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知青往事 | 禦寒奇招

2023-12-11文化

作者:陳翔琪

一場鵝毛大雪,將原野村舍銀裝素裹,集體戶柴燒盡,火炕塌,室溫驟降,墻上冰霜一指後,寒氣襲人。有人用一塊破鍋茶堵住塌了劈的火炕洞。有人從公社廣播站討來點兒廢機油,總算將雪裏扒出的濕漉漉的苞米稭點燃了,大家好歹糊弄口碗飯吃,都早早上炕就寢。

為了禦寒,人人翻箱倒櫃,把所有能上身的衣服都穿在了身上,把所有能蓋的被褥,棉毯都壓在了身上,仍冷的無法合眼。知青小溫靈機一動,把衣領殘損的炕席卷成桶,先進腳後縮身,人倒是鉆進了席筒,裏頭還露在席筒外。接著又把狗皮帽子抹下,兩耳倒戴在額頭上。如此全副武裝,蠶蛹越冬般的禦寒怪象,恐怕是無人想象得出。

熬過這一夜,天放晴,寒未退。俗話說,化雪倒比下雪冷,硬動楞挺不是法。大家開動腦筋,想應急的高招。有人提出,屋裏冷的根源在於南知青宿舍與糧食倉庫相通,四面撒氣漏風,炕燒的再熱,架不住熱量散失太大。根本之策是加尖壁子及打隔斷墻。

大家覺得此話有理,但冰天雪地哪兒找建材呢?人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意多。這個說預備加苞米簍子的葵花桿,就是加尖篦子現成的料。那個說,隊裏分咱爸的麻皮搓成麻繩,正好用來紮葵花桿。

說幹就幹,眾人齊動手,從早忙到黑,一到尖,壁子夾成了,但條條縫隙仍然處處透風,需要抹稀泥掛裏子。天寒地凍,上哪兒取土和泥又成了難題。急中生智,有人建議在屋裏就地挖坑活泥,年輕人敢想敢幹,點上大竈燒鍋,開水往地下潑,燙開凍土活成泥,一層層稀泥抹上墻,直幹到掌燈入夜,工程告捷,尖壁子漸成,穿唐風止步,寒氣是進不來了,可潮氣也散發不出去,被褥,衣服幾天都是潮乎乎的,身子挨上去極不舒服。

還有個大問題,就是屋裏平地挖出個大坑,沒有回填土,半夜下地解手,忘了這碼子事就會崴小,只好每天把竈糖灰和生活垃圾往坑裏填。

這項禦寒應急工程的後遺癥直到開春都沒能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