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用一詩寫一生:王勃生命最後的絕唱,讀後受益終生

2024-06-06國風

唐代詩壇上曾湧現過諸多瑰寶,王勃無疑是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他的文章傳世,被後人視為經典。

但細細玩味其中,不難發現他的詩作更多地是生命的註腳,飽含著對命運無常的感悟和人生遭際的感慨。

讀王勃的詩,就如同走進一塊塊拼湊而成的畫卷,每一個篇章都栩栩如生地描繪著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詩中或明或暗,或抑揚頓挫,或柔情萬種,卻終是呈現出一個飽經滄桑卻從不放棄執著的靈魂。

滕王閣序那豪邁遒勁的筆鋒,大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氣度,這是王勃少年時的模樣。

他天資過人,氣宇軒昂,對人生充滿無限憧憬和理想。可命運啊,往往就是這般無情捉弄。

二十四歲那年,王勃因一時沖動"擅殺官奴",被逮捕嚴刑拷問,最終被判了死罪。這無疑是他人生的一記重創。

更令他痛苦萬分的是,連累父親亦被流放到了遙遠的交趾(今越南)。於是這個本應人生正當年的青年才俊,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前程盡毀,親人也遭殃及。

令人慶幸的是,王勃在大赦中獲釋了性命。然而,生死一劫過後,他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才俊。

他的心中充斥著愁雲慘霧,對人生命運的戲劇性體悟更加深刻。

於是,我們看到了他筆下那首感天動地的名篇【落花落】:

【落花落】 [唐] 王 勃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

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

落花飛,燎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閣青台靜且閑,羅袂紅巾復往還。

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旦遊落花裏,暮宿落花間。

與君落花院,台上起雙鬟。

一股淒婉悲涼的意境油然而生。詩人將花兒的生命轉瞬即逝比作人生的無常渺小,用溫婉綿密的筆觸娓娓道來。

黃金時代的盛年如朵盛開的鮮花,轉瞬即逝;人生巔峰的璀璨如百花齊放的春日,註定也將就此雕零。

後來,王勃曾遠赴交趾,只為能夠一睹被流放在那裏的父親的薌薌。傳說這首【落花落】正是王勃在返程的舟中所作。

想象一下,只身一人乘船離開故土,目送家國漸行漸遠,前路又將往何處去?眼前景色是如何讓他感觸萬千,流下辛酸淚水?

每個字每個句,都仿佛在傾訴著王勃那顆早已承載太多憂傷的心靈。世人讀來,無不為之動容。

直至最後王勃一生的那聲絕唱:" 試復旦遊落花裏,暮宿落花間。與君落花院,台上起雙鬟 。"詩人期盼最後能在落花的繁盛之際,盡興而歸,終老梅柳。

可命運終是太過殘酷,王勃在返程途中不幸罹難。就這樣,一個僅二十六歲的年輕生命,謝幕在那聲絕唱之後。

留下的,是那首淒美動人的【落花落】,以及無數唏噓不已的後人。

詩人王勃的一生,如探戈舞般起起伏伏,跌宕起伏。他生來才華橫溢,前程似錦,卻也兩度遭受生死劫難。父親遭貶,自己被判極刑,最後英年早逝。

然而正因如此,王勃的詩詞才如此動人心扉。他的作品飽含了太多對人生的感悟,對命運的無奈。

他用一生的滄桑編織出一曲曲絕唱,每讀一字,我們無不為之擊節嘆賞。

也正因此,王勃的詩詞被後人視為經典之作。就像唐朝著名詩人袁牙評價的那樣:"蓋有不世之作,遺佚不傳。"

王勃的詩作之所以被載入經典流芳百世,正因為它們都承載著一個靈魂的吶喊,一個大智者對人生的終極體悟。

時至今日,我們重讀王勃的詩詞,仍能從中體會到一種滄桑的意境和扣人心弦的情懷。

【落花落】猶如是王勃親自為自己寫就的生命絕唱。從意氣風發到遭受打擊,再到最終對命運的順受, 這首詩一語道破一切

人生短短數十載,如朝陽一去不復返。詩人唯有將心中的感慨融入文字,才得以長留存世。

【落花落】之所以被譽為經典絕唱,不正是因為它道盡了生命的無常,詩人的感慨萬千,讀來讓人唏噓不已,由衷地被它的高度觸動了心扉?

