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每周一書:人性實驗

2024-03-25文化

今天我們講的這本書太有意思了,叫作【人性實驗】。我記得我曾經盛贊過另外一本書【思辨與立場】,這兩本書是同一個出版社出的。【人性實驗】這本書講了28個改變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也就是用實驗來證明我們對於人性的一些觀點和洞察。讀這本書至少有三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了解人性,這裏麵包括了解別人,也包括了解自己;第二個好處是了解社會現象,讀完這本書我們就知道,為什麽社會上會出現各種狀況;第三個好處是讓我們了解科學精神,就是我們不能夠憑空相信一個結論,我們需要透過實驗證明,才能夠知道這個結論是否具有科學的依據。當然,所有經過實驗獲得的有科學依據的結論,也有可能在很多年以後被推翻,這是科學進步的過程,但是至少它具備可證偽性,在證偽的條件沒有出現之前,它是值得信賴的。

這本書裏講的每一個心理現象都有兩部份,一部份是實驗,一部份是結論。我沒法把每一個實驗都非常具體地講出來,但是我會比較詳細地講其中一兩個實驗,讓大家知道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套路,我想盡可能把足夠多的現象呈現給大家。

第一個現象叫作迎合,就是指服從群體規範。這個實驗其實很好做,你自己也可以做。比如你進電梯的時候,帶上兩個朋友一塊兒進去,你們仨別面朝著門站,你們背朝著門站,然後觀察一下,下一個進來的人會怎麽站。大部份情況下,你會發現下一個進來的人猶豫了一下,然後也會轉過來跟你們一塊兒背朝門站。不過這只是一個自己的體驗,並不嚴謹。

和這個現象相關的科學實驗是在1955年,由阿希(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做的。他的辦法是畫了3條線段,這3條線段的長短不一(原書表述為,另有一條標準線段,實驗人員讓被試將這3條線段與標準線段做對比,看哪條線段最接近標準線段),在正常情況下,99%的人都能夠分辨哪條長哪條短,長短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如下圖)。

阿希的線段實驗範例

他們讓受試者來判斷長短(哪條線段最接近標準線段),在參與實驗的人員中,一整個小組只有一個是真被試,也就是說只有一個是對實驗情況完全不知情的,剩下的受試者全部是實驗人員假扮的。當其他實驗人員(假被試)都說某條短的線段更長(更接近標準線段)的時候,他們觀察這個真被試的判斷,最後得出的數據是,大概有25%(也就是1/4)的人能夠一直保持獨立的判斷,因為那條線段的長短太明顯了;還有8%的人是幾乎完全從眾的,就是如果前面幾個人都說那條線段短,那就說那條線段短;剩下的這些人有時候從眾,有時候不從眾,從眾與否可能取決於線段長度的差距,還可能取決於參加這個實驗的受試者人數,比如有更多人說那條短的線段更長(更接近標準線段),那他也可能會懷疑到底哪條長(更接近標準線段)。

這個實驗讓我們看到,人是會從眾的。有一部電影,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叫作【十二怒漢】,電影裏講了一個案件,11個陪審員都已經判斷這個兇手有罪,但是有一個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據理力爭,挽救了那個嫌疑人的生命。所以對於我們來說,獨立思考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這是第一個現象,叫作迎合,我們得知道我們有服從群體規範的沖動。

第二個現象叫作認知沖突,這涉及行為如何改變態度。這裏面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家,叫費斯汀格。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時候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認知失調理論。我講過一本書叫【社會性動物】,裏面詳細地講了認知失調。那麽認知失調這個現象是怎麽樣用實驗來證明的呢?他們請了一群大學生來擰螺絲,這是一個非常枯燥的工作。擰完了以後,又來了一群新人,然後讓之前擰螺絲的人告訴這些新人:這個工作很有意思,這個工作很有趣。他們把擰過螺絲的人分成了三組:第一組,給被試每人發20美元(20美元在1959年的時候是非常大的一筆錢);第二組,給被試每人只發1美元;第三組,不給他們發錢,他們也不用騙別人說這個工作有趣。收1美元的人和收20美元的人就需要騙人,需要告訴別人這個工作很好玩。

重點在哪兒呢?重點在於這個工作結束以後,讓他們填一個表,填寫他們對於這個工作的評價。你們猜怎麽著?凡是收了20美元的人雖然對外說工作很有趣,但自己還是認為那個工作沒有意思,很無聊,自己是昧著良心說它有趣的。但是那些只收了1美元的人,就會覺得這個工作很有意思,他們確實覺得這個工作蠻有意思的,擰螺絲能夠擰出心流的感覺來。這就是彌補認知失調的過程。也就是說,那個收20美元的人,有一個強大的外部理由叫作「我幹這麽乏味的事還要說謊,原因是我收了20美元」,所以他們不需要其他的理由了,他們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外部理由。而那些只收了1美元還要說謊的人,他們就需要說服自己:「我又沒掙著什麽錢,又幹了這麽無聊的工作,我還要騙人,那為什麽呢?」這個認知失調需要彌補,彌補認知失調的方法就是自己給自己一個解釋,比如認為這個工作是有意思的。

