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立陶宛:沈不了的琥珀、看不夠的景;穿不完的亞麻、流不完的汁

2024-06-21文化

【立陶宛的街頭舞蹈】

前言

作為波羅的海三兄弟之一的立陶宛,在1991年9月獲得蘇聯承認獨立後,當年的9月1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2004年是立陶宛另一個最為重要的時間點:這一年的3月29日立陶宛正式加入北約、5月1日立陶宛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

【立陶宛的街頭演奏】

總面積約6.53萬平方公裏——接近我們兩個海南島的面積(海南約為3.5萬平方公裏)、總人口近290萬的立陶宛,靠近北歐,位於波羅的海東岸,北面是拉脫維亞,東面是白俄羅斯,南面是波蘭,西面是波羅的海和俄羅斯的一塊飛地——蓋瑞寧格勒州,首都維爾紐斯。

【波羅的海三國之立陶宛】

國小人少的立陶宛,在民族構成方面反而挺復雜,立陶宛族約占84%、波蘭族約占7%、俄羅斯族約占6%,此外還有白俄羅斯、烏克蘭等民族,多樣性肯定是沒問題,但在周邊環境劇變的時候,反而容易出現一些內部矛盾。

這裏僅選取了琥珀、旅遊、亞麻、樺樹汁等四樣有一定代表性的事物,跟大家聊聊另一種風貌的立陶宛。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一、沈不了的琥珀

聊到立陶宛就不得不聊一下琥珀——琥珀既不是石頭,也不是金屬;既不堅硬,也不耐高溫;但琥珀卻能在地下保存千百年,以寶石的價值帶給世人無限驚嘆。

立陶宛所處的波羅的海沿岸是世界琥珀的主產地,這裏的琥珀品質上乘,被稱為「波羅的海黃金」,而且產量還大:立陶宛的波羅的海地區的天然琥珀產量,占全球天然琥珀總產量的80%-90%。

【立陶宛的琥珀飾品】

事實上,大多數波羅的海的天然琥珀集中在4000-5000萬年前由松脂形成的,那時候陸地上的氣溫急劇上升,酷熱導致波羅的海沿岸森林中的松樹大量分泌黏稠的松脂,後來隨著地質變遷,這裏的大片森林沈入波羅的海的海底,再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松脂硬化後的沈澱物就變成了琥珀。

【蟲珀只是琥珀的一種】

真正的琥珀是的確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它們常常從海底地層中被海水沖刷出來,在含鹽分的海水中成似沈非沈狀態漂浮著。

立陶宛所處的波羅的海沿岸是琥珀的主產地,盡管海岸線只有約90公裏,但卻是名副其實的琥珀海岸。在20世紀中葉之前,波羅的海沿岸的居民經常可在風暴過後的海邊撿到大大小小的琥珀——現在這種情況肯定是極少極少了,因為現在能找到琥珀的地方,早就被嚴格看守起來了,如果還能撿到,說明運氣實在好到爆炸了。

【立陶宛的帕蘭加琥珀博物館】

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波羅的海的琥珀就以商品的形式被運往希臘和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的城市。到了公元前1600年左右,波羅的海的沿岸居民甚至將琥珀當作貨幣使用。公元1世紀至3世紀期間,波羅的海地區形成了通往羅馬帝國等地專門進行琥珀交易的「琥珀之路」,成為一條古老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各類琥珀琳瑯滿目】

在立陶宛南部的海濱城市帕蘭加,有波羅的海眾多琥珀博物館中最大的琥珀博物館。這座成立於1963年的琥珀博物館,裏面收藏了超過15000多件的蟲珀,其中包括一塊內含蜥蜴的珍稀蟲珀。

【蜥蜴琥珀:很小,需要找找】

琥珀當中有昆蟲的,就算是琥珀中的上品,大部份琥珀以植物為主,全世界現在也只發現了3塊含有蜥蜴的琥珀,因為蜥蜴的動作相對敏捷,能被樹上滴下的松脂粘住的機會非常小。而且,帕蘭加琥珀博物館很多更珍貴的琥珀處於保密狀態,對外公開展示的只有4500多件,其中有一塊重約3.5千克的巨大琥珀,名叫「太陽石」,在歐洲琥珀的個頭中排第3位。

