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遇,在秋天的中國
月落烏啼,寒霜凝空。江畔的楓樹仿佛被漁火點燃,夜泊的舟子承載著幾多愁眠。
穿越楓橋的古老,步入留園的幽深,一盞香茶,一柱檀香,人便立於這深院小庭之中。
是誰在吟唱?良辰美景,卻奈何天。又是誰在留戀?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天地無言,唯有紅楓一葉,輕輕飄落心間,訴說著秋的故事。
姑蘇的煙雨,向來不為一人而灑,它的秋雨,亦不為一世而生。
春情如綿,夏雨輕狂,冬雪凜冽,而唯有秋色,向晚而濃,如同風神灑落在這古老的中國。
姑蘇城西的天平山,是楓的王國。
每當鐘聲敲響,漫山的古楓便如同被點燃,萬葉露鮮,宛如珊瑚灼海,諾爾映天。
江南的秋,便在這橘綠、明黃、霜紅、絳紫間,悄然綻放。
天平山,自古便是吳中名勝。此地丹楓,生於明朝萬歷年間,傳為範仲淹後人所植。
每年十月至十二月,楓樹層林盡染,與亭台樓榭相映成趣,燦若煙霞,美如蘇繡。
漫步過十景塘,登上望楓台,只見白雲悠悠,泉水潺潺,紅楓如火。
耳邊仿佛響起範仲淹那「 先天下之憂而憂 」的豪情壯誌,殘陽如血,蒼涼而激越,讓人不禁感嘆:莫道姑蘇晚,秋色正當時。
姑蘇的秋,不僅在楓林之間,更在昆曲婉轉之中。熏香裊裊,花饌青燈,聽不清唱詞中的悲歡離合,卻能感受到那份深沈的情感。
愛,便是一念緣起,一念緣滅。在這秋天的姑蘇,我仿佛置身於時光之外,感受著歲月的流轉與永恒。
長堤如痕,湖心亭靜立,孤舟飄蕩。
不曾記得那些短暫繁華的朝代,卻深深印刻著某年某月某日的桂子飄香。那是秋的記憶,是歲月的饋贈。
杭城的秋,亦有別樣的韻味。西溪的蘆花如雪,靈峰的梅花香溢,而滿覺隴的桂花更是金雪般灑落。
【鹹淳臨安誌】記載:「 桂,滿覺隴獨盛。 」七千余株桂樹,四時香馥,花團錦簇,仿佛將整個山谷都染上了金雪的色彩。
西湖以南的滿覺院更是賞桂的絕佳去處。秋時入山看花,若逢風清露重,便見珠英瓊樹密如雨落。
人行其中沐桂披香,仿佛進入了靈鷲金粟的世界,感受到了那份來自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暮秋的山色微涼而深遠,遠處的古燈隱隱閃爍,滿覺滿覺,圓滿覺悟。
在這蒼茫的禪音中,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起落與輪回,如夢幻泡影般轉瞬即逝,卻又在這剎那間留下了永恒的銘印。
從九溪煙樹出發至楊梅嶺,一路遠山如黛,秋樹如煙。
煙靄霧嵐中朱英丹華如雲似錦般絢爛多姿,讓人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筆下的江南記憶:「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錢塘自古繁華而歲暮的中國在這溫婉的桂香中更顯厚重與深沈。
「 濃香滿衣袂不覺桂花開 」,杭州的真情便如這寂寞的茶、遲開的桂花般低調而深沈,卻又在不經意間觸動了人的心弦,讓人感受到了那份淡淡的歡喜與寧靜。
碧雲天黃葉地間武英殿外長恨空隨一飆風,君王曾言紫禁城的風水養人而定不讓妾玉減香消,然而故宮的晚秋卻讓人感受到了歲月的無情與歷史的厚重。
樹影紅墻間風住塵香,多少紅顏飄零落盡而唯君不知,夢中的草長鶯飛仍記得遍地花泥的來與去,仿佛訴說著那些被遺忘的往事與情懷。
如今萬物雕零,禦花園裏的池榭在晚風中更顯寂靜,太和殿在夕陽下重門深掩,這樣的風景只多看一眼便讓人心沈如水,感受到了那份來自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很多人得見故宮的春朝秋暮、夏花冬雪,卻只在秋天才真正觸到了故宮那一個驚心的「故」字,那是歲月的痕跡,是歷史的見證。
在搖搖晃晃的視角裏,是昏黃的雨,是木槳拂碧波的船,是忽明忽現的遠山,是疏疏落盡的銀杏雨,是緩緩開合的門。闔上深宮佳人蹙起的眉彎,仿佛看到了那些被時光遺忘的往事與佳人。
慈寧宮花園兩株銀杏紅黃錯落間見宿鳥歸去,宮燈在秋夜廷廊下掩映生輝。君輕踏滿地黃葉而杏樹無香只有薄脆的葉片沙沙作響,仿佛訴說著六百年的滄桑與變遷。
「故」是靜靜觀照默默想念,「故」是無人接近請遠離,那份來自歷史的厚重與深沈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古都的秋,帶著歷史的厚重與詩意,將千年的故事鋪就成詩。
試想在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與心愛之人坐於古觀音禪寺,滿目滿懷都是銀杏的開落,二人共聞禪寺經聲,寫四行詩,溫兩盞茶,那畫面,想想便讓人心生向往。
相傳,禪寺中的銀杏為唐太宗親手所植,歷經千年的風霜雨雪,它們依舊無悲無喜地佇立在秋色裏,遺世獨立,仿佛訴說著那些被時光遺忘的往事與禪意。
今夜的長安月,溫柔不熱,照見著千年的歷史與滄桑。
無人走過的漢陽陵,在夜盡之前,仿佛有絲竹清歌、低眉淺笑在耳邊縈繞,那是對逝去時光的思念與追憶,也是對永恒靈魂的探尋與感悟。
在這秋天的中國,與山水的一場相遇,便是與內心靈魂的一次相逢。
無論是姑蘇的楓、杭城的桂、故宮的銀杏還是禾木的胡楊,它們都以最美的姿態迎接著每一個尋秋的人。
低眉擡眼間,乍見歡喜,那是對秋天最深的情感,也是對生命最真摯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