各位,你們有沒有聽出來這個實驗的偉大之處?比如,一個小孩子不愛吃菠菜,然後你現在告訴他,吃一棵菠菜就給他10塊錢,那這個小孩子一輩子都不會愛吃菠菜,因為他覺得每次吃菠菜都很難受,得有人給他10塊錢才行,他要靠這10塊錢才能吃下去菠菜。所以,強大的外部理由使得他沒法體會到吃菠菜本身的好處和菠菜的美味,但如果是他自己主動地吃了一口菠菜,說不定就會從此愛上這件事。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們在家庭中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我們讓孩子寫作業,孩子不寫就不讓他打遊戲,用遊戲來控制孩子,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會越來越喜歡遊戲,越來越討厭寫作業,因為我們給他了一個外部理由。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社會性動物】那本書,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人們會合理化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行為。你做了一些自己都覺得很奇怪的事,你一開始會想:「我為什麽要做這樣的事?」逐漸地,你會認為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是合理的。

第三個現象其實是和認知失調相關的,叫作困苦成就喜好。這個實驗是怎麽做的呢?實驗人員找了一些學生,讓他們參加一個社團,這個社團的入門條件特別高,極其苛刻。後來實驗人員發現,入會條件越高,入會越困難,社團成員對這個社團就越忠誠,對社團的評價也就更高。我們去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現象,比如我們花的錢越多,對活動的評價就越高。別人可能會覺得你被騙了,你參加那個活動花了那麽多的錢,但是你會對這個活動越來越忠誠,因為你會覺得「我已經花了那麽多的錢,我的判斷不會錯」。這也是彌補認知失調的一種表現。還有些極端的案例,比如那些被騙的老人。如果你們見過家裏的老人被騙子騙的話,你就能夠理解,一個被騙子騙得「深入骨髓」的老人,會不斷地替那個騙子說話,但實際上他不是在替那個騙子說話,他是在替自己說話。這就是「困苦成就喜好」。

第四個現象叫作「服從命令:令人震驚的服從權威實驗」。我們看那些納粹殺死了大概六百萬猶太人,曾經有人問這些納粹的劊子手:「你們為什麽會這麽沒有人性?」這些劊子手說:「我以前只是個中學老師」「我以前只是個醫生」「我也是個好人」……再問他們:「那你們為什麽要這樣做?」這些人說:「是上級命令的,我只是遵從上級的命令。」

米爾格拉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就專門做了這樣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是非常驚人而有效的。他請了一群被試,說咱們做一個關於人的學習能力的實驗(這是實驗的掩飾故事,實驗的結構中要有個掩飾故事,就是告知被試這個實驗是關於人的記憶能力的),墻的那邊是你的夥伴(原書是扮演學生角色的假被試),他負責學會做一些題,我們在這邊出題,只要他答錯了,你就電擊他,你摁下按鈕就可以電擊他,答錯的題少,就電得輕一點,答錯的題多,就電得重一點。電流最強能強到什麽程度呢?電擊裝置上有一個寫著「危險電擊」的標簽,這個標簽上面的按鈕已經標明了用這個電擊可能會出現危險,最後兩個按鈕直接打著三個紅X,寫著「XXX」,你就能想象這是多麽可怕的電流。當然,墻那邊做題的人是實驗人員假扮的,所以當出題的實驗人員開始提問以後,那個做題的實驗人員就不斷地答錯,這邊的受試者就摁電鈕,摁到「危險電擊」的時候,那個做題的人就開始喊了,「啊,我不玩啦,結束吧,救命,我要死了」,到最後,如果受試者摁下那個寫著「XXX」的按鈕,對面做題的人連聲音都沒有了。

你想,這是在參與一件什麽事?摁電擊的按鈕,有可能會把對方電死。但是受試者的對面站著穿著白大褂的、看起來非常嚴肅的實驗人員,拿著本兒在那兒記,說「摁,繼續摁」「答錯了,摁」。在這種情況之下,請問有多少人會服從這個實驗,摁下寫著「XXX」的按鈕?這個實驗的結果是相當令人震驚的,這些受試者都是普通人,都是普通的職工、大學生,然而有65%的人摁了「危險電擊」和「XXX」的按鈕,盡管這很有可能造成答題者遇到生命危險。這就是服從實驗。所以不要高估我們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我們在社會中很容易就會變成從眾的、服從權威的人。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旁觀者效應,這涉及多元無知。這裏的案例是一個真實的社會事件,在紐約,有一個女性在晚上遇到了一個暴徒要殺她,暴徒拿著刀捅她,她大聲地呼救,周圍很多人家的燈都亮了,都聽到了她的呼救,但是沒有一個人出手救她。因為所有人都覺得跟自己沒關系,可能別人會救她吧,這就叫作多元無知。

這個旁觀者效應是怎麽透過實驗來證明的呢?他們找了一些人來參加實驗,說你要用耳機和麥克風跟其他人一塊兒對話,我們來做一個統計。結果在聊天的過程中,對面的人突然癲癇發作。當然,對方事先就跟大家說了:「我這個人有癲癇,有時候會發作,但不是很重要。」他們正說著話,這個人突然就癲癇發作了,癲癇發作可能會死人的。實驗人員觀察了這些人的表現之後發現,當受試者知道沒有其他人,只有他們兩個人在對話的時候,有85%的人都做出了幫助的舉動,及時報告了對方癲癇發作的情況;當受試者知道除了他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在聽的時候,有62%的人及時做出了幫助的舉動;當受試者知道除了他之外,還有4個人在聽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的人的占比就降低到了31%。這就叫作旁觀者效應。所以,旁觀者效應這個現象是經過實驗證明確實存在的。

