲的孔子,也在魯國國君的安排下迎娶了宋國丌官氏之女,並於次年正式邁入魯國政壇。

需要註意的是,和那些眼高手低,飽食終日空談詩書的後世儒生不同。

孔子由於早年生活比較貧苦,所以學會了不少技能,在當官之後,無論是管理倉庫還是搞畜牧業,都很有一手。

當然了,孔子最突出的成就還是搞學問。

在30歲時,孔子就已經是魯國有名的學者,屬於那種能夠陪在國君身邊會見齊景公和晏嬰,並和他們商談問題的高等知識分子了。

而伴隨著孔子的崛起,孟僖子對於這個和自己家族頗有淵源,又極富學問,明周禮的後輩,也很是看重。

有多看重呢?

公元前524年,孟僖子臨終前吩咐了,讓兩個兒子去拜孔子為師。

其中一個兒子南宮敬叔,還作為孔子的弟子前去洛陽拜訪了老子。

也正是因為和孟孫氏有這麽一段淵源,所以後來孔子這個原本處於魯國政壇的邊緣人物,才擁有了一次改變魯國命運的機會。

可惜的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二、孔子墮三都

春秋是一個下克上的時代,強大的諸侯們可以公然挑釁天子,

而諸侯手下的卿士們也可以廢立、驅逐,甚至殺死國君。

比如說前文中提到的魯昭公,就是被孟孫氏,季孫氏和叔孫氏三家卿族聯手驅逐的。

可是卿族們也面對著被自己家臣取代的威脅。

當時的魯國就是如此,其中最有名的就莫過於季孫氏的家臣陽虎了,陽虎那可是一度成為魯國實際控制者的權臣。

同樣,這種場景也是令孔子無法忍受的陪臣執國命。

而在平定陽虎之亂中,孔子就靠著自己的號召力和弟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可是除了陽虎以外,當時的季孫家還有另外一個強大的家臣,費邑宰公山弗擾。

公山弗擾占據著原本屬於季氏家族的堅城費邑,成為實際上的割據政權,脫離了魯國朝堂的控制。

而除了季孫以外,其他兩家中,除了孟孫家之外的叔孫家,也存在著家臣坐大的現象。

孔子就是在這個情況下,於公元前497年以魯國大司寇的身份發起了他人生中最波瀾壯闊,同樣也是唯一一次真正能夠改變魯國命運的墮三都行動。

目的就是集合國君以及卿士們的力量,削弱地方上這些不聽話的陪臣,並在這個過程中,將那些違規搭建的卿士堅城們一一摧毀,以加強君主的權威。

這中間的過程是相當驚險的。

公山弗擾眼見魯國朝堂打算拿自己開刀,於是先下手為強,率軍攻入了魯國國都曲阜。

魯定公和季桓子、孟懿子,叔孫武叔猝不及防之下,竟然被他攻破了都城,只得躲在季氏之宮,武子之台,據險而守。

還好孔子的反應也是相當迅速,得知都城被偷了後立刻派出申句須、樂頎率軍回援,並成功擊敗了公山弗擾。

隨後,趁著得勝之威,孔子又率軍摧毀了叔孫家的郈邑。

此時,擋在孔子面前的就只剩下了孟孫的郕邑。

不過,孟懿子因為對自己的領地控制還算穩定,所以並不願意讓自己的老師拆了自己的老家。

於是乎,聯合另兩家支持郕邑宰公斂處父,對抗魯定公和孔子的軍隊,並透過種種手段迫使魯定公罷免了孔子。

沒辦法,三桓控制魯國的政局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孔子又沒有大破大立,直接把三桓連根拔除的勇氣,自然只能以失敗告終。

不久後,孔子好不容易拆除的費、郈也都重新被季孫和叔孫氏建立了起來,而孔子就這樣在自己徒弟的算計下,以失敗者的身份,失落地離開了魯國。

三、孔子到底敗給了誰?

以孔子的智商,估計應該也在事後明白了,到底是誰在最後關頭背刺了自己?

可是從史書上,我們並沒有看到孔子因此而對孟孫氏有太過明顯的不滿。

或者是因為孔子覺得事已至此,撕破臉也沒什麽好處,又或者只是因為孔子對魯國的貴族都絕望了。

客觀來說,陽虎這位在孔子眼中,是罪大惡極的周禮破壞者,單論能力和對魯國的貢獻可比三桓強太多了。

陽虎背靠晉國,多次擊敗了齊國,有力地保證了魯國的國家安全,並且也大肆提拔那些出身卑微的士人,其中,陽虎也多次對孔子伸出過橄欖枝。

如果單論能力的話,陽虎執掌魯國朝政,其實應該要比三桓強上很多?

可問題是,他只是個陪臣,在講究尊卑等級秩序的周禮之下,他是不配有資格執掌朝政的!

所以哪怕他對孔子非常重視,多次親自登門拜訪,卻始終不被孔子接納。

然而,諷刺的是,當一心維護著周禮制度,維護著那些血統貴族的孔子,在想方設法地維持他們的統治秩序時。

那些被孔子維護的貴族們,卻將孔子當成了新的威脅。

因為孔子希望君臣各安本位,而這些對於早就已經架空了魯侯的三桓而言,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這就形成了一個死迴圈。

孔子想要恢復魯國國君的權威,就必須對三桓動手,可是如果對三桓動手,那麽孔子就會和陽虎一樣,變成他最討厭的陪臣執國命。

最終,孔子之所以會選擇離開魯國,那麽後來回到魯國,也只專心搞學問,應該就是如此吧。

周禮在魯國已經出現了系統性的bug,而很遺憾孔子沒有那個修復bug的能力。

至於儒家和孟孫氏的關系,倒是一直不錯,

【論語·子張】中,孔子另一位徒弟曾參對孟莊子的評論:

」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結語

孔子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但很遺憾的是,有些事情不是靠所謂的教育就能夠實作的,更何況孔子的教育出發點,本身就是周禮的維護者,又如何能去限制住周禮的既得利益者呢?

不破不立,當一項制度已經被既得利益者都拋棄時,重整秩序的辦法只有大破大立。很遺憾,孔子沒有這個魄力。

本文資訊來源

【1】【史記·孔子世家】

【2】封面新聞,2018-05-30,「都說孔孟是一家,沒想到孔子跟孟子的祖宗還結過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