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書少的人,不要草率地開啟一本書

2024-04-26文化

最近經常看到有人問:AI已經這麽發達了,如果以後的AI會更智慧,那我們還有必要讀書嗎?

我認為: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為什麽呢?因為讀書其實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它更重要的一個作用,是 鍛煉我們的大腦

我在【開啟心智】裏面講過:大腦的本質是一台貝葉斯機器,它會根據我們接收到的資訊和采取的行為,來調整自己的內部布線。

換句話說就是:大腦是嚴格遵循「用進廢退」的。你用得越多的功能,它就越強大;用得越少的功能,它就會退化。

因此,想讓大腦變得更聰明,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你能不能經常給它高強度的刺激。可能是大量密集的資訊,也可能是較為困難的問題。你「餵」給它什麽,它就會變成什麽。

但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問題的機會可能不是很多(相信大家也不太願意碰到),因此,透過讀書來為大腦提供高強度的資訊刺激,激發它自我完善和成長,就是一個價效比極高的辦法。

生活中,我們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感受:閱讀量較高的人,比起幾乎不讀書的人,前者的思考往往會更深入、更全面,記憶力更好,接收新事物的速度也會更快——這些,都會更有助於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這也是我一向不提倡「聽書」「講書」「濃縮書」等替代方式的原因。這些方式也授權以幫你提煉書裏的資訊,省時省力地把資訊「餵」給你,但與此同時,你失去了透過閱讀來為大腦提升「經驗值」的機會。

如果過度依賴這些方式,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看」了很多的書,但除了知道一些名詞之外,自己的思考能力卻始終沒什麽長進。原因也就在於此:你為了避免思考的痛苦,也避免了思考本身。

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的AI,實質上跟這些替代方式相似。它可以幫助你快速提取資訊、找到資訊、總結資訊,但只要AI無法替代我們的大腦,那「思考」這件事,就必須我們自己來做,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可以代勞。

所以,只要你不願意將思考這件事交給別人,希望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那麽,自己去讀書,就是價效比最高、最有效的方式。在短時間內,還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它。

1

那麽,是不是只要讀書,就一定比不讀書更好,一定能夠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呢?

其實也不一定。

前面也講了:提升大腦的思考能力,最根本的,是需要給大腦高強度的刺激——而不僅僅是讀書本身。所以,如果你讀的書是輕松的、低強度的,或者你在讀書的過程中並沒有充分調動大腦去思考,那麽這種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也見過這樣的人:他們的閱讀量或許不少,甚至會津津樂道於「今年讀了多少本書」,但與此同時,這些書似乎並沒有給他們太多的助益。他們可能會拘泥於書裏的內容,難以舉一反三和有效遷移套用,遇到不同的觀點和新事物也容易固執己見,這又是為什麽呢?

很可能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只是在被動地接收資訊,而沒有在主動地閱讀和思考。

什麽叫主動閱讀和被動閱讀呢?簡單來說,就是閱讀時大腦的參與程度。

如果你在閱讀時,大腦不斷地高速轉動,去思考和挖掘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把前文和後文的資訊綜合在一起,理清作者的邏輯脈絡和論證結構,對作者的觀點提出質疑,結合自己的知識背景提出疑問,並透過搜尋其他資訊來回答這些疑問……這就是主動閱讀。

反過來,如果你只是停留在滿足於作者告訴你的觀點、案例、方法論,不去對此進行更深入的加工和整理,而是把讀到的內容全盤接收,沈浸於一個又一個「金句」和結論上面,那就是被動閱讀。

並不是說被動閱讀絕對不好,但過度依賴於被動閱讀,很容易產生兩種不良效應:

一是「學會的幻覺」 :也就是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層,很多內容並沒有真的理解和吸收,只是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為大腦提供了新鮮感,自己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但其實並沒有。

二是「固執的牢籠」 :容易將作者講的奉為圭臬,視野和思路被局限在幾本書上面,認為它們就是對這個世界的標準解答,不理解這個世界上還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解釋、不同的可能性。從而把自己束縛在坐井觀天的狹隘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讀了還不如不讀。

不讀,你對這個世界會存在一系列的好奇心和問題;但讀了,你可能會給這些問題安上一些並不正確的、或者並不全面的答案。後者可能會對你去更好地了解和探索這個世界產生更大的障礙。

