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歌手李娜:無視親人流淚勸阻出家,26年後,她過得如何了?

2024-05-31國風

麻煩大家右上角點選一下「關註」,這樣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你們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時光飛逝,26個春秋過去了。曾經家喻戶曉的歌壇巨星李娜,如今選擇剃度出家,遠離塵世喧囂,前往五台山修行。

如今,我們再次走進五台山這個神聖的佛門聖地,眼前的是一位面色祥和,神態自若的中年僧人。沒有了往日華麗的妝容,她的面龐略顯歲月的痕跡,但睿智的眼神依然散發出內心的寧靜與從容。

她正是昔日歌壇紅人李娜。

每當清晨鐘聲敲響,李娜總是從雕梁木架下的僧房中醒來。她洗漱更衣後,總是第一個來到大雄寶殿,開始誦經念佛。

用那熟悉的嗓音吟誦梵唄,盡管已不如當年高亢嘹亮,但它仍然有讓人平靜下來的力量。

李娜偶爾也會參加佛學研討會,與同門交流佛理,更深入地領悟佛教真諦。她的談吐優雅、內容深入,博得了與會者的贊賞。

除了信仰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李娜也會抽空去幫助附近村落的貧困家庭,身體力行地展現佛門博愛的精神。

最讓人感動的是,李娜的母親選擇了留在五台山,陪伴著女兒度過晚年。起初,母親對於女兒突然出家的決定無法接受,曾淚流滿面地勸阻過。

經過多年的相處,她發現自己被女兒的宗教信仰所感染,對佛教的興趣也日益濃厚。

如今,母女二人的對話內容不再只是世俗的事情,而是更多地圍繞佛法道理展開。她們互相傾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得彼此的心靈世界更加貼近。

在這裏,李娜終於找到了她所向往的寧靜生活。

曾經,舞台的射燈將她圍繞在耀眼的光芒之中;而現在,她僅僅只是在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中,默默地為大眾吟誦佛經,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慰藉。

雖然生活方式的轉變,但是她內心深處的追求自我,卻從未改變。

要追溯李娜出家前的生活,她的藝術生涯可謂是跌宕起伏,精彩絕倫。年幼的她,飽受同齡人的欺淩和白眼。由於家境貧寒,失去了人生重要支柱的母親,只能無可奈何地勸她忍耐。

李娜自幼品學兼優,面對這樣的境遇,她感到無比失望和痛苦。於是,她決定投身於省城的戲曲學院求學,希望在那裏重新揚帆起航,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在學院裏,李娜表現出了極其勤奮好學的精神。她總是比同學們更早來到練習場,並最晚離開;當其他人休息時,她仍然堅持練習;即使別人都已經離開,她也會反復鉆研、苦心鉆研。

正是因為這份堅韌不拔和自律精神,李娜在1982年河南省戲劇比賽中一舉奪得青年演員一等獎,從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註。

隨著傳統戲曲的衰落,為了生活,李娜不得不暫時告別豫劇,轉而嘗試流行音樂。在深圳打拼了3年後,她參加了「如意杯」歌唱比賽,憑著一首真摯感人的【活著不容易】,贏得了與多位影視劇導演合作的寶貴機會。

然而,盡管李娜的作品一度受到市場的冷遇,她的獨特嗓音仍然沒有引起觀眾的註意。然而,在1994年,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偶然間聽到她那獨特的嗓音,深受感動,並為她量身打造了一首【青藏高原】。

這首歌一夜之間風靡全國。李娜因此聲名大噪,成為家喻戶曉的歌壇巨星,榮譽和粉絲接踵而至。在此期間,她創作了超過200首廣受歡迎的佳作,成就驚人。

在當時,李娜身著華服熠熠生輝,高歌一曲猶如天籟之音。粉絲們對她的狂熱崇拜簡直是如癡如狂。然而,在這份聲名鵲起的背後,她也默默承受著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壓力。

事業的操勞以及情感糾葛使李娜身心俱疲,盡管鮮花和彩蛋的掌聲環繞,她還是感到對這份曾熱衷的事業開始厭倦。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她做出了決定前往修行。

"媽媽,我突然有個想法,想出家。"

當李娜說出這句話時,她的母親淚如雨下,緊緊抓著女兒的手不願放開。作為母親,她非常不願失去這個有出息的女兒,她盡力去挽留、去勸阻,但李娜的決心無比堅定。

年輕時,李娜經歷了許多磨難和苦難。自幼失去父親,生活貧困使她在同齡人中遭受欺淩。為了追求新的生活,她投身於戲曲學院。

依靠自己的勤奮與才華,她終於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然而,歌壇的輝煌成就並未帶給李娜幸福,反而讓她陷入了情感紛擾之中。此外,事業的重壓也使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身心疲憊。

在她年過三十之後,她內心逐漸產生了出家修行的渴望。

李娜表示,她做出這個決定並非是受外界壓力的影響,而是出自她對宗教信仰的虔誠。她與佛教有著特別的緣分,並決心皈依佛門,遠離喧囂的紅塵。

這個決定無疑讓母親和親朋好友心痛不已,他們極力勸阻,然而無法改變李娜的堅定決心。

最終,當母親懷著眷戀和希望來找女兒時,眼前出現的卻是一個全新的身影:李娜,她剃去了秀發,身著僧袍,面色平靜祥和,眼神中充滿了堅定的力量。

面對母親的哀求,李娜並未動搖分毫。出家以後,她逐漸地淡出了世人的視線,與崇拜者們的聯系也變得越來越少。然而,她已經徹底解脫,找到了久違的歸屬感和內心的寧靜。

面對那些質疑和不解的聲音,李娜始終堅定地前行,以實際行動向所有人證明她的決心。她的選擇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生命姿態。

在李娜走紅之前,她的人生道路可謂崎嶇不平。在她年紀很小時,父親就失去了,在學校裏經常受到同齡人的欺淩和不公的待遇。

她們母女相依為命,母親幾乎是一個人承擔起了全家的重擔。

面對女兒所遭受的委屈,母親雖然內心十分不願,卻只能強顏歡笑,苦口婆心地勸說女兒要忍耐。李娜作為一個孩子,只能獨自默默咽下這口無奈的淒涼,將所有的痛苦轉化為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幸運的是,李娜從小就對戲曲藝術懷有濃厚的興趣。小學畢業後,她未加猶豫就投身於家鄉的戲曲學院,希望在那裏開啟全新的生活,擺脫過去的陰霾。

進入學院後,李娜展現出了非凡的學習精神。她總是第一個到場,最後一個離開,即使同學們已經離開,她也會反復琢磨,努力練習。

正是這份自律和執著,使得李娜在1982年的河南省戲劇比賽中一舉奪得青年演員一等獎,從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人生也因此翻開了新的篇章。

回想起那段充滿困頓和磨煉的歲月,李娜的眼神總會變得黯然,她時常自嘲說:「如果當初我沒有經歷過那些,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了。」

每當談及這些話,她總會流露出一種堅韌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