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何鏡堂院士:奔赴設計山海,用建築記錄行進中的中國

2024-01-03文化

「建築是刻在石頭上的史詩。以建築記錄時代、用設計引領城市的發展是建築師的歷史使命。」在上月初召開的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已是耄耋之年的何鏡堂精神矍鑠地向國外嘉賓介紹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發展道路。

何鏡堂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名譽院長、建築設計研究院首席總建築師,長期奮鬥於建築創作實踐、教學和研究第一線,先後獲國家、部委及省級以上優秀設計獎200多項,生動記錄著行進中的中國不斷走向復興的堅定自信。日前,他獲評第八屆廣東省道德模範,並被推薦為第九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五十而立」用作品記錄時代

「常說三十而立,我是五十而立。」何鏡堂常常謙卑地概括自己的建築設計生涯。1983年,45歲的何鏡堂在機緣巧合下報名了深圳科學館設計競賽。20多天的頭腦風暴、20多天的廢寢忘食,打響了他建築生涯的第一炮。自此,何鏡堂步履不停,奔赴在建築設計的山海中。

從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科學館,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從驚艷世界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到世界上跨度最大、寬度最寬的曲梁斜拱人行橋海心橋……何鏡堂先後獲國家、部委及省級以上優秀設計獎20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金獎3項、銀獎4項、銅獎6項;獲中國建築界最高榮譽——首屆「梁思成建築獎」等大獎;被授予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美奮鬥者」等稱號。他及團隊多次在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中中標,打破國家標誌建築設計由外國建築師壟斷的局面。

奮鬥在建築設計一線時,何鏡堂也終日思考如何在建築學科領域有效構建起中國話語體系。他從大量的建築創作實踐中,總結提煉出註重整體觀、永續發展觀和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相融合的「兩觀三性」建築理論體系,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發展道路。「一個合乎邏輯的設計構思過程,常常是從地域中挖掘有益的‘基因’成為設計的依據,從文化的層面深化和提升,與現代的科技和觀念相結合,並從空間的整體觀和時間的永續發展觀加以把握,創造出和諧統一的有機整體。」

躬耕杏壇開發中國建築事業

傳承和開發中國建築事業,同樣是何鏡堂的強烈心願。多年來,何鏡堂始終躬身教學科研一線,培養中國建築人才。平時,何鏡堂的辦公室就像是「專家門診」,時常會看到學生在排隊,等候老師給他們的設計方案「把脈」。「老師一看見好的建築就兩眼放光,一討論方案就來精神。」說起導師何鏡堂,學生們總會提起他對建築的「癡迷」。

何鏡堂很註重培養學生隨時隨地動手動腦的能力。上課時,他要求學生記筆記;聚會時,他要求學生勘察房間結構並徒手畫出來,現場沒有尺,就用手、腳和雙臂丈量。

從教的近30年時間裏,何鏡堂桃李滿天下,不少學生成為全國建築設計和教育領域的精英骨幹,其中有3名全國大師、2名省大師、9名博導、18位元全國青年建築師獎獲得者。

他傳遞給年輕人的,不僅有知識,還有他對建築事業的熱愛。2011年,何鏡堂在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後,將獎金200萬元悉數捐出,並成立「何鏡堂教育基金」,牽頭各方累計籌集資金逾1150萬元,獎勵優秀青年學生以及教師,激勵年輕人的學術探索和創新研究。

何鏡堂還努力搭建「走出去」的渠道,推動中國建築師和建築品牌走向世界,讓世界聽到更多中國建築的聲音,加深國外建築界對中國建築的理解與認同。「要讓他們知道,原來中國還有一大批這麽好的建築。」何鏡堂說,他的一生離不開國家的培養,他也要用實際行動感恩祖國的栽培。

從45歲「起步」,到61歲當院士,再到85歲仍在奮鬥,何鏡堂堅定地走在建築創作和人才培養的一線。「學無止境,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尋找各種機會去實地考察和研究建築,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當被問起是否有想過退休時,何鏡堂不假思索地回復:「沒有。因為我的生命跟它連在一起了。」

文 | 記者 李煥坤

編輯:魏禮園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