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背屏式立佛石造像:世間歡榮,俱向空中去

2023-12-27國風

文物檔案

主角:背屏式立佛石造像

體態:高128厘米

出生時間:東魏

出生地: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

藏寶地:忻州市博物館

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歷史上曾數次遭遇淪陷之災:寺院被取締、關閉和拆除,田產被沒收,僧尼被捕被殺或者被迫還俗。一些佛像則逃脫被徹底砸損的命運,秘密掩埋在地下。考古已經多處發現這樣的佛像窖藏。2013年9月,忻州市忻府區的一個小區內,在改造地下管道的施工過程中,一批佛教石造像破土而出。

此處位於忻州古城址西北,東北距明代忻州古城北城門樓大約150公尺,向北20公尺就是北城墻基址。發掘簡報揭示,這裏是專門為了埋藏佛像開挖的一處窖藏坑,形制規整。所藏佛像頭部和身部斷裂,佛像身軀放置底部,上面放置佛首,有意識地保護佛像面部的完整,明顯是寺院受到強制措施不得已而對佛像采取的毀壞和埋藏行為。說明這一帶有可能是當年寺院的遺址。

在近3平方米的窖藏坑內,經過整理修復,出土了34尊石佛造像,其中立式佛像6尊、坐式佛像6尊、立式菩薩像4尊、騎象普賢菩薩1尊、背屏式佛造像3尊、跪式供養人像1尊、造像碑殘件1尊,另有佛首6尊、菩薩首3尊、弟子頭1尊、束腰蓮座1尊及經幢殘件1尊。造像時代上起北魏,下至唐代,以北齊為最多,也有東魏時期造像。其中這件東魏背屏式立佛石造像上刻有發願文,有著明確的紀年資訊。

發願文共298字,位於造像背屏後面下部,紀年為「大魏武定二年」。武定二年是公元544年,為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最後一個年號。根據【魏書】記載,從北魏到東魏,佛教十分興盛,所流通的佛經大多在中原匯集,共有四百一十五部、一千九百一十九卷。由於戰亂頻仍,工役繁重,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佛門,以躲避苦難。天下喪亂,加上對大臣的屠殺,導致京城眾多宅院旦夕為空,施舍給僧尼,充作寺院。最盛時期,僧尼達到二百萬眾,寺院三萬余座。在這樣的背景下,民間百姓供養造像之風經年不絕。以「武定二年」為例,除了這一件背屏式佛造像,目前所見還有格龍受造思惟菩薩像、和妣沙李迴香造太子思惟像、張利德造彩繪玉像、戎愛洛造白玉像、路文助造像、李玉鈞造像、王雙虎等造像、蘇綽造像、蘇豐洛造像、法儀兄弟等三百人造像、王貳郎造像、楊顯叔造像、劉明造像、尼惠遵造像、廣福寺劉世明造像、比丘王僧敬等三人造像等,供養人涉及官員、百姓以及僧尼。

東魏祚短,十六年光陰,朝權一直把持在大丞相高歡手中。這一件背屏式佛造像發願文中講明動機,便是為高歡祈福而造。主持造像工程的是時年55歲的建義寺沙門僧恪和他的弟子三十人,供養人以「邢氏」為主,除了發願文尾列出的功曹州主薄邢龍、功曹定襄令州中正邢潛、河澗太守邢粹,這三人均為祖上蔭功獲得上遷的低品級官吏,背屏背面供養人刻像側另有「魏故新興太守邢陽□□」「邢氏母馬法華」字樣。很有可能,這是一個家族為主要供養人的敬獻。春秋時期,都城在今天河北邢台的邢國被衛國所滅,邢姓後人出奔各地,包括山西、河北、山東。南北朝時,邢氏多出任高官,多父榮子貴,形成邢姓河間郡望。北魏時也有少數民族如氐族改漢姓為「邢」的,應該與此無關。而有意思的是,透過解讀發願文「見或纏羈,藉托邢氏」一句,得知建義寺沙門僧恪原本俗家姓邢,使得這件事情有了更為生動的緣起。

在邢陽、馬法華夫妻前方的禮儀引領者為「沙門都比丘□□」,名字不辨。另一側是兩個侍佛者的形象,內側一人頭頂高冠,左手托舉火焰寶珠,上方題有「勃海大王高歡」字樣。「高歡」身後者為「征虜將軍劉願」,劉願腳下又有「令史虎」和「令史王誕」的名字。忻州忻府區當時為肆州,離晉陽並不遠,是內遷僑民的主要安置地之一。學者魏斌大膽猜測,高歡或許到過建義寺,背屏上所刻的正是當時高歡在征虜將軍劉願以及令史虎、令史王誕一眾的陪同下,前來寺院禮佛的場景。

魏斌分析,建義寺的建立或許與爾朱榮有關。武泰元年(528年)二月,北魏孝明帝暴薨,胡太後立三歲的元釗為帝,把持朝政。爾朱榮從晉陽起「義兵」進入洛陽,擁立孝莊帝元子攸即位,改年號為建義。爾朱榮統治時期,孝莊帝使用過建義、永安兩個年號。發現造像窖藏地原本屬於新興郡,「永安中」改為永安郡,明顯是取自年號。他認為,建義寺或許也是在這種背景下作為寺名被使用。魏斌羅列了爾朱榮與高歡之間的聯系,包括高歡繼承爾朱榮的晉陽霸府體系,又納爾朱榮長女為妃;高歡的妹夫厙狄幹死後葬於肆州;爾朱榮第四子爾朱文暢出任過肆州刺史;引薦高歡給爾朱榮的肆州秀容陽曲人劉貴,他的次子劉洪徽娶了高歡的第三個女兒高阿難,成為高歡的女婿……

根據發願文,這區造像高度為「通光趺」「六尺」,也就是一米八有余。按照現在的高度判斷,當年約50厘米的基座已失。這尊造像為砂巖,正面為一立佛,面像方圓,法相莊嚴。左手施與願印,右手殘失,跣足立於圓形台座上。體表大衣通覆兩肩,兩側衣緣自頸外垂下,其衣緣近U形垂至腹部。大衣下擺呈連弧狀垂至小腿中部,其下另露衣裙擺邊兩重,垂至腳面。佛像身後為一體的舟形背光,正面以佛像為中心自內向外分為蓮瓣、忍冬和火焰三重紋樣,背面自上而下分為兩部份。上部陰線刻繪6個人物影像,中央為一尊左手施與願印、右手施無畏印、結踟趺坐的佛,佛左側面佛侍立著「沙門都比丘」和邢陽、馬法華夫妻三人,佛右側面佛侍立著「勃海大王高歡」和「征虜將軍劉願」二人。佛像下方為一立象,象頭前方刻一臥姿公鹿,象尾後刻母子二鹿,背景以植物圖案點綴,下部為刻在方形界格內的發願文。

考古人員根據探方地層堆積情況和窖藏坑內埋藏遺物下限為唐代中晚期,結合唐代武宗會昌年間大規模滅佛行動來推斷,窖藏坑的佛教造像埋藏時間應在會昌四年(844年)到會昌五年(845年)。這裏是北魏遷都佛教造像中心隨之從平城南下移至洛陽必經的交通要道,也是大唐長安經北都去往五台山的重要樞紐。湮廢的建義寺甚至在史料裏也沈淪不見,但是這一批佛教造像窖藏卻將迷霧中的一切悄悄喚醒。

唐晉

(責編:馬雲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