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雨巷詩人戴望舒,寫了一輩子情詩卻不懂情,三段戀情都被拋棄

2024-01-11文化

讀戴望舒的【雨巷】,心中總會莫名湧起淡淡的憂傷,仿佛自己置身於江南煙雨中,站在狹窄悠長的巷子裏,與那個撐著油紙傘的丁香姑娘擦身而過,看著她消失在巷子的盡頭。

戴望舒,是民國時期的著名詩人,其詩作【雨巷】廣為流傳,他也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

他的一生曾有過三次戀情,兩次步入婚姻,遺憾的是三個女子最後都離他而去。

江南多才子:煙雨江南,詩人誕生

戴望舒生於1905年,是浙江杭州人,父親是銀行職員,母親出身書香之家。

他是跟著母親啟蒙的,從小聽母親講【水滸傳】【紅樓夢】等文學名著,漸漸地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然而,不幸發生了,年幼的戴望舒染上了天花,雖然經過救治保住了性命,但是光滑白凈的臉卻變得坑坑窪窪,留下許多大大小小的暗色麻斑。

因為臉上的麻斑,戴望舒常常遭到同齡孩子奚落取笑,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他變得沈默寡言,內心越來越自卑。

戴望舒徜徉在書的海洋裏,這裏沒有人嘲笑他臉上的麻斑,使他暫時遠離世俗的目光。

如果說書是他的朋友,可以安慰他的心靈;那麽筆就是他的戀人,可以傾聽他的心聲。

戴望舒喜歡上寫作,他透過文字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傾訴心中無法言說的憂傷和渴望。

他原本就十分聰穎,年幼時還曾受到母親在文學上的熏陶,自己又非常勤奮好學,因此,很快就在文學方面嶄露頭角。

1922年8月,戴望舒在【半月】雜誌上發表了短篇小說【債】,這是他首次公開發表作品,此時他還不滿17歲。這次處女作的「首秀」很成功,他在文壇初露頭角就吸引很多人關註,讓塔克辛心大增。

同年9月,戴望舒和施蟄存等人在杭州成立了一個青年文學社團,起名蘭社。次年秋,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兩年後,他又轉到震旦大學學習法語。

在震旦大學,戴望舒開始研讀雨果、拉馬丁等浪漫派作家的作品。第二年戴望舒和施蟄存等人創辦了旬刊【瓔珞】,並行表詩作【凝淚出門】,自此,開始了詩歌創作。

戴望舒心中播下的那顆詩歌的種子,在青春的雨季開始生根發芽,有一天會花滿枝頭,結出甘甜的碩果。只是,愛情的種子遇到了潮濕的泥土,也悄悄地露出了頭,不過,它結的果子卻是苦澀的。

雨淅淅瀝瀝,飄過悠長、悠長的巷子,飄落到撐起的油紙傘上,滴在姑娘揚起的裙角。

那個丁香姑娘來了,她有和丁香一樣的顏色,和丁香一樣的芬芳,和丁香一樣的憂愁。她哀怨又仿徨,靜靜地走到詩人身邊,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後像夢幻一樣飄走了,飄遠了,消失了。

戴望舒很快就會遇到他的丁香姑娘,在那個悠長的雨巷,她會成就他的詩歌事業,她會毀了他的愛情幻想。

第一段戀情:愛而不得,神女無心

戴望舒的初戀叫施絳年,是他的同窗好友施蟄存的大妹,他用9年的時間追求她,然而襄王有意神女無心,不過是他單戀罷了。

戴望舒和施蟄存同齡,兩人曾一起在杭州創辦文學社,又同一年考入上海大學,都酷愛文學。施蟄存老家也是杭州的,8歲才全家搬到上海生活,算起來,兩人還是老鄉。因此,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

1926年,戴望舒和施蟄存、杜衡等人創辦了旬刊【瓔珞】。也是在這一年,戴望舒住進了施蟄存家。

施蟄存的大妹,叫施絳年。施絳年當時只有16歲,青春年少,活潑開朗,很招人喜歡。

住在同一所房子裏,免不了見面,戴望舒對施絳年日久生情,喜歡上這個清純可愛的姑娘。

每次看到施絳年,戴望舒都會心跳加速,臉頰發燙。她窈窕輕盈的身姿,淺笑嫣然的模樣……總在他眼前晃動,戴望舒確定自己戀愛了。

不過,由於年少時因臉上的麻斑,戴望舒總被人譏笑,給他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他內心很自卑。他不敢直接向施絳年表白,擔心對方拒絕他。

