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如何欣賞徐渭的「野狐禪醜書」

2024-06-03國風

在當代,每當人們談論徐渭,即徐青藤,總會有人批評他的書法醜陋,甚至稱他為「醜書」的始祖。

我深刻理解這些人為何會發表如此極端的言論。在我剛開始學習書法時,我將書法之美狹隘地理解為章法清晰、結構優雅、墨色濃重、字形端正,而對筆墨變化的深層內涵卻一無所知。因此,當我初次看到徐渭的書法時,也曾有過「醜陋」的想法。

然而,隨著我對筆墨技藝的深入理解和對審美的不斷拓寬,我不再局限於狹隘的視角。

隨著書法水平的提升,我對「醜陋」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許多第一眼看似「醜陋、淩亂」的作品,越看越覺得並非表面那麽簡單。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為你的審美觀已經轉向「醜書」,你的字也變得醜陋,所以你對醜書沒有抵觸感。但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

透過不斷學習、練習和思考,我逐漸認識到徐渭書法的真正價值。我不再輕率地將其歸類為「醜陋」,避免了讓自己顯得無知的尷尬。

正如古人所言:「愚者善辯,智者寡言。」隨著我的書法水平胡審美能力的提升,我變得更加謹慎,不再輕易對徐渭的書法下主觀判斷。

後來,我讀到了明代袁宏道對徐渭的評價:

「筆意奔放,類其詩;蒼勁中資媚躍出,決當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也。」

起初,我並不理解這段話的含義。但我並沒有自視過高,認為自己有能力與古代名家相抗衡。

既然袁宏道的評價能夠流傳數百年而無人反駁,那它一定有其合理之處。我可以選擇慢慢研究,但如果盲目反駁,沒有充分的理由,那就會暴露自己的無知。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在欣賞徐渭書法時,開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和感受。

徐渭的這幅七律詩軸,是他汲取米芾、黃庭堅兩家之精華,並融入自己獨特筆意的傑出代表。

在點畫之間,時而展現出長槍大戟般的雄渾氣勢,時而又流露出米芾風檣陣馬般的瀟灑自如。在結構上,徐渭並未拘泥於傳統的行草筆法和節奏,而是大膽創新,筆鋒銳利,氣勢磅礴,字勢錯落有致,墨色變化自然,行氣緊湊。

初看之下,字形似乎不夠規整,結構也顯得雜亂無章。但細細觀察,不難發現其內在的和諧之美,正是在這種看似無序的布局中得以體現。整體上,雖然行氣緊湊,但徐渭巧妙地運用墨色變化,打破原有的疏密關系,使整體效果達到統一。

徐渭對這種"字大行密"的章法運用,可以說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這幅行草書作品在「行密」上展現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雖然乍看之下點畫似乎雜亂無章,但實際上,行書與草書的巧妙融合,讓人目不暇接。筆觸時而輕盈如蟬翼,時而沈重如崩雲,跌宕起伏,變化莫測。

要真正領略徐渭的書法之美,其實並不難,關鍵在於細致觀察,心中要有運筆的意識。

如果能夠分辨出行筆的快慢、輕重,就能跟隨徐渭的筆觸,一起感受跌宕起伏的心境,領略書法的奧妙。

仔細觀察作品,從第一個字的第一筆開始,跟隨徐渭的筆觸,感受每一筆的加重與變輕,內心也隨之起伏,就不難體會到徐渭那種疾風驟雨般的運筆,那種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激情與豪邁。

書法界中,有人追求寧靜超脫,如趙孟頫、董其昌;有人則透過筆墨來宣泄情感,如王鐸、傅山、徐渭。他們借助書法來表達內心的狂放不羈,以及對世俗、人生的不滿和壓抑,一遍又一遍地用筆墨洗滌自己的心靈。

正如袁宏道所說:「不論書法,而論書神」,這正是徐渭書法的精髓所在。在他的書法世界裏,"神"重於"法",這是一種在深厚積累中爆發的自我精神表現,與他的寫意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徐渭雖然紮根於傳統,卻敢於大膽創新,這種精神雖然受到後人的推崇,但也引發了一些質疑。

外行人可能會說「醜」,我們不必理會。而內行人則更註重作品本身,在徐渭的一些作品中,確實存在一些過於隨意、散亂的地方。雖然他以"書神"著稱,但在技法上的隨意性,確實不太值得提倡。

然而,一些堅守傳統的人將其批評為「野狐禪」,我認為這有些過激。徐渭的精品不少,敗筆也很多,這其中的褒貶,不應加諸於已故的徐渭,而應反思我們這些學習者,是否盲目效仿,是否擇優而學,如何選擇,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既然徐渭在書法史上的貢獻不可磨滅,再多的批評也只是吸引眼球。我們更應該關註如何從徐渭的作品中吸取精華,去其糟粕,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一點。

這才是堅守傳統的正確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