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張建坤:也許,「感悟與感覺」是人所追求的極致

2024-03-28文化

2023年8月10日,我當時在前海,早晨醒來在想一個問題:什麽是成熟。

然後扒拉手機,隨便看看。很短的時間,看到了包括文章、視訊在內的東西,有幾個關鍵詞冒了出來,分別是:

包容、容納,簡單、好處,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陰陽。

後來,我發現,這幾個關鍵詞不就是成熟的標誌嗎?

於是我就用這幾個關鍵詞寫了一篇關於「成熟」的文章。(感興趣的可以去看那天的文章)

七後來看了,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太清楚是不是有道理。

當時我解釋了兩句,但是也沒有覺得把這個講明白,畢竟他的經驗表明:做成事是需要制定目標的,也就是需要提前有預期收獲。

今天突然想起了這件事,我對於「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有了新的感悟。

【道德經】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是:無為而無所不為。

無為其中的一個重點是:不設預期。

這有什麽好處?

預期、目標這些東西可以牽扯人欲望。

做到了高興、興奮,未做到失望、悲傷。而且在做到之前還會焦慮、迷茫。

從本質上講,我們無論做什事,都是一種體驗,而這種體驗終將以感受而儲存下來。

就像我們獲得了名與利,最重要的並不是我們獲得的這個結果,如果一個人只在乎那個獲得的最後的結果,那麽,當他目標達到的時候,他就廢了。

我們要把重點更多的放在達到前的過程和達到後對名和利的使用上來,這樣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說,如果一個目標感很強的人,他不能把創業做事轉化為一種享受,那麽,當他發現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停下來的時候,他會變得痛苦。

如何才能轉化為一種享受?

玄機就在「無為而無所不為」。

簡單來說就是,「無為」,只關註當下、做好當下、享受當下。不去過多的看結果。也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當你不計較最後的得失,也就沒有了得失心、沒有個顧慮,就能更好的全力以赴做事,那麽,最後的結果反而是好的。

這就是「無為而無所不為」。

這也是佛家所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做好「因」上的事情,自然會有那個「果」。

這是把事做好的邏輯。

接下來大家想一下:

當我們得到那個「果」,無論是「名」還是「利」,我們最終能夠留下來的是什麽?我們最終獲得的到底是什麽?

感受。

過程和結果只是一種體驗,最後留下的只有感受。

一個人獲得了名,他其實獲得是那個有名的感覺。一個人賺到了錢,他其實獲得的是有錢的感覺。

如果一個人獲得了名利,卻沒有獲得名利的感覺,從本質上講,他從未獲得過名利。因為這些終將逝去。

接下來講重點:這種感覺是源於心,而不是腦。

西方有些人說: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首先你要像百萬富翁一樣思考。

這句話暴露出了一個問題,作者根本就沒弄清楚「心」與「腦」的區別。

也許他找到了心想事成的秘密的要點,但也只是在井沿邊上扒出頭看了一眼,並沒有找到清晰的本質。

大家想一個問題:當你出現了靈感,你覺得自己開悟了,但是後來又忘記了。

為什麽?

因為大多數人出現靈感後第一件事就是用大腦去評判。

你的靈感你覺得來源於腦,其實是源於心,腦只是一個途徑。

當你出現了來之不易的靈感,你不心去感受,而用腦去評判,你當然會失去。

所以,我們人這一輩子所有的體驗如果不能更多的用心去感受,你的這種體驗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意義的。

這裏還要強調一下,人很多時候「心」的感受,會透過「腦」來傳達。

比如有一個詞叫:顱內高潮。

這是一種強烈的感受,它是與心相連的,只不過透過腦來表達了出來。

今天就寫到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