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曾參:父母眼裏的孝子,孔子門下的聖人,帝王之學的締造者

2024-05-08文化

古人認為,孝是諸德之本。在家是孝子,在外做官也是良臣,對上忠於國,對下安百姓。「孝道」理論的提出者,本身就是一位出名的大孝子,使學說更具有說服力,這個人就是曾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晚年招收的弟子,世稱「曾子」。父親曾皙(又稱曾點),是孔子招收的首批弟子,位列孔門「七十二賢人」,二人既是父子又是同門。

自漢代倡導「以孝治天下」以後,在漫長的歷史行程中,【孝經】始終是儒生的「必讀書目」。但【孝經】的著作權有歷史爭議,【史記】判定是曾子之作,而【漢書】認為是孔子為曾子講授孝道之作,也就是說,曾參得到了秘傳。在【孝經】中,曾參屢屢以主要傳道者身份出現。

由於孔子「述而不作」,個人著述很少。他誌在改造政局和培養教育弟子,是一位社會實踐家,晚年把時間花在整理典籍方面,根本沒有想過把自己的思想架構成體系。有一點毋庸置疑,曾參是孝文化集大成者,在他的引領下,人們對孝道的認識,從「知其然」跨越到「知其所以然」。

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他經常進山打柴。一天,家裏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這就是【二十四孝】中「嚙齒痛心」故事的由來。

曾參將孝行分為三個層次:大孝為尊親,其次為不辱,其下乃能養。曾參奉養父親,每餐一定要置辦酒肉,餐畢將要撤去杯盤時,一定要請示父親,剩下的酒肉給誰吃。父親要是問還有沒有剩余,他一定回答「有」,可見其盡孝程度極高。50歲時,曾參賢德之名遠播,晉國發出上卿之邀,齊國發出相位之請,楚國發出令尹之聘,曾參因在家孝敬父母,辭而不就。

曾參小孔子46歲,在孔門中地位原本不高,不如子路、顏回等人貼近孔子,因而名氣不大。但他勤奮好學,尊師重道,【孝經】記載了「曾子避席」故事。有一次,孔子在授課中問曾參:「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麽嗎?」曾參立刻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曾參非常懂「禮」,師生和君臣一樣,不能平起平坐,當老師要開示的時候,必須恭敬地站起來聆聽,「避席」就是表示對老師的尊重。

首席大弟子顏回病故,曾參得到了孔子真傳,躋身孔門「十哲」之一,成為孔子思想的衣缽傳人。孔子臨終托孤,將孫子孔伋(子思)交給曾參。曾參上承孔子,授業孔伋,孔伋又授業孟子,曾參以承上啟下之功,與顏回、子思、孟子並稱四大聖賢。

孔子去世以後,儒家開始分化,眾弟子紛紛離開魯國,流散各地,唯獨曾參留下來,至死未離開魯國,被視為儒家學說的嫡傳和正宗,他不僅主持編著【論語】,也是孔門個人著述最多的弟子。他提取孔子思想精髓,進行理論修正,重組為修身之學並寫出專著【大學】。千年以後,有個叫朱熹的大儒,將【大學】【中庸】從【禮記】中抽離,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大學】居首,成為歷朝歷代「官學」教科書,科舉考試指定用書,後世稱之為「帝王之學」,大放異彩,賦予這部綱領性文獻不可磨滅的價值。

孔子創立私學,教育開始接「地氣」,「仁」「孝」「禮」理論,從宮廷走向民間,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神物。在曾參的主導下,這些高大上的理論開始散發煙火氣息,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可視、可感、可觸,在推動孔子學說大眾化、普及化方面,曾參的貢獻最大。

孔子去世後,曾參的名氣開始顯揚天下。唐代以後,隨著孟子地位上升,歷代帝王給曾參的封號水漲船高,從「太子少保」開始,到明代晉升為「宗聖」,地位達到「聖」的高度,孔門弟子中僅顏回和曾參二人。

據【論語】記載,在臨終前,曾參用盡最後的氣力,讓弟子們擡起他的手腳來看,以身體沒有毀傷來教導學生,也意味著他終生無悖孝道。

終其一生,曾參知行合一,不敢損身,以免讓父母憂愁;不敢毀德,以免讓父母蒙羞。每天合眼休息前,總要自問三個問題:「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獨創的「三省吾身」修養方法,成就了一代宗聖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