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步入中年,如何改變命運?這兩個字你必須知道!

2024-06-26國風

【道德經】雲:「至樂無言,大美不現。」

山嶽巍峨,悄然矗立,是以成就其峻偉;海洋浩瀚,深沈寧靜,因而深邃無垠。

沈默,既是心靈的修行之旅,也是精神的至高境界。

它源自歷經風雨、獨力支撐後的堅韌不拔,源自洞悉人間溫情與冷漠後的恬淡自適。

那些真正強大的人,早已將生活的喧囂調至最低,涵養出一顆堅不可摧的心靈,於無聲處聽驚雷,於寧靜中見波瀾。

並非所有情感,皆宜向外釋放

人生無常,每個人的旅程中,總免不了遭遇灰暗與無助的時期。

有的人傾向情感外露,向外界尋求慰藉,對命運的不公發出嘆息;而有的人則選擇內化所有,獨自舔舐傷口,逐漸在生活的磨礪中變得堅韌不拔。

正如魯迅所言:「人間的喜怒哀樂並不相通,我只覺察到他們的喧囂。」

僅僅向外界索求同情,猶如以海水解渴,飲得再多,只會愈發焦渴。

短篇小說【苦惱】的主角是一位馬車夫,日復一日,驅車載客為生。

遺憾的是,命運多舛,他的伴侶已先行離去,就連唯一的兒子也新近離世,留下他在這塵世間踽踽獨行,倍感淒涼。

生活雖苦,仍需前行,他依舊操持舊業,心間卻難掩哀傷。

某日,搭載一位軍官出行時,他終是按捺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喪子之痛。

軍官聽罷,僅是淡淡回應:「怎麽,得的什麽病?」

未待姚納細述,軍官便急催他加速行駛,勿使延誤。

夜深分時,三位青年登上他的車,談笑風生,熱鬧非凡。姚納試圖在他們的話語間隙插入自己的悲傷:

「我的兒子,剛在這個星期走了……」

「死亡,人之常情,你專心趕路吧!」一青年如此打斷。

姚納不屈不撓,繼而向清掃街道的工人傾訴,未料言未盡意便被草率打發;轉而向同室的車夫敞開心扉,正當情感湧動之際,卻發現對方已沈沈睡去。

圍繞他的,唯有冷淡與忽視,世人對他心中的苦楚,似乎毫無興趣。

稻盛和夫有言:勿使自身活成一副落魄模樣,急於向世界展露你的困境與哀傷。

須知,個人的磨難,外人無法代勞;內心的感受,他人更難全然體會。

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自我修行之旅,在苦澀的海洋中,我們各自奮力遊弋,最終能夠救贖自己的,終究只是自己。

