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莊子:煩惱的根源在於,心中有分別和執著

2024-07-30國風

【莊子.齊物論】裏,莊子引申了一個白馬的故事。

名家的代表公孫龍有一個「白馬非馬」的論斷。

公孫龍騎著一匹白馬想要出城。

當時官府有令,所有馬匹一律不許出城。

於是,公孫龍和守衛詭辯起來。

公孫龍說,

白馬代表一種顏色,

而馬代表一個物種,

顏色和物種可不能劃等號,所以白馬不是馬。

守門的官員被他繞暈了,居然真的放他出了城。

在那遙遠的春秋戰國,烽火連天中孕育著思想的璀璨。

公孫龍,名家的翹楚,以「白馬非馬」之論,震驚四座,其言猶在耳:「白馬者,馬與白之合,非馬也。」一語既出,邏輯與常識的邊界似乎被悄然重塑。

而另一邊,莊子,逍遙遊於天地之間,以「道通為一」的哲學理念,笑看世間萬物,道出:「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

這不僅是對公孫龍論斷的深刻反思,更是對宇宙萬物本質的深邃洞察。

公孫龍的白馬之辯,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哲學舞蹈,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地踏在邏輯的節拍上。

他以顏色與物種的區分為基礎,構建了一個看似無懈可擊的邏輯體系。

然而,這不僅僅是對語言遊戲的玩弄,更是對事物本質與表象、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關系的深刻探討。

白馬,作為具體存在,既承載了「馬」的共性,又賦予了「白」的個性,兩者相加,是否就能簡單否定其作為「馬」的本質?

而莊子,則以他那超越世俗的慧眼,洞察了這一切背後的虛無與統一。在他看來,世間萬物,皆由道生,歸於道滅,本無固定之相,無絕對之名。

人們賦予萬物以名字,不過是為了方便交流與認知,但這些名字與定義,往往成為束縛我們思維與心靈的枷鎖。

正如他所言:「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

路,本非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名,本無名,叫的久了,便有了名。

一切看似固定的界限與規則,實則都是人心所造,隨境而遷。

進一步地,莊子與老子的思想不謀而合,共同揭示了人類認知的主觀性與相對性。

【道德經】有雲:「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在莊子的世界裏,美與醜、善與惡,並非客觀存在,而是人心中的偏見與執著。

正如我們看待同一件事物,有人視之為珍寶,有人卻棄之如敝屣,皆因心境不同,立場各異。

因此,莊子主張「心齋坐忘」,即透過內心的修煉,超越這些人為的界限與評判,回歸自然本真,達到「萬物與我為一」的至高境界。

公孫龍的白馬之辯,看似是在區分與定義,實則是在揭示萬物之間復雜而微妙的聯系;

莊子的萬物歸一論,則是對這種區分與定義的深刻反思與超越。

他們之間的交鋒,不僅是邏輯與哲學的碰撞,更是對人性、社會乃至宇宙本質的深刻探索。

莊子所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正是對這種探索的精煉概括。

當我們試圖將世界劃分為不同的部份,給予它們固定的定義與評判時,我們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對世界的認知與理解;

然而,這種「成就」往往伴隨著偏見的形成與本質的遮蔽,即所謂的「毀」。

只有當我們超越這些人為的界限與評判,以一顆無分別心去感知世界時,才能真正實作「復通為一」,回歸萬物本源的純粹與統一。

「白馬非馬」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關於邏輯與語言的辯論,它更是一次心靈的覺醒,提醒我們不要被表面的定義和標簽所迷惑,要敢於質疑,勇於探索事物的本質。

莊子的「道通為一」,則是我們心靈的歸宿,告訴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保持一顆平胡、包容、無分別的心,方能洞察萬物,領悟生命的真諦。

當我們再次審視自己,是否也曾因為一些外在的標簽和評判,而忽略了內心的聲音?

是否也曾因為對某件事物的執著,而失去了對其他可能性的探索?

莊子的智慧,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自己的不足,也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

讓我們學會放下,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執著與偏見,讓自己的心靈像天空一樣廣闊無垠,像大海一樣深邃包容。

當我們真正做到「心無掛礙」時,就會發現,原來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那麽美好,那麽值得珍惜。

在結束這篇文章之前,用莊子的一句話作為結語:「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在這個充滿未知與可能的世界裏,讓我們保持一顆好奇與探索的心,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願我們都能成為那個超越世俗、洞察本質、活出真我的人,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