2

所以,我想分享一個很反直覺的觀點,那就是:

你平時閱讀量如果越少,那就越不應該草率地去讀書。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平時讀書比較少,那麽是不是應該趕緊讀起來,不管讀什麽都是好的——不是的,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為什麽呢?很簡單:因為,當你在一個領域的積累越少時,你就越難使用主動閱讀的閱讀方式,而只能用被動閱讀的方式。

這時,如果你讀的書恰好不是特別理想,比如有些過時了,或是它只代表某個流派的觀點、並不全面,那麽你就很容易以偏概全,產生上面講的兩種效應,以至於對這個領域產生錯誤的認知。

這種錯誤的認知,會被你內化到知識體系和底層思維裏面,主宰你的思考和資訊接收方式。因此,你在後面想要把這些錯誤的認知給糾正過來,是非常困難的。這相當於要否定你的一部份。

但留著它們不管,你對這個領域的知識體系建立,又很可能會建構在一個完全不牢固的根基之上。

關鍵在於:每個人都不可能通曉萬物,必然有非常多的領域是我們不知道的。當我們想去涉足和探索我們不了解的領域時,就必然會遇到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已經掌握了主動閱讀的思維,並且有較強的批判性思維意識,那還好,它可以幫我們抵消掉上述的兩種效應。但如果是一個尚未建立主動閱讀和批判性思維的人,就很容易被入門的書和課程牽著鼻子走了。

所以,如果你對一個領域毫無了解,那麽你去找這個領域的書單時,就可能要小心了。不合適的書單,很有可能將你引上歧途而不自知。

3

好在,有一些基本的標準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一個書單推薦的都是這個領域的原著和經典著作,那你就要留意了:這個書單可能並不適合你。跟著它去走,很可能浪費時間而沒法真正入門。

比如:【國富論】之於經濟學,【夢的解析】之於心理學,【烏合之眾】之於社會學……諸如此類。這些書不好嗎?當然不是,但它們已經過時了。科學和思想都是在不斷進步的,後人的知識一定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因此,這些經典著作在它們當時的時代當然是突破性的,但它們也無法超脫時代的局限。

那麽,入門一個領域,更好的方式是什麽呢?

我個人有一套「四步法」:

1)先讀這個領域目前的權威教材和導論。 這個階段要廣泛閱讀,不求把一本書讀完,而是要盡量多讀,來大致搭建起自己對這個領域的基本印象和框架。不用非常細致,只要有一個印象就可以。

這方面的教材有很多,單就我熟悉的心理學方面,比如:【津巴多普通心理學】【心理學與生活】【這才是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戴維·邁斯版)【認知心理學】(斯滕伯格版)……這些都是非常適合入門的教材。

2)再讀這個領域的當代知名學者寫的科普書籍。 這些書往往是比較靠譜的。就算作者有自己的立場,也能比較全面地帶你建立關於這個領域和流派的圖景。

比如心理學、認知和神經科學方面,像強納生·海特,喬舒亞·格林,莉莎·費德曼·巴瑞特,安東尼奧·達馬西奧,安迪·卡拉克,凱瑞斯托夫·科赫,史坦尼斯拉斯·德阿內,朱利奧·托諾尼;物理學方面,像卡洛·羅韋利,薩賓·霍森費爾德;哲學方面,像丹尼爾·丹尼特,朱利安·巴吉尼……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作者。

3)再讀你所信任的作者寫的文章和書籍。 這方面就不列舉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信任的作者。

有以上兩者打底,大致不用擔心會被帶偏,因為你已經完全可以建立起主動閱讀的思維方式了。

4)最後,到了這一步,你對這個領域基本已經入門,就可以 隨便去讀 了。根據你感興趣和想要研究的問題,去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地閱讀。可以讀經典原著,可以讀別人的闡釋和解讀,可以讀某個流派的前沿思想,也可以讀最新的文獻……不拘一格,不拘形式。