一旦洞察生活的本質,理解喧鬧的徒勞無益,自然會摒棄浮誇,選擇內斂。

遭遇不公與痛楚,切莫開口抱怨,更勿四處傾訴。

暗自積累力量,將所有歷練轉化為獨屬於你的堅韌盔甲——這份力量,無人能夠剝奪。

越成熟,人越趨向於沈默

楊絳,不僅是一位傑出的作家,更是轉譯界的翹楚。

1957年,她肩負起【堂吉訶德】轉譯的重任,為此特地自學西班牙語,展現了非凡的毅力與決心。

其轉譯的【堂吉訶德】版本,被廣泛認為是轉譯界的巔峰之作,甚至榮登國禮之列,贈予西班牙國王,榮譽非凡。

然而,2005年,譯者董燕生公開向楊絳提出挑戰,指責她的譯作存在詞句偏差,篇幅縮減達11萬字,質疑其「最佳譯本」的稱號。

此事一時之間,輿論嘩然,楊絳的友人憤慨不已,欲為她仗義執言。

楊絳卻以超然之姿,平胡勸阻友人,避免無謂爭執,展現出智者的大度與風範。

面對董燕生的公開質疑,楊絳選擇在報端優雅回應,感謝其意見的同時,未做過多辯解,態度從容自若。

逐漸地,公眾了解到,楊絳采用的「點煩」轉譯技巧,旨在精煉語言,使譯文更貼近原著精神,同時保有文筆的簡潔與力度。

真相大白後,所有非議煙消雲散,無論轉譯界內外,皆對楊絳的譯本推崇備至,她的轉譯藝術再次贏得了普遍的尊敬與信服。

靜默中,可抵禦萬毒入侵

在【莊子·達生篇】中,敘述了一位名叫孫休的人物故事。他年歲已高,卻仍覺生活毫無建樹。田間勞作時遭遇自然災害,致收成全無;心懷服務君王之誌,卻未得賞識,四面楚歌。孫休深感自己的人生陷入了絕望的泥沼,終日被不滿與憤懣所籠罩。

他求助於自己的導師扁慶子,渴望得到指引,以擺脫眼前的困境。

扁慶子傾聽完孫休的滿腹牢騷後,輕輕搖頭,語重心長地說:「你身體康健,視聽正常,四肢無恙,這本身已是莫大的幸運,又何故對上天抱有怨言呢?」孫休聽罷,雖心中五味雜陳,但也只能默默離開。

確實,人生之路,順境少而逆境多,無人能擁有完美無瑕的生活。一味地抱怨命運的不公,並不能覆寫現實;頻繁地向他人傾吐苦水,也只會逐漸消耗他人的好感與耐心。

隨著年歲的增長,人們愈發懂得,真正能夠撫慰心靈的,從不是那些無益的喧鬧與紛擾。

相反,適時的沈默,往往蘊含著一種無聲卻強大的治愈力。

範仲淹,幼年喪父,母改嫁,他的童年在寄人籬下中度過,布滿荊棘。

二十歲時,他洞悉身世秘密,決然離家踏上求學路,誓為母子倆開創全新未來。

黎明前的黑暗中,他已起身,沈浸在書卷之中,直至深夜,燈火仍伴他左右。

疲憊時,冷水洗面,清醒心智;饑餓時,一碗稀粥,便是滿足。

他舍棄安逸,擁抱簡樸,矢誌不渝,初心未改。

皇帝駕臨學府,眾人爭相瞻仰龍顏,獨範仲淹,安然於室,書聲不絕,他說:「未來相見,亦不為遲。」

那段艱苦卓絕的求學時光,他默默承受,不言苦楚;面對世界的種種誘惑,他堅定不移,心如磐石。

於是,北宋名相誕生,"先憂後樂"的範文正公,永載史冊。

【霸王別姬】一語道破:「自我成全,方為人傑。」

人生旅途中,難免遭遇風雨,生活的艱辛、工作的挑戰、情感的波折,如同無盡旋律,伴隨我們前行。

少年時,總以為援手四顧皆是,傾訴成習;歷經滄桑方知,真至困境,唯一可靠的,是自己的堅韌。

在這苦難的海洋,呼救或許只換來更多苦澀,成長意味著學會內斂,沈默中奮力向前,方能觸碰彼岸。

正如余華所言:「暗夜之時,悄悄縫補心靈的裂痕,次日醒來,心中再次充滿希望。」

林語堂的智慧在於此言:「以聲辯聲,未若以無聲顯智。以言對言,不如以無言見深意。」

沈默,並非孤芳自賞,亦非孤高自許,而是身處世事喧囂,心藏萬般情緒,仍能持一份雲水禪心,靜默中蘊育力量。

擇沈默之路,實為自我的擺渡。面對挑戰,我們堅定不移,於逆境中錘煉自我;

擇沈默之道,低調潛行,不張揚成就,不言說艱辛,獨自承擔,穩步向前。

當你的內心逐漸強大,周遭的世界也隨之溫柔相待,萬物皆展現出寬容與善意。

點「關註」,願我們都能在沈默的修行中,逐步邁向成熟,學會包容,擁抱獨立,終至成就一番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