【立陶宛帕蘭加琥珀博物館】

在立陶宛,有數不清的琥珀加工廠和作坊,也因此造就了許多出色的工匠。他們既能打造出精美的琥珀飾品,比如琥珀戒指、琥珀十字架、琥珀念珠、琥珀裝飾盒等等,;還能用琥珀做成畫像、船模、象棋、跳棋等工藝品。

【蟲子敏捷愛動,所以蟲珀是琥珀中最為難得的】

二、看不夠的景

國小人少的立陶宛其實挺復雜,以至於景色也雜糅著多種風格,既有著東歐的美麗,也有著北歐的風情,還帶著蘇聯的影子,還融合了原生態的自然,熙攘的都市和豐厚的歷史。立陶宛曾被【孤獨星球】評為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國的第3名、歐洲必遊國家中的第1名。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新城與老城】

維爾紐斯老城

就是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老城區,也是北歐規模最大、保存相對完好的中世紀古城之一,總面積只有3.6平方公裏,由於經歷了多個世紀的歷史,所以擁有多種風格的建築,包括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義式建築。

維爾紐斯舊城中最復雜的建築群是維爾紐斯大學建築群,占去舊城區很大部份面積,被選為布魯塞爾迷你歐洲公園中代表立陶宛的景觀,1994年時維爾紐斯舊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老城區】

特拉凱古堡

特拉凱曾經是立陶宛的第一個首都,始建於12世紀,到了14世紀成為立陶宛大公國的首都。盡管受到損毀,但在19世紀末時特拉凱再次被修復,總占地約8000公頃左右,現在特拉凱已經為立陶宛國家歷史公園。

【立陶宛:特拉凱古堡】

特拉凱古堡則位於加爾瓦湖心島上,是立陶宛古代眾多城堡中僅存的一個,也是立陶宛最著名的風景點,始建於1377年,在14-16世紀的200多年間,立陶宛大公國的大公就居住在這裏,算是「皇宮」了,不過現在這座城堡成為歷史博物館,既展出工藝美術作品,也可以舉行音樂會。

【立陶宛:特拉凱古堡】

希奧利艾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是一個朝聖地,位於立陶宛北部城市希奧利艾北面約12公裏的地方,準確的起源其實無人知曉,有一個相對流行的說法是:第一批放置在這裏的十字架,是在1831年11月立陶宛民眾反俄起義後發生的。近200年來,無數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在這萊恩置了許多十字架、雕塑、雕像等等。

【希奧利艾十字架山】

2004年時,這裏的十字架數量已經超過10萬個;2015年已經超過20萬個;2022年時已經超過30萬個——2022年的歐洲情況比較復雜,來到十字架山的民眾較往年增長迅速。

【希奧利艾十字架山】

此外,立陶宛的凱爾納維遺址、尼達沙丘、帕蘭加、德魯斯基寧蓋等,都是風景優美或者歷史文化豐富的地方,從2022年起,立陶宛的旅遊業也逐漸復蘇,2023年共接待境外遊客約202萬人次,主要來自德國、波蘭、丹麥、瑞典、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等國家。

【立陶宛的鄉村】

三、穿不完的亞麻

亞麻纖維是人類最早發現並使用的天然纖維——棉花、蠶絲都是後來才發現和利用的。亞麻有些天然特點,比如涼爽透氣、吸汗不粘,這也正是人類不斷利用亞麻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後來對亞麻的研究就越來越深入了:亞麻是優良的麻種,尤其是它的纖維沒有木質化,而且強度高、伸長小、柔軟細長,所以可紡效能較好,用來織造春季和夏季的衣料確實很合適。

【立陶宛的亞麻織物】

立陶苑的亞麻制品是一項傳統特色

從中世紀(歐洲的中世紀,時間跨度較大,泛指公元5世紀後期到公元15世紀中期)開始,立陶宛就是以生產亞麻與亞麻類面料供應歐洲各國而出名。即使現在,立陶宛許多的傳統村莊仍然有編制亞麻的傳統習慣,而且很多手工技藝也完好的流傳下來。

