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唐代煮茶的碗、畚【安誌強趣講陸羽.茶經15】

2024-06-14文化

第四章茶之器.第7段 唐代煮茶的碗、

【原文】

越州上,鼎州次,婺 州次;嶽州上,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 ,殊為不然 。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註釋】

①或者:有些人。處:處在。

②殊:副詞,表示程度,相當於「很」「極」。為:認為。不然:不這樣。

【大白話】

碗,越州產的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嶽州產的好,壽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說邢州產的處在越州上面,我很不認為這樣。如果邢州瓷質地像銀,那麽越州瓷就像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點。如果說邢瓷像雪,那麽越瓷就像冰,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點。邢瓷白而使茶湯呈紅色,越瓷青而使茶湯呈綠色,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點

【趣講一下】

現在的玉石很多造假,能夠以假亂真。但銀還是貴金屬。河南省培育的人工鉆石,都把行業沖擊到「懷疑人生」的程度了。

【原文】

~晉杜育【荈賦】所謂「器擇陶揀,出自東甌」 。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 。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 ,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註釋】

①器:瓷器器具。陶:陶器器具。

②已下:以下。

③益茶:增進茶的水色。

④悉:都。悉不宜茶:都不適合盛裝茶。

【大白話】

晉代杜育在【荈賦】中說「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挑揀陶瓷器皿,好的出自東甌)。甌(地名),就是越州。被叫甌的瓷器,越州產的最好,口不卷邊,底卷邊而(容積)淺,容積不超過半升。越州瓷、嶽州瓷都是青色,能增進茶的水色,使茶湯現出白紅色。邢州瓷白,茶湯是紅色;壽州瓷黃,茶湯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湯呈黑色,都不適合盛茶。

【趣講一下】

茶湯有各種顏色,現代品鑒茶的標準有五個方面:色,香,味,形,底葉。茶產品的好壞評價是一個主觀色彩很強的商品。形就是看幹茶的形狀;底葉就是看茶雜的情況,看是不是老葉、葉芽,完整度如何等等。

【原文】

(běn)①

(běn): 以白蒲卷而編之 ,可貯碗十枚。或用筥 (jǔ) 其紙帊 (pà) 以剡 (shàn) 紙夾縫令方 ,亦十之也。

【註釋】

①畚(běn):用蒲草或竹篾制成的盛物器具。

②白蒲:白色的蒲葦。

③以剡(shàn)紙:剡藤紙,產於唐代浙江剡(shàn)縣,用藤為原料制成的紙。紙帊(pà):罩在茶碗外面的紙套子。夾:雙層。縫令方:縫制合成方形。

【大白話】

畚:用白蒲草編成,可放十只碗。也有的用竹筥代替來使用。紙帊,用兩層剡藤紙縫合成方形,也可以放十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