那麽,這個實驗給了我們一個什麽啟示呢?假如你在大街上受到了別人的侵害,你應該怎麽呼救?千萬不要站在馬路中間喊救命,這大機率是沒有用的,因為大家可能會駐足旁觀,你要做的是找一個大哥,過去抱著他的腿,說「大哥救命」。找一個人幫助你,比向所有人呼救要有效得多,因為找一個人求救可以打破旁觀者效應,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性實驗。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表現的社會提升與抑制。什麽叫作社會提升與抑制?就比如你做一件事的時候,周圍有一群人在看,請問對你來講這是件好事還是件壞事?它會讓你做得更好,還是做得更差?人們很容易就能觀察到這個現象,比如跑步,有一群人看著你跑步的時候,你的速度肯定比自己跑的時候快,這是可以證明的;但是當有一群人等著你,在那兒盯著你系鞋帶時,你就會比平常系得慢。所以對人來講,在做簡單行為的時候,有別人看是一種社會促進;在做復雜行為的時候,有別人看是一種社會抑制。

然後心理學家想,那其他動物身上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現象呢?他們找來一只蟑螂,蟑螂有避光的本能,喜歡待在黑的地方,所以只要燈一亮,它就跑走了。所以他們給蟑螂設計了一條直線賽道,讓這只蟑螂自己跑,然後又找了一群蟑螂,給它們弄了個「看台」,讓這些蟑螂都坐在看台上看著那只蟑螂。然後他們一開啟燈,就發現蟑螂也是在有同伴看的時候跑得更快。如果給蟑螂設定一個迷宮,它自己能走出來,但是有同伴看的時候,它就走得特別慢,找不到路。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基於細小社會類化的歧視。什麽叫作細小社會類化呢?比如,黑人和白人之間的歧視,就是因為一個簡單的分別——膚色。盡管他們之間肯定有非常復雜的區別,但是有歧視觀念的人就會認為不需要考察那麽多,只要看你的膚色來區分。那與此類似的,比如種族、信仰、國家、地區、受教育程度、性別,甚至文身以及愛好,都有可能產生我們所說的「基於細小社會類化的歧視」。這個現象後來怎麽用實驗來證明呢?他們找了一群孩子,用非常簡單的方法把孩子們分成了兩類,之後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來分配這筆錢,然後觀察他們怎麽分。分配的結果是,72.3%的人都會把錢更多地分給和自己同屬一類的這群人;19.2%的人會把錢更多地分配給跟自己不屬於一類的人;對於兩類人都平均分配的人只占8.5%。也就是說,人確實傾向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喜歡找共同點,找到我們的共同點之後,那麽我們就是一群人。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顆平等的心,不要因為這些細小的社會類化來給他人分類或者歧視他人。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情境因素與個人特質。就是我們說有的人做好事,有的人做壞事,到底是因為人的本質有好壞之分,還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比如你走在馬路上,有一個人需要幫助,但你沒有幫助他,到底是因為你自私、不會關心人,還是因為你那天很著急,有急事要處理?哪一個因素對你的行為影響更大?

這個實驗很有意思,他們找了67個神學院的學生,這些神學院的學生都是信上帝的,他們都有一套自己對神學理論和體系的理解。實驗人員告訴他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去做,但是在告知這67個學生時,實驗人員對這件事緊急程度的描述不一樣,有的人收到的訊息是這件事特別緊急,有的人收到的訊息是這事不那麽緊急。然後,讓他們走過一條特定的路線去辦這件事,在這條路上就有一個需要幫助的、像流浪漢一樣的人,突然之間疾病發作了,躺在地上,需要救助。然後實驗人員就看到這些學生有的給他提供了幫助,有的沒有提供幫助。他們把這些學生給這個「流浪漢」的幫助分成了從0到5一共6個層級,最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什麽呢?

你會發現這個層級跟他們的學習成績,跟他們所學的神學的類目,跟他們個人的品性關系都不大,與這個層級相關程度最高的是他們的匆忙程度。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急匆匆地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就小,當他沒那麽著急的時候,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因此,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改變人格,改變人格當然很重要,但改變人格是一件「慢工出細活」的事,得從基礎教育開始做起,才能夠逐漸地去改變一個人的人格。如果你想要改變這個社會中人們的行為和表現,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情境,讓環境變好。舉個例子,你要想減肥,最有效的辦法不是提醒自己少吃點,而是換一個小一點的碗,把你吃飯的那個碗換小一號,你吃的飯自然就少很多。你去電影院看電影,如果你想少吃一點爆米花,最好換一個小桶的爆米花,而不要買大桶的爆米花。這就是情境對人的影響。這是心理學裏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用這個原理來改變人們的行為是很有效的。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獎勵的隱性成本。什麽意思呢?我們不要過度地看重「胡蘿蔔加大棒」的激勵方法。為什麽?「胡蘿蔔加大棒」只對低等動物有效,也就是說對於牛、馬、豬、狗這些動物來說,「胡蘿蔔加大棒」是很有效的。但是人不一樣,人有非常發達的前額葉皮質,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誌,人有尊嚴感,人有彌補認知失調的動力和欲望。所以,如果你不斷地對一個人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法,他不會產生任何內在動力。

那這個實驗是怎麽做的呢?他們找了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來,給他們發一些白板筆,讓他們在白板上畫畫。實驗人員把小朋友分成了三組,第一組只要畫畫就給他們獎勵,事先告知了他們畫得好就會有獎勵;第二組沒有任何獎勵;第三組是在他們畫完了以後,意外地給他們獎勵。這三組畫了很長時間的畫以後,這次畫畫活動就結束了。最重要的是觀察什麽呢?哪一組的孩子還會畫。

