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走進甘博,看「西北第一龍」

2024-02-05國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不僅被崇奉為能騰雲翻海、呼風喚雨、變化莫測的神物,而且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乃至血緣體系的象征。

聞一多先生曾指出,龍文化「做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核心」。

農歷甲辰龍年來臨之際,奔流新聞帶您走進甘肅省博物館,看這些風格迥異的龍文物,了解龍文化歷史傳承。您也可以在甲辰龍年春節,親臨甘博,來一場「尋龍跡」。

(一)

龍之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尊貴的地位和威望,主要是因為它是神州大地文明社會始興期發展形成的一種涵蓋面最廣、影響最大的復合圖騰。從黃帝時代到夏王朝建立這段時間,中國中原地區經歷著各主要部族大融合的過程,而龍就是那個時代形成的為各主要部族共同崇奉的復合圖騰。它擁有蛇身、牛頭、鹿角、馬首、虎足、鷹爪、鱷脊、魚鱗等多種動物的特征,龍的形象濃縮了中國文明社會形成期的圖騰演變軌跡,綜合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情感和俗相,是中華部族文化匯融的結晶。因此,它理所當然地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凸堆龍紋紅陶罐

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它出土於廣河縣齊家坪遺址,是一件無耳、束頸紅陶罐。高15.7厘米,腹徑17.2厘米,時代距今約4000年。

甘肅省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粗看此罐似無特別之處,但它卻多次走出國門,赴國外參加文物展,原因就是罐上飾有一條龍紋。此龍系采用凸堆手法雕塑而成。龍的形象蜿蜒起伏,橫陳於陶罐腹部。龍身刻有鮮明的箭矢狀鱗紋,一足而三爪趾,頭部如蛇。這是一種較為原始的龍的造型,其體態特征尚可看出由蛇形演化而出的蹤跡,有學者稱之為‘蛇龍變化’,也有人認為此乃以後商、周青銅紋飾中常見的夔龍前身,傳說‘夔一足’,正與此龍形象暗合。」

「龍的形象起源於何種動物,歷來眾說紛紜。龍,作為一種復合圖騰物,其構成因素是多元的,而且有一個由簡到繁的漸變過程。就西北地方而言,這條紅陶罐上的蛇首一足龍可以稱之為資格最老,大家譽之為‘西北第一龍’。」省博工作人員介紹。

(二)

龍圖騰最初的樣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一系列的自然選擇和社會文化的變遷,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龍形象。

對比國內目前已出土的早期「龍」文物,不難發現,龍圖騰的演化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歷程,它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也承載了豐富的歷史資訊,龍圖騰的演化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文化和信仰中。龍的形象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但無論如何變遷,我們都不難發現龍形象的再生力有多麽強。

「在龍形象不斷演變的漫長歷程中,明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我們現今所熟悉的龍形象,基本上是在明代定型的。」省博工作人員說,明代被認為是中國龍藝術的成熟期,現存的許多龍藝術造型的卓越之作,即產生於明代。明代龍體長而多姿,極講求形態的變化,極重視對龍首的刻繪,其品字雲紋尾及葉狀多叉尾,其風車形展開的四爪或五爪尤具特色。

明代累絲金龍

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國家一級文物中,就有一對明代累絲金龍。這對金龍造型對稱,大小相同,高4厘米,寬2.5厘米,各重約110克。系用細金線以掐絲、累絲等技法編結而成。

「這對金龍,無論怎麽擺放,從哪個角度欣賞,都顯現出一種矯健飛動之美。龍首聳額巨目,鬣發飛揚,神情兇猛;龍足屈伸相應,利爪如鉤,充滿力度;龍身似盤似舒,蜿蜒多型;龍尾分叉,形狀若葉,輕輕擺動,再配以搖曳的飄帶般長須,刻畫出飛龍的動勢。明代工藝總的風格是精致、靈動、細膩,這對金龍的造型與技法,便是有力證明。龍身配有插簽,應為他物附飾,推測可能是冠飾。這種附飾金龍之冠,絕非一般官員士紳所擁有,其原主當為王侯公卿。」工作人員介紹。

(三)

除了以上「兩條龍」,在甘肅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還有很多與「龍」相關的文物。

盤龍紋金飾片

戰國時期的盤龍紋金飾片。薄金片長方形亞腰,四角有釘孔,正面紋飾隆起,背面內凹長4.6-4.7厘米、寬5.5-5.7厘米。紋飾由周邊的四只龍和數條小龍頭尾相銜、交錯盤曲組成,龍身飾聯珠紋。

鏤雕龍紋璧

漢代鏤雕龍紋璧,龍首與龍尾出於璧廓之外,腹部鏤雕在璧孔之上的內部,有三個一端彎鉤的三角狀鏤孔,其中下部兩個鏤孔左右對稱。龍昂首,軀體屈曲,尾部卷而上貼首後,有騰空而起之勢。龍首尾之間有一個不規則的大鏤孔,龍嘴上有一圓形小系孔。

龍首玉帶鉤

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出土的東漢龍首玉帶鉤。鉤首為龍頭形,高而窄,鉤肚圓鼓,背有一圓鈕。

龍紋金指甲套

蘭州市上西園彭澤墓出土的明代龍紋金指甲套,為金片卷成圓錐形,口部做成如意雲形,邊緣雙鉤,內飾花朵紋。套身飾五爪龍紋,鱗片刻畫細致。

銅蟠首

還有甘肅省張家川縣王真保墓出土的北魏時期的銅蟠首。上古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一種沒有角的龍。上部彎曲,成龍頭形,舌部前端有小孔,可懸掛垂物。下部有銎,銎邊穿相對二小孔,孔內有殘留的銹鐵釘,作裝柄用。龍首鏤雕耳、目、鼻、舌,造型別致。

來源丨奔流新聞(文/荊雯)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