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民間故事:男子外出經商,途經一個道觀,道姑:把桃木劍別在門上

2024-01-04文化

男子外出經商,路上救了一個小孩,並把他送到一個道觀裏。道姑送給他一把桃木劍,要他睡覺時把桃木劍別在門閂上。後來,他果然遇到了一些離奇的事情。這是怎麽回事呢?

明朝嘉靖年間,在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季,楊阿生揣著幾十兩銀子,踏上了長途跋涉的路。

楊阿生本是一個行腳商人,居無定所,四海為家,這次外出是為了取購一批價格實惠又物美的布匹,趕在過年前賣個好價錢。

經商多年,積攢下一些銀兩後,楊阿生買了間寬敞的房子,娶了本地女子邱氏為妻,生了個胖乎乎的兒子,生活可算是漸漸有了起色。

邱氏雖出身不富裕,但脾性溫和,親戚朋友一大堆,毎逢過年過節總有絡繹不絕的親戚朋友來串門兒,楊阿生感覺這才像個溫暖的家。

行商累人,但楊阿生樂在其中,他總能從打交道和與人斡旋中找到快樂,也從中學會了不少人情世故。

這天,楊阿生剛踏上出門的路,天公不作美,大雪就像沒完沒了地從天上撒下來,一會工夫,大地就穿上了潔白的外衣,道路變得越發難行。

在穿過一個小鎮時,楊阿生幾乎沒了前進的勇氣,腳下的雪太深了,走一步都費勁。但是,生意人的脾氣硬著呢,饒是這樣,他還得咬牙堅持。

他想找一家客棧,先休息一晚,明天接著趕路。楊阿生在一個陰暗的胡同口停下腳步,順手輕輕抹掉額頭和胡子上的積雪。那時,他瞥見一個小身影在街角的石墻邊蹲著,不停地吹著手。

楊阿生走近了一看,是個瘦弱的小孩,年齡大約十多歲,一身破爛不堪的衣服,連一雙像樣的鞋子都沒有。

那個年月,這樣的窮困並不稀奇,但楊阿生看在眼裏,卻猶如刀割心頭。他的心變得軟綿綿的,仿佛想到了很久前自己曾一無所有的日子。

楊阿生走向前去,蹲下身,問:「小朋友,這大冷的天兒你在這兒幹啥?你的父母呢?」

小孩擡起頭,兩眼無神,顯然是被凍得不輕。朝他看了一眼,仍然是沈默不語。

楊阿生再次開口:「我是個外地人,剛好路過這裏,這就去客棧了,你跟我一塊兒去那兒暖和暖和,怎麽樣?」

小孩似乎猶豫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

楊阿生把隨身攜帶的厚布披在小孩身上,領著他去了客棧。

進了客棧,楊阿生點了兩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一邊吃著一邊問小孩情況。

「你叫什麽名字?今年多大了?」楊阿生用勺子輕輕敲了敲碗邊。

「我......我叫大壯,今年十歲了。」小孩低聲回答。

吃飽喝足,楊阿生和大壯找了一間客房坐下,大壯的話逐漸多了起來,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我爹娘都早早世去了。只有一個姑姑,可是她在青風觀出家,是個道姑,我想去找她。」大壯的聲音變得沙啞。

聽了這番話,楊阿生心裏琢磨了一番,帶大壯去青風觀正好順路。想著自己也是個有孩子的人,如果自己的崽兒落了難,也必定希望有人能拉他一把。

「好吧......我送你去你姑姑那兒,正好順路。」楊阿生拍了拍大壯的頭,「明天咱們一大早就出發。」

大壯擡起頭,眼中閃著些什麽。這是個孩子的深深謝意,無需多說,卻讓楊阿生感覺到了暖意。

第二天一早,楊阿生和大壯一同踏雪而行,直奔青風觀。

一路走了不少日子,終於來到了那個寧靜清幽的青風觀,香煙繚繞,古木參天。

找到觀主王瞇子,楊阿生將大壯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

王瞇子聽罷,他知道身為道姑的大壯姑姑一定非常掛念這個侄兒。沒多久,就叫來了大壯的姑姑,她一見大壯,眼圈一紅,連連向楊阿生道謝。

大壯姑姑見楊阿生如此善良,送給他一個香囊,一把小小的桃木劍,囑咐他在外住宿時須備小心,用桃木劍把門別好,可以避免災禍。

楊阿生謝過大壯姑姑和王瞇子觀主,跟大壯道別後,就離開了青風觀,他還要急著去外地買布匹等貨物呢!