各位可以猜一下結果。這裏的具體數位是這樣的,預期獎勵條件下的孩子,只有8.6%的時間又在玩白板筆,無獎勵的一組有16.7%的時間在玩白板筆,有意外獎勵的一組有18.1%的時間在玩白板筆。這三組的差異非常顯著,有些甚至差了一倍以上。所以我們一再地跟家長強調,不要誘惑孩子。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用獎品來誘惑孩子,不要用平板電腦來控制孩子。威脅和誘惑這兩件事就是「胡蘿蔔加大棒」,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學習,就是這麽簡單。這是經過心理學實驗證明的,不是我們瞎說的。所以,這個實驗讓我們知道了獎勵的隱性成本。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行動者-觀察者偏差。這個實驗特別有意思。1975年,衛斯特和他的同事們做了一個和這個現象相關的實驗。為什麽要做這個實驗呢?因為不久前水門事件曝光了,水門事件就是尼克森總統的手下潛入水門大廈,在競爭對手的辦公室萊恩裝竊聽器的這麽一件事。這件事被曝光了以後,就引起了很多心理學專家的好奇,他們要做一個測試,什麽測試呢?衛斯特找了一群學生來,說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們,你們願不願意到一個公司裏去盜竊一些資料回來?你盜竊的這些資料可能是對國家有用的。

他們把學生分了幾部份,一種情況是告訴這些學生,你盜竊,我給你錢;另一種情況是告訴這些學生,你盜竊也是為國家做事,國家會給你做擔保;還有一種情況是告訴這些學生,你盜竊,但是沒有錢也沒有擔保。重要的是什麽呢?重要的是在很多學生參與了這件事以後,實驗人員又找了一些外部的人來評價這些學生的行為,這些學生在這之前已經對自己的行為做過了一次評價。你會發現,這件事的參與者和觀察者的評價截然不同,這個就叫作行動者-觀察者偏差。就是當我們自己做錯事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理由為自己開脫;但當我們觀察到別人做錯事的時候,我們會非常苛刻。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遲到。你跟別人約了見面,結果你遲到了,去了以後,你說「不好意思,堵車了」,或者說「今天遇到點事,孩子出門的時候突然咳嗽」。你看,你會找出很多理由來。但是如果你跟別人約了見面,別人遲到,你可能就會說「這個人沒素質」「這個人不尊重我」。我們對於自己和他人的歸因是完全不同的。基本上講,對於消極行為,行動者喜歡情境歸因,觀察者喜歡內部歸因。各位理解嗎?做這件事的人就是行動者,行動者喜歡情境歸因,喜歡把自己的行為歸結於外部的原因。而觀察者會進行內部歸因,把他人的行為歸結於這個人的本質有問題,是這個人跟別人不一樣,他的修養有問題,等等。這叫行動者-觀察者偏差。知道了這個道理,你就能理解為什麽人和人有那麽多矛盾,為什麽大家都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因為我們是行動者,他人是觀察者。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沾光效應。沾光效應是西奧迪尼(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在1976年用實驗證明的一個效應。這個實驗證明的過程很有意思。他們找了很多大學生來,然後問這些大學生對他們學校球隊的看法,實驗人員就他們對球隊的看法做了存取。實驗人員專門選了一個獲勝球隊所在的學校和一個失敗球隊所在的學校做存取,存取以後就發現,獲勝球隊所在學校的受訪者,在談到球隊的時候,更多地使用「我們」「我們球隊」「我們隊」這些詞語;而失敗球隊所在學校的受訪者,說的話裏更多地使用「他們」這一說法,「他們今天沒踢好」「他們今天輸了」「他們沒有好好訓練」……這從側面證明了沾光效應。

什麽叫沾光效應呢?就是我們更喜歡將自己和能夠給我們帶來榮耀的東西聯系在一起,比如足球等體育比賽(獲勝)。而且這裏面有一個現象特別有意思,就是在自尊受挫時,沾光效應會更加明顯。就是在進行存取之前,如果問受訪者幾個很難的智力測驗題,這個人自尊就容易受挫,比如問點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問題,他可能會覺得自己太慘了,什麽都不會。當他自尊受挫後,再進行這個訪談,沾光效應就會變得更加明顯。他就會覺得自己特別需要跟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這是西奧迪尼在1976年提出的沾光效應。

沾光效應其實也屬於印象管理術之一。什麽叫印象管理呢?比如說,有一種印象管理的技術叫自我妨礙。舉個例子,老板讓你去完成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你覺得這個工作如果完成得不好的話,自己的形象可就毀了。那怎麽辦呢?生病,告訴老板自己病了好幾天,最後是昨天晚上加班寫完了這個方案。但對於老板來說,誰在乎這個方案是你加班寫的,還是用了一個禮拜慢慢寫的?方案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過,對於你的內心來講,這很重要。對於你的內心來講,自己這次沒寫好,是因為這個方案是加班寫的,自己之前生病了,沒法寫。做戲,這都是你內心的戲。這就是自我形象管理。