【立陶宛也有悠久的亞麻編織歷史】

現在亞麻的一些制品成為立陶宛的象征之一,比如在貴客來訪時,立陶宛民眾會用染過的亞麻編織色彩艷麗、圖案豐富的亞麻腰帶,特別引人註目,然後他們會向客人們獻上這種亞麻腰帶,既是在向客人表達熱烈的歡迎,同時也表達一種崇高的敬意。

【立陶宛民眾在挑選亞麻織物】

商業化也是立陶宛亞麻制品的必由之路,包括亞麻毛巾、亞麻餐巾、亞麻連衣裙、亞麻襯衫等在內的許多亞麻產品,不僅輕便耐用,而且價格非常實惠,曾經的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都是立陶宛亞麻衣物的穩定客戶,現在的出口情況一般,立陶宛希望開啟南美和非洲地區的市場,不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地區也自產亞麻,而且價格要便宜得多。

【這些手工和木制織機還一直保留到現在】

四、流不完的汁

這裏的汁是指最具立陶宛特色的樺樹汁。

樺樹汁,顧名思義也就是樺樹的汁液,是從樺樹中提取的一種無色(或淡黃色)透明液體,立陶宛的森林覆蓋率超過33%以上,而且以樺樹為主,所以盛產這種樺樹汁。按照立陶宛的風俗習慣,他們認為樺樹汁是營養豐富的生理活性水,也是樺樹本身的生命之源,樺樹汁除了蘊含一些營養元素也含有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重點是熱量和糖含量相對低不少。

【立陶宛春天的樹林】

立陶宛的樺樹汁采集時間是很短促的,差不多一年一次,集中在早春的時節,每次只有2-3周的時間。這主要還是按照樺樹自身的生長規律來的,比如在寒冷的冬季,樺樹充分儲存養份,隨後釋放到樹液中;到了來年早春,樺樹汁在樺樹根的壓力下,從樺樹樹幹和樹枝中流出。

【立陶宛的樺樹汁滴水盤】

剛剛流出的樺樹汁會略帶一點點甜味,但流出2-3天後,樺樹汁開始發酵會有輕微發酸的味道。對樺樹汁利用最早的國家並不是立陶宛以及樺樹更多的俄羅斯等國家,而是丹麥。丹麥是在1772年就將樺樹汁列為一種有營養液,可以被長年遠洋的海員隨身攜帶,當作預防壞血病和營養不良的飲品,丹麥認為樺樹汁算是一種神奇的樹水。

【立陶宛民眾也會制作簡易的樺樹汁收集器】

現在的樺樹汁,既是立陶苑的特色,也更加商業化了,在向歐盟市場推薦時,立陶宛將樺樹汁比喻為森林飲料、天然啤酒等等。其實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的部份地區,也有飲用樺樹汁的傳統習慣,只不過現在無法出口到歐盟國家,所以立陶宛算是填補了一點市場空白吧。

【這種就比較隨性了:還是有些雜質需要過濾的】

結語

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裏,立陶宛曾經表現搶眼:經濟上,2007年立陶宛的GDP增率高達11%左右。 科技上,那時的雷射與生物科技是立陶宛強項領域,它的雷射技術在全球占有率保持在80%以上,當時美國航天局、以色列核研究中心等曾使用過立陶宛的雷射裝置。

【立陶宛的燈光秀】

這因為在蘇聯時期,立陶宛沈澱了不少電子、造船等方面的經驗技術,不過從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立陶宛居然令人意外地在經濟、科技方面慢慢掉隊了,現在也成為每年需要向歐盟申請各項補貼或者援助的成員國之一。所以沈不了的琥珀、看不夠的景;穿不完的亞麻、流不完的汁,只能描述作為波羅的海三兄弟之一的立陶宛的一些輪廓。

【立陶宛的田野裏】

立陶宛的冬季同樣漫長、陰冷、潮濕,立陶宛民眾的酒精消費並不比俄羅斯少,在某些方面比如抑郁指數,立陶宛很像北歐的幾個國家。不過跟北歐國家不同的是,從18世紀開始到20世紀,立陶宛有一個比較奇怪的規律:波蘭如果出現被侵占或者被瓜分的情況,一定會帶著立陶宛一起。

【想給冬季的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拍張照】

客觀聊完立陶宛之後的唯一結論:這是一個歷史復雜、風景美麗、物產豐富、個性十足的國家,但卻並不適合做朋友。

【夏日的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