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宋詞與科舉|40:「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作者,可是很有看點哦!

2024-06-27國風

在張孝祥的同榜進士同學中,還有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裏。楊萬裏,乃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縣)人氏。楊萬裏小範成大一歲,金榜題名時二十有七。

楊萬裏幼年喪母,父親是個書癡,為了購買收藏喜愛的書籍,即使忍饑耐寒也在所不惜,家中藏書多達數千卷。在父親的感染熏陶下,楊萬裏異常勤奮好學,具有一種鍥而不舍的探求精神。為了培養兒子成才,楊萬裏的父親在對他言傳身教的同時,還節衣縮食為其廣延名師。名師的耳提面命,也為楊萬裏的日後成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進士及第後,楊萬裏做過零陵縣丞、奉新知縣、袁州知州、漳州知州、常州知州等地方官,也做過吏部員外郎、吏部郎中、尚書省左右司郎中、秘書少監、秘書監等京官。在四十多年的從政生涯中,楊萬裏服務過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四任皇帝,是為名副其實的四朝元老。辛苦打拼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朝廷因此而賜封楊萬裏廬陵郡開國侯爵位。

雖然資歷深、能力強,也被賜予了高等級爵位,但楊萬裏卻始終未能被委以國家重任。這一點,與楊萬裏的政見主張有關,也與他剛直不阿的性格有關。楊萬裏滿腔愛國之情,是個堅定不移的主戰派,時刻不忘光復故土、北定中原。主戰與主和之爭,是南宋官場的主基調,幾乎貫穿始終。很多官員因為政見而遭受排擠打擊,包括楊萬裏。楊萬裏直言敢諫,為了理想主張、真理正義,即使得罪皇帝權臣也在所不惜。

楊萬裏為官極具情懷,始終秉持不擾民,更不害民的施政理念,為官期間特別是在地方任職期間,在減輕民眾稅負、鼓勵農耕、發展教育文化事業等方面,為民眾做了不少好事實事。楊萬裏兩袖清風,視金錢官位如糞土。以至於他退休回家養老之後,僅有一處勉強可避風雨的老屋棲身。「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當時有位知名詩人,如此評價楊萬裏。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正因為楊萬裏品格高潔,範成大才會在臨終之際,讓兒子請其為自己的詩文全集作序。

即便是封建王朝,有些姿態該做也是要做的。因為楊萬裏在朝堂民間都具有極高的聲望,朝廷在他去世後,追贈他光祿大夫身份,並賜予「文節」謚號。對於古代官員來說,這是極高的身後哀榮了。

楊萬裏酷愛詩歌創作,終生不輟。據傳他創作的詩作,多達兩萬余首,存世四千二百余首,數量也夠驚人。他學習借鑒前人,但不拘泥於前人,立誌走出自己的路子。「筆下何知有前輩」,楊萬裏曾這樣表達自己的誌向。無法實作的願景是空想,不能兌現的諾言是狂言。楊萬裏以無可爭議的藝術成就,證明了自己這句話,是實實在在的理想誌向,而非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

不論在南宋還是在後世,楊萬裏的詩壇影響都十分巨大。他與陸遊、範成大、尤袤,被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有「一代詩宗」之美譽。楊萬裏的詩作內容豐富,既有意趣盎然、清新可人的小品,又有滿懷憂憤、愛國情深的力作。在創作風格上,楊萬裏是個多面手,有的作品筆力雄健厚重,有的作品情感委婉細膩。

楊萬裏的【小池】,是為無數國人熟知的一首名作,很多牙牙學語的孩童都會背誦:「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初春時節平常的景物,口語般平常的語言,到了詩人筆下,卻能組合成一首充滿情趣、活潑靈動的名作。用人們習以為常的景物、似乎人人都能說而又說不出的語言,寫出如此生動別致的意境,這就是高手,這就是大家。而語言的風趣幽默、清新靈巧,是楊萬裏詩作的鮮明特色。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的這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也是人盡皆知的名作,淋漓盡致地描述出了夏日西湖的勃勃生機。年輕時讀這首詩,我曾經以為,作者實在想不出別的什麽好詞來形容荷花了,才用了「別樣」二字姑且充數。有了一些閱歷之後,方才感悟到,這兩個字用得真是太妙了,它寫出了荷花既鮮亮嬌艷,又不乏野性水靈的風姿。

從楊萬裏的【小池】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可以看出他是個觀察力細致敏銳、情感細膩豐富,對生活、對自然的感知靈敏獨特,充滿愛意。而這些,正是成為一個傑出詩人的必備特質。

不知為何,讀楊萬裏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我總能聯想到葉紹翁的【遊園不值】。因為葉紹翁不是科舉中人,故而在此順帶介紹:「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首小詩,同樣用平常的語言,將平常的景物寫成了極不平常的千古名作。久叩不開的柴扉,更好地反襯了關不住的春色,出墻來的紅杏也就更加令人豁然開朗,獲得更大的驚喜。

楊萬裏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與【遊園不值】,宛如春蕊夏花爭輝鬥艷,堪為南宋詩壇詠花之絕妙雙壁。奇怪的是,葉紹翁那麽有情趣的名句「一枝紅杏出墻來」,日後居然被人們演繹成了出軌緋聞的代名詞「紅杏出墻」,意思完全南轅北轍了。倘若葉紹翁泉下有知,一定會氣得把棺材板踹翻。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兩岸舟船各背馳,波浪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這是楊萬裏的【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一和其三,詩中表達了一種深切的喪土之痛。為什麽到了淮河便心情變糟?因為河對岸的大宋國土,已被敵國所占據。並不寬闊的淮河,卻成了難以逾越的天涯,怎不令人悲憤難抑。曾經的大好河山,怎不令人望眼欲穿!原本是同胞親戚,如今只能眼巴巴地隔河相望,有船難渡,還不如那些自在飛翔的水鳥。

從這兩首絕句看,楊萬裏表達愛國之情的詩作,比較深沈含蓄,不像陸遊的同類作品那樣奔放直率。這樣的寫作風格,在他的【過揚子江(二首)】中,也有比較明顯的體現。其一:「只有清霜凍太空,更無半點荻花風。天開雲霧東南碧,日射波濤上下紅。千載英雄鴻去外,六朝形勝雪晴中。攜瓶自汲江心水,要試煎茶第一功。」其二:「天將天塹護吳天,不數崤函百二關。萬裏銀河瀉瓊海,一雙玉塔表金山。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寒。多謝江神風色好,滄波千頃片時間。」

楊萬裏的【過揚子江(二首)】,可以說把詩的含蓄做到了極致。如果不細加品讀,很容易將其視為風花雪月之類的作品。其中第一首,可以這樣解讀:山河破碎、戰事頻仍之際,詩人泛舟揚子江,為何還有汲水煎茶的閑情逸致?皆因天下英雄都如鴻鵠一般飛去天外,朝中已經鮮有能征善戰、心系國家社稷安危之人。無奈失望之余,只好顧左右而言他,且去汲水煎茶以作解憂之態了。而第二首,則在贊美大好河山的同時,暗喻長江這樣雄峻壯偉的天險,放在不思進取、茍且偷安的人手裏,也無濟於事。

無論為官做人,還是詩歌創作,楊萬裏都堪稱楷模。

壹點號谷荻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套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