實際上,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時間表演給自己看,做自我形象管理。老板、客戶,或者是競爭對手,他們根本不會關心你有沒有生病,只是看你的成果,但是我們需要給自己這樣的解釋。人會做很多自我設限的行為,而自己卻不知道。有的人一輩子生活得平凡、普通,他不是沒有任何機會,而是他在任何機會來臨的時候,都會首先想到自我形象管理,讓自己不要出醜。因為他會覺得,萬一自己真的去跟別人搭訕,跟別人聊天,別人拒絕自己怎麽辦?這樣可就太傷面子了。這就是沾光效應相關的心理學現象。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蒙面的暴徒:去個體化在反社會行為中的作用」。你們有沒有看過那種新聞,一個人在樓上要跳樓,樓底下聚集著很多人,當人群越聚越多的時候,就會有人喊「跳吧」,樓底下人少的時候一般沒人喊,但是人多了以後,人群中就會有人突然喊「趕緊跳」「到底還跳不跳,我還要去吃飯呢」,然後引起一陣哄笑。這種做法當然很殘忍,那麽這種做法背後的心理動機是什麽呢?就是當一個人淹沒在人群中的時候,他才敢做這樣的壞事。因為這時候他的那個自我消失了。在「蒙面」的情況下,我們會出現生理喚醒水平提高的狀況,產生匿名感,自我意識降低,還會自動模仿他人的行為。所以一旦在人群當中迷失,進入遊行隊伍,或者是蒙面、塗上油彩等,這時候離暴力行為的出現就不遠了。法國經常出現罷工的狀況,一開始是罷工遊行,遊行的時候突然就會有人開始點火,點了火,遊行的人一興奮就可能開始砸商店、燒車,都是這麽一步一步發展的。這個叫作蒙面暴徒效應。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純粹曝光效應。這一條非常有意思。這個實驗是怎麽做的呢?對於一對情侶來說,男朋友跟女朋友這兩個人看到的女孩的模樣是不一樣的,男人看到的是女孩在現實生活中的臉,女人看到的是自己在鏡子裏的臉。所以他們就找來了很多對情侶,然後給這些情侶發了兩張照片(分別是這對情侶中的女孩的映像照片和真實照片)。然後讓這對情侶挑,各自覺得哪張照片好看,把自己喜歡的、覺得好看的挑出來。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絕大多數的男性挑出來的,都是這個女生正面的、真實的照片,而絕大多數女性挑出來覺得好看的,都是映像照片。為什麽?因為大家都跟鏡子裏的那個自己更熟,你天天看到的是鏡子裏的那個自己,這個叫作純粹曝光效應。

純粹曝光效應還有一個特別常見的情境。就是我們在網上看到的爆火的歌曲、爆火的段子、爆火的舞蹈動作……一個東西在大眾面前曝光十幾到二十次的時候,是它最熱的時候,但是問題在哪兒呢?就是如果曝光次數過多的話,大家對它的評價就會立刻下降。所以現在還有多少人在聽【小蘋果】?幾乎沒有了,這首歌流行的那飆風已經過去了。一個東西被過度地曝光,最後它的熱度也可能會突然下滑。那些熱點事件都是由於被高度地曝光,快速地被人們喜歡,然後快速地被人們拋棄。那麽重點來了,什麽樣的喜好持續的時間會比較久呢?第一,這個東西本身是好的。然後,它帶來的是中性的刺激,這樣對它的喜好反而能夠持續得更久。比如,帆書已經做了十個年頭了,現在還有這麽多人聽,原因是什麽?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做過度的炒作,沒有刻意地刺激使用者,沒有刻意地打造所謂的人設,而是保持著這種中性的、緩緩流淌的調性,這樣持續的時間反而更長。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內省的心理加工。這一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告訴大家,你每天沒事幹在那兒內省沒什麽用,因為大多數內省基本上就是一個不斷重復刻板印象的過程。我們在日常的反思和判斷過程中,最常用的是光環效應和公共知識。什麽叫公共知識?就是那些口頭禪、社會上的共識,類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種口頭禪,這些平凡而普通的認知絕大部份經不起推敲,但它們是公共的認知,我們的反思大多數也僅止於這個層面。

所以這個作者說沒事別反思,大多數反思都是低品質的重復,這叫內耗。很多人經常會說自己內耗得很厲害,為什麽一個人會內耗得很厲害呢?因為你想來想去都是那些事,想來想去就是那麽幾個道理,你知道的道理太少了,所以你想來想去也沒什麽用。真正有效的辦法是什麽呢?要有外部資訊的輸入。外部資訊的輸入包括出門走走,旅遊,跟別人交流,認識一些不同的人,還有讀書。只有輸入更多外部資訊,你的反省才能夠更有價值。影響人下判斷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大家千萬不要對自己的判斷過度自信,你得多讀點書,才能夠更深刻地反思一件事,否則你根本就沒法反思到更高層面的道理。

接下來這個叫作自我實作預言,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怎麽回事呢?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一些「專家」跑到教室裏跟老師說,我們是專家,你們班上有幾個小孩是天才,我告訴你哪幾個人是天才,但實際上他們就是亂指的。過了幾個月,他們跑來學校回訪,發現這幾個被點到的小孩,成績都有大幅的提高,為什麽呢?因為這些老師認為,人家專家都說了這些孩子是天才,所以不論這些孩子做什麽、說什麽,老師看待他們的眼光是不一樣的,老師對這些孩子的看法進而影響到這些孩子的行為,這些孩子真的就變得越來越好。這個在教育心理學上是被驗證過的,叫作皮格馬利翁效應。因此,你怎麽看待他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這叫作自我實作預言。

我經常在直播間裏跟家長講,要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因為很多家長一到我的直播間就問「我的孩子不學習怎麽辦」「我的孩子喜歡玩手機怎麽辦」「我的孩子別的都挺好,就是脾氣不好怎麽辦」……我說:「你不能多看看他好的方面嗎?你們能不能多看看孩子的優點,多盼點孩子好?多去關註孩子很棒,因為孩子會長成你們心中的那個樣子。」這就是自我實作預言。你怎麽看待他,他就有可能朝你想的那個方向成長。所以,你需要有勇氣,才能夠理解和接受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就是自我實作預言)。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加爾文主義與無意識地制造好兆頭。你們有沒有人會安慰自己,比如對自己說「今天狀態不錯,出門遇到了喜鵲,聽見喜鵲在叫,運氣很好」「今天運氣很好,出門撿了兩塊錢,很高興」。這種好兆頭是怎麽來的呢?其實就是自己騙自己。我們自己會給自己「制造」很多好兆頭。這跟加爾文主義有什麽關系呢?