他心裏想著家裏的邱氏和那胖乎乎的大兒子,還有那一大堆布匹生意,腳步加快了些。其實也不止是因為這個,他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心裏有點美滋滋的。

這天晚上,天色已晚,楊阿生正好走到一個人煙稀少的小村莊。天氣寒冷,加上走了一整天,他又冷又餓,需要找個地方歇下來。

這個村落很不起眼,房子稀稀拉拉的,燈光昏黃。若不是沒有其他地方住宿,楊阿生是真不想在這歇腳的。

走進村子,他看見一戶人家透著亮光,推門進去。

開門的是個中年男子,看上去面相普通,但眼角的皺紋裏似乎藏著精明。楊阿生禮貌地拱手行了個禮:「老板,在下走失了,能否在您這兒借宿一宿?」

男子嗤的笑了聲,「來的正好,本來我這兒不留客的,不過既然你遇上了,就進來吧,不過得先付銀子。」

楊阿生點了點頭,掏出幾個銅板,男子接過去,目光炯炯地盯著銀子好一會兒,然後才讓楊阿生進了屋。

屋子裏頭不大,幾間房連在一起。男子領著楊阿生過了一間堂屋,又是一道木門,門後就是安排給楊阿生的房間。

房間簡單,除了一張床和一張矮桌,墻角還有個小櫃子,裏面亂七八糟堆放著些舊衣服。

男子帶他看了看,說:「你就睡在這兒吧,外邊雪下得夠嗆,你只管歇著。」

「多謝了。」楊阿生道了謝,就一個人在房中坐下來。

關上門,楊阿生四下看了看,突然想起了青風觀道姑送他的桃木劍。他笑了笑,摸出那把桃木劍,小心地別在門閂上。心裏想著:「這桃木劍不知道靈不靈驗。」

他隨便吃了一些帶的幹糧,勞累一天,早點休息。很快,楊阿生裹上了厚厚的被子,呼呼大睡。

深夜,黑暗中一切都靜悄悄的。忽然,一點細微的聲音打破了寂靜。門輕輕晃動著,好像有什麽東西在撥動門閂,想要從外面進來。

楊阿生被驚醒了,一開始,他以為是風吹動的,可這晃動和聲音越來越明顯,顯然不是風吹動的。

這時又傳來一陣急匆匆的挑撥聲,似是鐵絲或什麽尖銳之物在和門閂接觸。

楊阿生非常緊張,但仍然躺在床上,用心聽著。

就在那鐵絲貼近門閂,碰觸到桃木劍的瞬間,那桃木劍爆發出一陣眩目的紅光。門外的動靜戛然而止。緊接著是一陣倉皇逃竄的腳步聲,漸行漸遠,直至再無聲息。

房內又恢復了平靜,但楊阿生是怎麽也睡不著了。他想起了平常旅店中傳聞的黑店、鬼店之類的故事,也不知道自己這次是不是遇上了。

終於,天亮了。楊阿生爬起來,開啟窗戶,新鮮的涼空氣一下子湧進房間,好似帶來了新的希望。

楊阿生看到門閂上有一道血紅色痕跡,心想應該是昨天夜裏留下的。他將桃木劍取下來,小心翼翼地收好。

他收拾了一番,出了房間。中年男子已經坐在外頭,滿臉疲憊之色。見到楊阿生出來,他連忙站起身來,楞楞的看著他。

楊阿生也不想在這陰沈的地方多作停留,於是,快步離開。

他走出村子,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看到路邊有個道士,只見他一身藍布道袍,腦後盤起的發髻,手持戒尺。

道士似乎在等著什麽,見到楊阿生,道士微微頷首,然後緩緩走過來。

楊阿生有些疑惑,不過還是停下腳步等著這位道士。

道士上前一步,又是頷首一禮:「賢兄昨夜可是住在那個村子?」

楊阿生點點頭,思索道士為何會問這個:「是的,不知道這位道長有何指教?」

道士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問到,「賢兄昨夜可安好?」

楊阿生楞住了,這道士怎麽知道自己的事?他告訴了道士昨夜房門外的奇異之事。

道士聽罷,點點頭:「賢兄果然有福氣,那村裏不簡單,那是狐貍精在作祟,夜裏出來吸取人的陽氣。」

楊阿生聽了這話大吃一驚,感到一陣頭皮發麻,幸好昨夜有那把桃木劍在。

兩人交談了一陣,然後各自趕路。

楊阿生看著道士遠去的背影,內心世界湧動著激流,直到道士的身影抹進遙遠的天際。

那把桃木劍,此時已不再是普通的物件,而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這一路的顛簸並沒有了始料未及的經歷,多天之後,楊阿生帶著布匹,終於看到了那熟悉的村莊和炊煙。

回到家中,邱氏和兒子早已在門邊等他,妻兒的笑臉讓他的心裏越發溫暖。他們圍坐在桌旁,吃著熱騰騰的飯菜,楊阿生心裏感慨萬分。

經過這次的遭遇,楊阿生更加珍惜眼前的日子,也更堅信每一個善良行為都值得去做。

明真評說

楊阿生那顆善良的心,不僅救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在危急時刻保護了自己。這個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麽奇妙,給予別人的善良,終究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自己身上。

那把桃木劍,不僅是一件護身符,更是一段深厚的人情。楊阿生原本只想做一件好事,卻不想換來了這等庇佑。人間自有真情在,也自有公道,不就是這麽回事嗎?所以,不論我們身在何處,都要懷揣一顆善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最後要說的是,每個人的人生裏,都要有那麽一些溫情、善意和保護自己的智慧。沒人知道明天會遇到些什麽,但我們可以在今天做好準備,用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