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如人品亦同,整齊對稱且均衡。右伸左縮風神美,外放中收趣味濃。點畫呼應情切切,穿插避就暖融融。下松上緊黃金律,心正書精一脈承。字法之理可從一個字的上與下、左與右、內與外、筆畫與筆畫之間、整個形體五個方面來探討。
01 /
上緊下松,建築透視之理
體現了一種崇高之美。上緊下松,這是一個結字原則,諸如「高」、「 青」、「集」等,都要上部寫得緊,下部寫得松,再如「三」 字,三橫的長短不一,上短下長,疏密不一,要上密下疏。
王羲之【黃庭經】
顏真卿【多寶塔】
這種上緊下松的原則,是借鑒於中國古建築寶塔的一種形式美,顯示出一種重心平穩之美感;二是從透視角度上講,上緊下松顯示出一種高大雄壯之美,猶如你站在一棟十層以上的樓房之前,仰望其樓,就是上緊下松的感覺,給人一種崇高之美感。
02 /
左斂右伸,欹側之理
顯示一種動態之美。左右對稱是求得平衡最簡單的方法,但是過於對稱即會處於單調、呆板,所以,字不可寫得過於對稱。猶如人照相一樣,正面像呆板,不好看,沒什麽美感可言,故一般都喜歡照側面象。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造型要表現出運動,才有生命。」同理,寫字要寫成一種欹側式,以顯示出一種動態,才生動、有生命。
鐘繇【力命表】
歐陽詢【九成宮】
為什麽又要左斂右伸的側面呢?因為人們看東西,總有一種自左而右依次掃視的習性。字,左斂右伸,即是向左的側式,這就使得與觀賞人的視力正面相迎的局面。要知道,沒有以背面迎客的不禮之儀。諸如「來」、「 求」、 「表」 等,寫得左斂右伸欹側式,顯示一種動態之美。
03 /
內聚外展,平衡對稱之理
顯示出一種放射之美。古人雲:「中宮收斂,外畫伸展」、「 八面拱心」。當今許多人練字就采用了「米字格」、「 九宮格」、「 回宮格」, 也說明字的中心和外圍點畫分布是不等的,這種「中聚外展」 是漢字結構的一種傾向。這種傾向顯示出一種平衡對稱之理,一種放射之美。
王羲之【樂毅論】
鐘繇【薦季直表】
對稱、平衡是人們視覺對美的一種追求。視覺研究表明:人的大腦視皮層區,相當於一個物理力場,其中所包含的力的分布,總是趨向一種最規則、最對稱、最簡化的結構,由此達到視覺平衡。漢字這種內聚外展的結構,正符合人的視覺平衡要求,且又有一種放射性之美。諸如「米」、「 大」、「 江」 等,有的筆畫由字心向外發射,有的筆畫又由外向字心聚合,這種雙向運動,顯示出一種放射性之美,猶如人的眼睛一樣,炯炯有神,光華四射。
04 /
點畫呼應,筆順之理
表現出一種情感之美。先寫哪一筆,後寫哪一畫,則為「筆順」。筆順是人們根據生理條件,根據字的筆畫、字的結構等,透過長時期實踐而總結出來的一種程式,這種程式是約定俗成的,也可說是隨寫的時序而產生的。如果你要問個究竟,那你就從下往上、從右到左去寫字,看是否順手。寫字,只能是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外後內。筆順筆順,以「順」 為要訣。寫起來順手、順暢,看起來順眼、順心。
趙孟頫【秋興賦】
歐陽詢【千字文】
為什麽看起來「順眼」?因為「筆順」就造成了一種「筆勢」, 如寫「美」、「 人」、「 心」 等,從第一筆到第二筆,從第二筆到第三筆,一筆接一筆,其中就有一種「筆勢」, 這種「筆勢」 就有一種「你呼我應」 的情感。如你叫我不應,要麽就是耳聾,要麽就是無情。所以說,點畫呼應,有一種情感之美。
05 /
方塊字形,黃金分割之理
顯示出一種形體之美。中國漢字是方塊字,然正方形是被稱作「最客觀的基礎平面」。如果漢字都寫成真正的正方形,就會顯得呆板,無美感可言。在漢字當中,真正的正方形是很少很少的。
【毛公鼎】局部
據統計,如「口」、「回」、「 田」這樣的正方形字只有四十來個。絕大多數的字,即70%以上的字形為長方形。而黃金分割比例的長方形是最美的形狀,即寬: 長=0.618。有人作過統計,【毛公鼎】大篆,75%為黃金形。【泰山刻石】小篆,67%為黃金形。【蘭亭序】有73%的字為黃金形。【乙英碑】這種隸書都有60%的黃金分割形。
為何黃金分割形最美呢?究其原因:
a、是人的審美經驗所啟示。 0.618是個奇妙的數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稱為美的比例。人們研究證明,宇宙萬物,凡是符合黃金分割律的總是最美的。所以,生活中的許多日用品,總是把它設計為黃金形,如紙張、書本、鈔票、電腦螢幕、電視螢幕、手機、許多家器具等等。
b、是人的性靈所致。 人體本身許多地方的比例就是這種黃金分割比例,人的喉頭、肚臍、膝蓋、肘關節就是黃金律四個分割點。人體,凡是符合這種比例的是最美的體形。因此,我們寫字不論是歐、顏、柳、趙楷書,還是行、草、篆等都將其寫成黃金比的長方形,是最美的。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