加爾文主義是宗教改革期間的一個基督教流派。加爾文主義的宗旨是上帝已經在我們當中選擇了一批人進天堂,這些人都已經被選好了,但是不知道是誰,也跟你在生活中的表現沒有關系,你千萬不要以為你只要好好幹活,就肯定能上天堂,不一定,因為沒有人知道上帝有沒有選你進天堂。加爾文提出這個說法很有意思的是,他利用了心理學當中的規律,創造了一個未知的機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上天堂,但也可能上不了,沒有任何事情或任何人能夠證明你能不能上天堂,所以人們就天天在生活中尋找那些好像可以表明自己能上天堂的征兆。「我今天遇到某個啟示,我覺得應該是選中我了」,人們都在這樣猜。人們都這樣猜的結果就是大家更願意去做一些符合上帝旨意的事,這就是加爾文主義。

那這跟心理學有什麽關系呢?實驗人員找來一群年輕人,告訴他們要測試一下他們的心臟健康程度,方法是做冰桶實驗,把他們的手臂放在冰桶裏,然後看他們能夠堅持多長時間。冰桶是很冷的,手臂放進去是很疼的。先不說任何推論,直接讓他們做一個基礎的測試,先看他們能忍受手臂放進冰桶多長時間,有人可能可以堅持10秒,有人堅持12秒,等等,測完了以後,告訴他們,心臟分兩類,一類是Ⅰ型心臟,一類是Ⅱ型心臟,Ⅱ型心臟的人比Ⅰ型心臟的人更長壽。實驗人員告訴第一組人,你的手臂在冰桶裏耐受的時間長,你的心臟就更健康;告訴第二組人,你的手臂在冰桶裏耐受的時間短,你的心臟就更健康。其實這是個掩飾故事,耐受時間跟心臟健康程度無關。

然後讓這些年輕人再做一次測試,測試的結果大家能猜到嗎?很容易就能猜到,凡是被告知耐受時間長,心臟就更健康的人,他們的耐受時間普遍地變得更長;凡是被告知耐受時間短,心臟就更健康的那一組,他們的耐受時間普遍地變得更短。這就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好兆頭。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進行自我欺騙,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告訴自己一切都很好,每個人都會這樣,給自己一些心理安慰。所以你現在知道了,這是加爾文主義,來自我們的內心對自己能夠過得更好的渴望。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所見皆所信,就是我們的感知偏見,也是我們所說的資訊的選擇性接收。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因為我們的心理資源有限。所謂的心理資源有限,就是我們的大腦能夠容納的事情有限,所以我們很難站在「敵人」的角度考慮事情,我們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所見皆所信就是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夠看到我們相信的東西,我們只能夠得出我們願意得出的結論。比如你們今天聽完我講這本書,最後每個人得出的結論基本上都是你們進這間屋子之前就已經有的結論,這是非常常見的事。讓我常常覺得很糟心的事情就是,我做了一個演講,然後看到很多朋友發了朋友圈,朋友圈裏總結的都不是我想表達的東西,都是他早先固有的想法,甚至是我反對的觀點,但是他根本聽不進去我講的東西,他就只想記下讓他有感觸的東西。所以我們說,批判性思維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這是關於偏見的介紹。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利他主義。我們直接說結果,一系列的實驗證明,利他是一種移情的表現,移情水平高,利他的傾向就更明顯。比如,如果你在幫助一個人之前,回憶起來自己小時候有過和他相同的經歷,那你就會更願意幫助他。一個人的利他之心可能有三個來源(當然,這還在探討中),第一個是移情;第二個是集體主義,就是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需要相互幫助;第三個叫原則主義,就是我是一個愛奉獻的人,我是一個願意幫助他人的人。這三個因素是促使我們利他的原因。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愛。愛到底是什麽?愛是一個包容的過程。當你和他人之間真正有愛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擴充套件自己、容納他人的過程。在1991年,阿倫(美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證明我們會把最親近的這群人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與這群人構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你最親近的、你愛的人拿到了錢的時候,你的感受跟你自己拿到了錢的時候是一樣的。所以你在分配錢的時候,也會更多地分配給他們,而不是分配給自己。這就是一個愛的擴充套件的過程。你的自我擴大了,把他人包容在裏面了,這就是愛的過程。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相信先於質疑。這一點太重要了,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點。我們的眼睛往往快於思維。什麽意思呢?就是絕大部份人對於自己在網上胡亂䁖了一眼的東西,很容易就會相信。比如某明星出了什麽事,稍微有點認知能力的人,都得問一下這個新聞的來源是什麽,說這話的人靠不靠譜,這會不會是瞎編的,或者這是不是去年的事。但是大多數人看到這些訊息的時候,根本不會考慮這些問題。我們只要在網上看到一個小小的片段一閃而過,就會直接下判斷,覺得「這件事做得不行」。

