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緬族人是中國彜族的一個分支嗎

2023-12-20文化

你知道嗎?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人竟然與中國彜族是同一個來源。

屬於漢藏語系的有100多個民族,使用400種語言,他們都是源於6000多年前在黃河中上遊創造了仰韶文化的華夏先民。戴慶廈(1989)在【關於中國藏緬語族系屬分類問題】一文中談到「透過對藏語支、緬語支、彜語支語言的比較,我們發現緬語支、彜語支的語言在許多基本特點上非常相似,而跟藏語支語言差異非常大。這個研究結果跟歷史文獻記載的一致,緬族和彜族分開的時間就在1200多年前。

彜族創世古歌【銅鼓歌】說:彜家先輩人,居住在昆侖。屬於藏緬語族的所有現代民族都是來源於黃河中上遊的古羌人,彜族史詩描述的就是這個事實。華夏祖先炎帝就是古羌人。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也是古羌人。三千年前彜族先民已廣泛分布於西南地區,現在有學者發現彜族文化與三星堆文化有很多相似處,而三星堆代表的古蜀國文明據說也是古羌人建立的。

自隋唐以來,彜族的先民地區出現了烏蠻與白蠻的分化。在雲南的西洱河地區,居住著六大烏蠻部落,統稱為「六詔」。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羅閣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並了五詔,被封為雲南王,並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區為基地建立了南詔國。南詔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蠻書】中例舉的以「蠻」劃分的民族多達十幾個。許多民族與今天的民族有著承傳關系,其中烏蠻是彜族的先民,白蠻是白族的先民,「金齒」和「望蠻」是傣族的先民,而「樸子蠻」則是德昂族、布朗族和佤族的先民。

魏晉時期的【西南異方誌】、【南中八郡誌】等書均記載:位於永昌西南三千裏有個驃國。8世紀時,驃國疆土北至南詔(今雲南德宏和緬甸交界地帶),東至陸真臘(今泰國、寮國接壤地帶),西至東天竺(今印度阿山姆邦等地),擁有整個伊洛瓦底江流域,共計9個城鎮、18個屬國、298個部落。 唐大和六年(832年),南詔滅亡驃國。在這之後,緬族開始出現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

首創緬人起源於中國西北的說法,是一位英國學者 高登·盧斯 在30年代提出的。他一直堅持這一觀點,認為緬族的先民是生活在甘肅一帶的羌人。這些先民在南下途中,於公元7-8世紀到達了中國雲南瀾滄江以西地區。【雲南誌】中所記載的「望宜蠻」、「茫蠻」、「望外喻」等部落,就是原始緬人的代表。公元9世紀,他們進入緬甸,建立了蒲甘城。盧斯的觀點後來被緬甸史學家丹東吳巴信等接受,在緬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緬甸獨立後,有緬族學者認為蒲甘王朝之前就有緬族,驃國就是由緬族建立的。

經過深入研究史料,我們可以確認緬人與驃人在緬甸古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族。驃國文化繁榮,音樂造詣尤為出眾。公元801年,驃國王子舒難陀踏入大唐長安,獻上了他們國家的音樂,與唐朝分享了這份藝術瑰寶。白居易還為此創作了【驃國樂】一詩,足見其對驃國音樂的贊賞與喜愛。

在蒲甘時期,緬族的遊牧特點依然鮮明。他們善於騎馬,宋人趙汝適在【諸蕃誌·蒲甘國】中描述,「其國產馬,不鞍而騎」,這顯示出他們與生俱來的馬術技能。此外,「國有諸葛武侯廟」的記載,似乎暗示了緬族對諸葛亮的敬仰和崇拜。

另一個顯著的生活習俗是他們對牛奶的熱愛。在碑銘中,有許多關於緬族人喜愛飲用牛奶的記載。這與農耕、以稻米為主食的驃人形成了鮮明對比,反而與遊牧的羌人更為相似。這進一步印證了緬人與驃人的文化差異和生活習性的不同。

漢藏語系的分布

公元832年彜族先民建立的南詔滅亡了驃國後留下部份軍隊在那。從此,與彜族同源的古羌人部落開始陸續向緬甸和印度東北部遷徙。進入伊洛瓦底江平原形成了緬族。進入緬北和印度東北邦的羌人部落形成眾多使用藏緬語族的民族。緬族融合了驃人、孟人等諸多民族,因此Y 染色體單倍群0-m122在緬族的比例為40%,在印度東北邦,堅持不與異族通婚的梅泰人、那加人0-m122比例可以達到80%。

基於對藏緬語族的各種語言研究證據,加上人類種族遷徙的基因檢測證據,結合各種史料、文化證據,基本上證明了緬甸大部人都是源於黃河流域的古羌人。緬族和彜族的關系尤為親近,說是屬於彜族的一個分支,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