4

那麽,讀書是不是都必須這樣去讀呢?其實也不是。

我大致把讀書分成三種,分別是:消遣式閱讀,沈浸式閱讀,研究式閱讀。這三者是按照大腦參與程度的高低,從低到高依次排序。

消遣式閱讀 ,就是隨便讀讀,不過腦子。它的大腦參與程度是最低的,是完全的被動閱讀。日常閱讀文章、資訊流,或者消磨時間的書籍,都屬於這一類。

沈浸式閱讀 ,就是跟作者對話,沈浸在作者所構造的世界裏面,去體驗和感受作者傳達的內容。它是以作者為主,屬於被動閱讀和主動閱讀的混合。你在該領域積累越多,就越偏向主動閱讀;反之就偏向被動閱讀。

大多數文學作品都是沈浸式閱讀,許多人閱讀知識類書籍的方式也是沈浸式閱讀。它的特點是:著眼於「作者講了什麽道理」「作者傳達了什麽觀點」「作者提出了什麽結論」,等等。

第三種是 研究式閱讀 。它跟沈浸式閱讀的差別在哪裏呢?在於它的重心是從「以作者為主」轉移到「以我為主」。我有什麽問題需要解決?我如何透過作者提供的資訊去解答我的問題?這是它的著眼點。

研究式閱讀是完全的主動閱讀。它的心態是這樣的:世間一切都是資訊的載體,不拘形式,不拘邊界,書籍是,人也是,課程也是,交流和對話都是,我需要的是從裏面找到我所需的資訊,來補全和解答我的問題,讓我自己更趨於完善。

這是一種讓大腦充分啟用的狀態,讓大腦高度地參與到閱讀、思考和學習之中,將一切融入己身,化為己用。

這也就是我一直所提倡的: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當然,這三種閱讀方式,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比例分配。就我個人而言,這三者的劃分大約是1:4:5。你可以大概分析一下自己的比例分配。只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主動閱讀上,不要過度地依賴被動閱讀就可以。

5

最後,聊一聊我常常說的「計數器陷阱」。

讀書最容易陷入的陷阱,可能就是這個了:把數量當成品質,把持有當成擁有。

什麽意思呢?很多人總喜歡追逐一個數位,比如「我今天讀了多少小時的書」「我這周讀了多少頁的書」「我今年讀了多少本書」……但這種想法有意義嗎?其實是沒有的。

原因很簡單:知識並不是以「一本書」為一個單位的。並不是說我們拿到一本書,把它從頭到尾讀完,我們的「經驗值」就增長了——不是的。我們讀書是為了從中汲取知識,為了鍛煉我們的大腦,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

一本書裏面,可能講了10個問題,其中只有兩三個是你感興趣的,那你有必要把整本書費勁看完嗎?當然沒必要。

一個問題可能會橫跨好幾本書,你可能需要這裏看一點、那裏看一點,把它們整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整體的回答。那麽,如果你只看這本書,你所得到的資訊和知識就是不完整的。

更不用說有些書的資訊密度可能是其他書的數十倍、上百倍。那麽,讀一本前者,跟讀五十本後者,孰優孰劣呢?

因此,如果你汲汲於讀書的數量,那可能說明你其實在舍本逐末,還局限在一種學生思維裏:那就是用最笨的辦法去行動,把「讀完很多本書」,當成「學習」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是在做題,不是在學習。

更好的思維方式是什麽呢?不是「我讀了多少本書」,而是:我從閱讀的這些材料裏面,解答了自己的什麽問題,讓自己產生了什麽改變,豐富了自己哪方面的知識體系。

想象自己的腦海裏有一幅圖景,它可能缺失了多處局部,你透過廣泛的、主動的閱讀,補上了這些缺失,打通了通往這一處的脈絡,讓它們四通八達,讓資訊的流動暢通起來——這可能就是閱讀所能帶給我們,最大的樂趣吧。

6

大致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讀書的作用,除了求知,還有鍛煉我們的大腦。它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但是,要起到這個效果,需要的是主動閱讀,而不是被動閱讀。過度依賴被動閱讀,很可能產生「學會的幻覺」和「固執的牢籠」。

因此,入門一個領域時,正確的入門方式就很重要。我分享了一套判別標準和一套「四步法」。

如何分配讀書的時間精力呢?我將其分為消遣式閱讀、沈浸式閱讀和研究式閱讀,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配。

最後,讀書的心態也很重要。過度關註數量,只是舍本逐末,我們要關註的,是如何將讀到的內容化為己用,來改變和豐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