這個現象是怎麽被證明的呢?實驗人員找了一群被試,給他們一份起訴書,起訴書裏寫著某一個人犯了什麽罪,有很多陳述。其中,顯示為紅色的那些陳述都是性質非常惡劣的犯罪行為,但是同時實驗人員也會提示被試,紅色陳述的犯罪行為不存在,不要相信紅色的這部份內容,這部份是假的,只是寫在了這張紙上。然後實驗人員讓這些被試看這個人的材料,看完材料之後作為初審法官給這個人判刑。如果這些被試信了那些紅字,就會判得很重。

接下來,實驗人員還幹了一件什麽事呢?就是讓一部份這些讀檔的人,一邊讀一邊做數位搜尋任務(在文本正下方有一串藍色數位,需要在看到數位5時按下某個反應鍵),這個設計是在心理學實驗中很常用的一個手段,模擬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在焉的狀態。因為你去參加一個實驗,一定會很認真,而不像你平常的狀態,所以實驗人員需要讓你的腦子亂一點,讓你的腦子有一點負擔,有一點壓力,比如告訴你一個7位數,並且要求你記住這個數位,當你的腦子要記一個7位數的時候,你再讀一篇文章,你就會分心。這就是在分心的狀態下去讀文章。

實驗人員發現什麽呢?絕大多數同時在執行數位搜尋任務的人,判刑都會很重,因為他們會把那些紅色的部份當作真的。所以你們想想看,我們平常刷抖音、刷小視訊、刷小紅書這樣的東西,我們是很用心地刷嗎?不是。我們都相當於腦子裏邊記著一串數位似的,分著心在那兒刷,所以你看到螢幕上寫的任何東西,你的第一反應都是相信。這就是因為我們所有人(不是說絕大多數,是所有人)的頭腦都是相信先於質疑的。

那為什麽有的人還有反思能力呢?這句話很重要:相信會與理解同時發生,只有具備足夠的認知資源和動機,質疑才會隨之而來。也就是說你要質疑一個東西,你的認知水平需要足夠高,認知邊界足夠寬,知道的事多,還要有足夠的動機。很多人沒有動機,覺得「那反正是罵別人,跟我也沒什麽關系」,他就不會去質疑。但實際上這都屬於社會公益、公共道德,我們不能夠讓一些人混淆這個社會的視聽,讓那些人靠罵別人、毀掉別人的創作獲益,這是不對的。這一點叫「相信先於質疑:眼睛快於思維」。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虛構的記憶。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記憶,我們的記憶基本上都有想象的成分,而且這種現象還很嚴重。這個實驗是怎麽做的呢?特別好玩,實驗針對的是女性對於經期的糟糕回憶。絕大多數女性都會認為經期來臨的時候,自己會煩躁、生氣、諸事不順、心情不好。心理學家就思考,真的是這樣嗎?於是實驗人員就找了很多女性,讓她們記錄每一天的生活,這裏包含平日的生活,也包含經期的生活,把每天發生了什麽事都記下來。這個是相對客觀的,因為每天都記錄了。記完了以後,過了一段時間,讓這些女性回憶一下,上一次經期的時候心情怎麽樣。大多數女性認為當時自己心情不好、很糟糕,壞事都發生在那幾天,一到那個時候就難受。然後實驗人員再把她的記錄拿出來對照,發現她的回憶跟那個記錄根本對不上。這只是過去了一兩個月的事,並不是十年或八年前的記憶。只是過去了一兩個月的事,我們的記憶都已經隨著我們現在的想法被修改了。這個叫作現在重構過去。

我們根據自己的刻板印象,認為那些糟糕的事都發生在那幾天,但實際上你查一下當時的日記,很可能那些事並沒有發生。所以,不要太過相信自己的記憶。我有時候跟朋友聊起當年,經常會發生爭執,因為大家記憶裏的當年都不一樣,對於某件事是怎麽發生的,具體是什麽情況,我們的記憶甚至會截然不同。我們的過去有很大一部份是我們想象出來的。這是關於虛構的記憶。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作目的陷阱,也就是情緒控制中的反諷加工。這一條特別有意思,什麽叫反諷加工呢?我現在告訴大家,不要想一頭粉紅色的大象,腦子裏邊堅決不要想一頭粉紅色的大象。請問,你現在腦子裏想的是什麽顏色的大象?粉紅色。這就叫作反諷加工,當你去刻意地抑制一個想法的時候,這個想法反而會不斷地冒出來。那反諷加工這件事,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呢?這個發現特別有意思,就是在認知負荷之下,情緒控制這件事會變得更難。比如,讓你憋著別笑,來個憋笑比賽,這個憋笑比賽往往最後都以大笑結束。你越是抑制自己笑,就越想笑。尤其是再讓你記一串數位,再增加一些認知負荷的時候,這個反諷的現象就變得更加明顯。

怎麽利用好這個反諷現象呢?有一個特別有效的使用場景,就是失眠。當一個人失眠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太想睡著。比如,我昨天晚上想著今天要錄書,就告訴自己,今天晚上可不要熬夜,明天早上要錄書,所以得早點睡,我越是跟自己說要早點睡,就越是睡不著。往往我們在第二天有事的時候,頭一天晚上更容易失眠。大家不理解原因是什麽,原因就在於你太想早點睡著,反諷效果就出現了,就是你想睡著,偏不讓你睡著。

