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1924年:長江流域的戲(漢口戲碼頭貨真價實,安慶偽造戲曲之鄉)

2024-09-30文化

湖北武漢是西皮調(又稱二黃腔、黃腔、黃陂調)誕生地(京劇形成的重要組成部份)、漢調藝人北上京師集散發出地(漢調藝人「漢調北上、徽班漢調、徽漢合流」促進孕育京劇形成)、湖廣音主要核心發源地(京劇形成的重要組成部份)、漢劇(漢調,京劇形成的重要組成部份)發源地、楚劇(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誕生地、「伶界大王」武昌(江夏)譚鑫培及其梨園世家譚門七代的故鄉,武漢「戲曲大碼頭」歷史悠久、名不虛傳、貨真價實;

安慶在民國以前,無一家戲園(1924年【民國日報】),今人安慶(石牌)偽造打造是「戲碼頭」、「戲曲之鄉」、「京(京劇)黃(黃梅戲)故裏」並歷史虛無主義的篡改徽州調(徽調)、黃梅調(戲)溯源歷史事實,徽調(徽劇)發源地是安徽徽州(今黃山市)的徽州腔、黃梅調(戲)前身和發源地是湖北省黃梅縣黃梅采茶調,安慶文化大量偽造杜撰「徽漢進京」出發地(實際上由江蘇揚州進京)、偽造篡改高朗亭籍貫(安徽人,本籍江蘇寶應,被篡改成安慶人)、偽造篡改漢調大師湖北崇陽縣米應先籍貫(被安慶人篡改成安慶太湖縣人)、偽造篡改京劇鼻祖「老生三傑」湖北羅田縣余三勝和余派創始人余叔巖家族籍貫(被安慶人篡改成安慶潛山縣人)、偽造篡改京「老生後三傑」湖北漢川市汪桂芬籍貫(被安慶人篡改成安慶潛山縣人)、偽造造假杜撰嶽西高腔是中國青陽腔(中國非遺保護計畫只認可安徽青陽縣和江西九江市為青陽腔)。

民國十三(1924年)年七月二十日【民國日報】

蕪湖上遊之大通,亦有舊戲,聞頗能維持,不致時輟時演。惟戲院之構造及布置之惡劣,恐為長江各地之冠。

安慶在民國以前,無一家戲園,元二年間(1913年),連開三四家,以偌大城中,肴此現象,可謂盛極一時,但畢竟不能長久維持,至今僅存北門新舞一家矣。

九江之戲,與蕪湖鎖江相等,無可看戲。

漢口戲劇之勢力,與滬相埒。該地本為戲劇出產地,似應較他地為優。但自滬地【貍貓換太子】一類戲叫座後,漢地各舞台亦紛紛效尤。面伶人染海派習氣者亦頗多。該地嗜舊劇者甚多,故舊劇之勢力仍不致磨滅。由漢溯江,面上戲之變化甚多,但頗少獨立之戲館,如川中有所謂高腔者,川人自以為佳,門外漢聽之,不知其好在何處也。滬上大世界,專搜羅外省戲,將來高腔,或者亦有婉轉該遊戲場之一日也。

余以上所言,大概都偏於舊劇一方面。至於新劇,非余不願池,實因其勢力薄弱,內地能以此營業者甚少,偶一為之,則多半為臨時的。其演員多系學生或有職業之青年,彼等視演新劇為易事,故終演不好。但比較的尚以漢口為佳。

參考譯文:

在大通,蕪湖的上遊地區,也有傳統的戲劇表演,聽說它們能夠持續維持,不至於時演時輟。只是戲院的建築和布置極為糟糕,恐怕在長江各地中算是首屈一指。

在民國以前,安慶沒有一家戲園。1912年左右,一連開設了三四家,對於這麽大的城市來說,這種現象可以說是極盛一時。但最終這些戲園無法長期維持,至今只剩下北門新舞一家了。

九江的戲劇水平與蕪湖的鎖江相當,沒有什麽值得一看的戲。

漢口的戲劇勢力與上海相仿。漢口本就是戲劇的發源地,似乎應該比其他地方更為優秀。但是自從上海【貍貓換太子】這類戲劇叫座後,漢口的各個舞台也紛紛效仿。而且很多演員沾染了海派的習氣。盡管如此,漢口有許多喜愛傳統戲劇的人,所以傳統戲劇的影響力並未消失。沿江而上,戲劇的變化很多,但獨立的戲館很少。比如四川有所謂的高腔,四川人自認為很好,但外地人聽起來,並不知道好在哪裏。上海的大世界專門收集各省的戲劇,或許有一天,高腔也會在那裏上演。

我以上所說的,大多偏向於傳統戲劇。至於新劇,並非我不想談論,實在是新劇的影響力薄弱,內地能以此營生的很少,偶爾上演,也多半是臨時的。新劇的演員大多是學生或有職業的青年,他們把演新劇看得太簡單,所以最終演得並不好。但相對來說,漢口的新劇還算不錯。

上海【民國日報】是1916年1月為反對袁世凱而創辦的,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成為中國國民黨的機關報。

1928年【世界日報】刊登祖籍安徽潛山縣著名作家張恨水二弟張嘯空撰文【大老板(程長庚)】:安徽程長庚早年是先學黃梅調後學徽州調和京調。

1928年【世界日報】嘯空【大老板(程長庚)】一文中「僅僅祗(只)知道湖北的黃梅調小戲。」證實光緒五年1879年8月16日【申報】刊載【黃梅淫戲】「皖省北關外,每年有演唱黃梅調小戲者,一班有二十余人」中「黃梅調小戲者」是湖北省的戲班。

另有①光緒十一年乙酉二月初五(1885年3月21日)【申報】第4284號第10頁【淫戲宜禁】:「 近來蕪湖到有湖北戲班專唱黃梅調淫劇 」。②清光緒十八年【申報】(1892年5月24日)第6855號第2 頁 【皖公山色】:「……有一種小戲名曰黃梅調,裝點雲情雨意,妖冶之狀,淫糜之音, 最足壞人心術。」③民國二年【申報】(1913年7月17日)第14527號第6頁:【安徽 皖城一場小驚恐】:「皖城一場小驚恐 昨晚七句鐘時,皖城東門內,有某兵士之婦,略具姿首,因愛聽黃梅調,以故冶遊子弟多疑其為倚門賣笑者。」④民國二十三年【申報】(1934年11月18日)22121號第18頁:【黃梅調】 (「業余娛樂」欄目,作者姓名標示「紹康」):「黃梅是鄂東與皖西接壤的一個大縣,「 黃梅調 」就是在這個縣裏發源的。通常都把這種戲視為一種「小戲」,以別於另一種流行於鄉鎮間的「大戲」——京劇。顧名思義,「黃梅調」既是被視為一種「小戲」,一種「調」,則其內容和演出形式上的淺顯簡陋處,我們是不難推知一二的。」

以上說明在光緒至民國年間(1875—1935)今安徽省蕪湖地區和安慶地區已經存在湖北戲班專唱表演黃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