每每讀到最後那幾句" 試復旦遊落花裏,暮宿落花間。與君落花院,台上起雙鬟 ",我總能感受到王勃對生命的摯愛和不舍。

即便飽經滄桑,即便深知生命的短暫無常,詩人依然希望能在那短暫而美好的時光裏,盡興而歸,與親朋好友嬉戲玩樂,不負這一生。

可命運終是太過無情。當王勃寫下這首詩時,生命的余燼已經在燃燒,所剩無幾。他用盡自己最後的心血,將對生命的一切感悟都融入其中,再用最美的語言娓娓訴說。

他的一生在這首詩裏得到了最好的回答和註釋,形成了經久不衰的絕唱。

從這首詩裏,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本該燦爛人生的曲折與遺珠。如果不是遭受了那樣的打擊和創傷,王勃是否還會有這樣的領悟?

還會寫出如此觸動人心的千古絕唱?我們永遠無從得知。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際遇,王勃才得以將人生的眾多哲理融入文字,締造出不朽的經典。

每一位偉大的文化巨人,多少都曾經歷過重重磨難。恰恰是命運的捉弄,將他們推上了智慧的巔峰。

王勃正是如此,他的一生如此坎坷曲折,卻也讓他有了別人難以企及的人生體悟。

從破曉般的少年氣盛,到生死一劫後的仿徨;從摯愛親朋好友,到不得不遠別故鄉探望流放的父親。

王勃的人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在這過程中,他的心靈也漸趨成熟,對生命的遭際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正如他在【落花落】中所寫"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此語讀來讓人感同身受,仿佛在昭示著王勃早已看清了紅塵的無常,人生的無奈。

他知道自己再難重拾當年的意氣風發,難以重登巔峰。於是,他將這份懊惱和無可奈何融入詩作,傾訴出一顆蒼涼大智的靈魂。

同時,詩中也不乏溫婉細膩之筆,如"與君裴回上金閣"、"影拂妝階玳瑁筵"等,將閱盡人世滄桑後的淡然從容入微表露無遺。

詩人雖然早已看透紅塵,但他並未因此而喪失對世間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台上起雙鬟"一語,更是寫盡了王勃最後的期盼。

他希望即便是在短暫的生命裏,也能與摯友嬉遊於落花繁盛之際,在燦爛如錦的光景裏盡興而歸,追求那最後一縷屬於青春的歡愉時光。

然而,王勃註定無緣得償所願。傳說在遊子歸鄉的途中,一場意外奪去了王勃的生命。

這位年僅26歲的青年詩人,就這樣隕落在了歸途之上,連最後的一個憧憬也未能實作。

可即便王勃的一生戛然而止,他依然用這首絕唱將生命的眾多哲理全數娓娓道來。當我們放下那首詩,內心總會泛起陣陣感慨和唏噓。

正所謂"人生若只如初見",王勃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將這句諄諄教誨演繹得惟妙惟肖。

從意氣風發到遭受重創,再到由衷體味人生無常,王勃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這一切。

而他更是以極致的智慧和才華,將這些領悟融入到了文字之中,成就了永垂不朽的經典。

讀著讀著,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個生命展廳,看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歷歷在目。

沒有人比王勃更能體會那種心境了。當我們回顧他的生平時,不禁要為他的坎坷命運扼腕嘆息。

但更多的,我們應當為他留下的詩作而感謝和敬佩。正因有了這樣的際遇,王勃才能以如此直白樸實、生動入微的筆調,將對生命的種種體悟娓娓道來。

時至今日,我們一邊惋惜王勃英年太早隕落,一邊也由衷感激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落花落】這樣的絕唱為自己留下了千古傳誦的作品。

這首詩就如同一面鏡子,照射出了生命的本質和真諦。它時時在昭示著我們,應當在短暫的生命裏追求自我,追求美好,追求至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