那麽,在失眠的時候應該怎麽做呢?其實很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從2000倒數回0,正數沒用,得倒著從2000往0數,因為這個很難。為什麽倒數有效呢?因為倒數的時候你得強迫自己保持清醒,越是強迫自己保持清醒,越容易睡著,這就是我們目的陷阱和思維過程當中的反諷。所以不要過度控制,要學會減壓,壓力大的時候,反諷效果會變得更加明顯。所以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聽書是很有幫助的。

很多人說聽我講書能夠助眠,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一個批評,為什麽呢?因為你聽我講書的時候是想試圖聽清楚,你越試圖聽明白,越覺得這本書講得好,你越容易睡著。這叫反諷加工。當然,白天不是這樣,白天的時候,如果這本書講得好,那你才容易聽進去,講得不好你就聽不進去。但是到了夜間,你有入睡壓力的時候,在壓力之下,越是聽一些容易讓你清醒的東西,你就越容易睡著。所以建議大家睡不著覺的時候,聽【人人能懂的相對論】【深奧的簡潔】,還有【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這些具有高度思辨性的書是最容易讓你入睡的。這是「目的陷阱:情緒控制中的反諷加工」。

接下來這個現象叫框架理論。框架理論我就不多講了,因為我講過一本書叫【思考,快與慢】,丹尼爾·卡尼曼在這本書裏寫的研究就是關於框架理論的,他因此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這裏面講的就是厭惡損失、峰終效應這些理論,揭示了我們人類思考的非理性,大家去聽【思考,快與慢】就好了。

還有一個現象叫作被排斥的憤怒。美國發生過很多校園槍擊案,心理學家就去研究,是什麽促使這些孩子濫殺無辜,為什麽有的人在報復的時候,不是只殺仇人,而是見人就殺?最後研究人員發現原因是這些人都被排斥過。更重要的事是什麽呢?自戀水平高的人對於被排斥的反應更強烈。假如這個被排斥的人,平常就覺得自己很差,平常就覺得自己不行,他反而不容易憤怒,但如果這個人平常就是一個比較傲慢的、覺得自己很像樣的人,當他被排斥時,他的憤怒情緒會更加厲害。所以,我們要做好人,不要參與排斥別人的行為,排斥別人的行為會引發他人極度的憤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在企業管理、商業合作中都是很一件重要的事。

接下來這一個現象叫作親社會流言。這也是我在這本書裏新學到的。什麽叫親社會流言呢?就是說他散播這個流言的目的並不是作惡,他散播這個流言是出於社會公義,是因為他對某件事義憤填膺、看不慣。你們想想看,很多網暴都是這麽來的,一旦一個事件激發了某一群人內心中的那種憤恨,他們一旦來勁了,就會不停地說,不停地罵人,不停地傳播,表面上看起來他們是在做好事,實際上就是網暴,或者說客觀上造成了網暴,而這種行為給他們的內心帶來的撫慰,就是讓他們覺得自己說出來以後好像舒服了一點,自己只要警告了別人,就好像舒服了一點、安全了一點。這就是親社會流言之所以會蔓延的原因。

還有一個現象叫作愛能夠讓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這是心理學實驗得出的一個觀察。所有人或多或少地都會怕死,但是如果一個人在面臨死亡的時候,知道有人愛他,而且這個愛他的人在陪伴著他、關註著他,他對於死亡的恐懼就會大幅降低。這是可以透過心理學的實驗觀察出來的。我專門講過一本書叫作【怕死】,大家有機會可以把那本書找回來聽一聽,你就能了解人與死亡的關系。死亡不僅帶給我們恐懼,還會帶給我們在生活中做種種事情的動力。假如沒有死亡這個結局放在那兒的話,你現在什麽都不用做,你現在做任何事都沒有意義和價值,因為你死不了,什麽時候做都行。所以,死亡其實是自然給我們安排的一個非常好的發動機,沒有這個結局,我們的生命遊戲就不完美,就變得無趣了。

接下來,最後一條叫作人是否有自由意誌。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有自由意誌,這是自己做的判斷。但是心理學家並沒有確認這件事,我們很難真正知道我們是不是有自由意誌,我們做決定到底是因為自由意誌,還是因為受了外部的刺激,還是因為大腦電訊號突然之間的釋放。所以在【未來簡史】裏,尤瓦爾·赫拉利講過一個觀點,他說,當量子電腦的運算速度能夠比我們的大腦電訊號還快,它的運算能力超過大腦的時候,它可以完全掌控你的大腦。到那一刻,你怎麽確認自己是否有自由意誌?你的自由意誌其實是一個電訊號,而電腦比你的大腦運算得更快,所以它可以控制你,讓你擡左手、擡右手。為什麽人得知道自己有自由意誌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你得承擔道德責任,假如你沒有自由意誌,那你就不用承擔道德責任,當你有自由意誌時,你就需要承擔道德責任。第二個原因就是需要證明對於錯誤行為的懲罰是合理的,我們承認自己有自由意誌,那做錯事就需要接受懲罰。這是最後一個發現。

講這本書,我完全沒有念書中的原文,因為如果按原文來念的話,根本講不完。這本書內容非常龐雜,但是因為我對這些實驗都比較熟,所以可以概括性地給大家講解。希望大家透過聽我講的這20多個不同的實驗以及結論,能夠對我們的人性有一個反思,能夠認識到人的復雜性。如果我們不了解人的復雜性,我們就會過於簡單地去看待他人、看待自己。當你知道了人性背後種種復雜的運算邏輯和法則之後,能夠得出一個什麽結論呢?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個人的感受是,當我們更了解自己跟他人之後,我們會選擇始終做一個好人,保持善良、公正、愛、同情,這些品質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謝謝大家,我們下本書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