戴望舒決定先透過詩間接表白,看看施絳年的反應。他把寫滿自己心事和愛意的詩送給了施絳年,可施絳年什麽反應都沒有。

施絳年對戴望舒沒有男女之情,她比戴望舒小五歲,在她眼裏,戴望舒是哥哥的好友,最多就是個大哥哥。

起初,施絳年並不知道戴望舒喜歡自己,後來從他的言行舉止和送給自己的詩裏,猜到對方可能對自己有意,可是戴望舒沒有直接挑明此事,她一個姑娘不好有什麽表示,所以裝作愚鈍不知。

不過,施絳年開始有意疏離戴望舒,盡量少與他見面,避免與他單獨相處。對面遇到了,也只是禮貌地客氣一下。

可是戴望舒不這麽想,他認為施絳年沒有明確拒絕,應該就是對他有意思,只是小姑娘害羞,不敢表露心意。

戴望舒有感而發,寫下了那首成名詩作【雨巷】。【雨巷】是戴望舒在1927年寫的,於1928年發表,這首詩讓戴望舒一炮而紅,成為可以和徐誌摩比肩的浪漫派詩人代表。

1929年4月,戴望舒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翻開詩集第一頁,上面用法文寫著「給絳年」。

施絳年覺得戴望舒是哥哥的好友,直接拒絕怕他難堪,刻意地對他很冷淡,希望他知難而退。

只是,這一次,戴望舒選擇了勇往直前,他直接向施絳年求婚。施絳年直接拒絕,她告訴戴望舒自己有交往的物件。

「我深愛著你,我以為你也深愛著我。現在,你卻不肯接受我對你的愛,讓我如何能接受!」戴望舒聲稱,施絳年不答應他的求婚,他就跳湖。

施絳年害怕鬧出人命,再加上哥哥在旁邊極力勸說,被迫點頭答應了戴望舒的求婚。

戴望舒終於抱得美人歸,非常開心,馬上回杭州告訴父母,讓父母來上海提親。

1931年夏初,戴望舒和施絳年訂婚,半年後,他提出結婚。可這一次施絳年沒有再妥協,因為她確實不愛戴望舒,而且真得有意中人了。

可是,施絳年又擔心戴望舒做出過激的事情,她想了一個計策。施絳年告訴戴望舒,等他出國拿個學位證書回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了固定收入再結婚。

留學的費用很高,以戴望舒家的經濟條件,是無法支撐他去國外讀書的,施絳年認為他會放棄。即使戴望舒真出國,好幾年時間,等感情淡了或他想明白了,再提出解除婚約。

只是,施絳年低估了戴望舒的癡情。1932年11月,戴望舒去法國留學,在國外半工半讀,雖然施蟄存暗中接濟他,他的日子還是過得很苦。

1935年,戴望舒因學分沒有修滿被學校開除,雙手空空回到上海,卻得知施絳年已經跟一個冰箱銷售員結婚。他跑去質問施絳年是不是移情別戀。施絳年說,「我從來都沒愛過你,何談移情別戀。」

戴望舒很氣惱,甩手就給了施絳年一個耳光。至此,這段長達9年的戀情,確切地說是單戀,徹底結束了。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感情是你情我願的事,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戴望舒確實是個很癡情的人,他為了愛情付出的努力更是讓人感動,可惜他選錯了物件。

第二段戀情:不懂珍惜,愛人離去

戴望舒與施絳年解除婚約後,搬出施家,搬進江灣一處公寓。新派小說家穆時英住在附近,他比戴望舒小七歲,很仰慕戴望舒的才華,常來拜訪戴望舒,很快兩人成了朋友。

穆時英見戴望舒因失戀意誌消沈,日日借酒澆愁,便安慰他,「我妹妹比施絳年還漂亮,改天介紹給你認識。」

穆時英言而有信,真把妹妹穆麗娟介紹給戴望舒。18歲的穆麗娟清麗脫俗,頗有些古典氣質,戴望舒一見傾心。

穆麗娟受到哥哥的影響,也很喜歡文學,對戴望舒也十分仰慕。她不僅長相出眾,而且性葛文柔,善解人意。

在穆時英的撮合下,戴望舒和穆麗娟開始交往。穆麗娟非常崇拜這個大詩人,幫他抄寫稿件,陪他看電影,聽音樂會。戴望舒內心重新燃起愛情之火。

1936年6月,31歲的戴望舒和19歲的穆麗娟邁入婚姻的殿堂,他們在上海的新亞大酒店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穆家富有,穆麗娟又是家裏唯一的女孩,因此婚禮辦得很隆重。

佳人配才子,可謂一段佳話。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聲裏,戴望舒和穆麗娟結成連理。

婚後第一年,兩人的日子過得十分甜蜜融洽。第二年,女兒朵朵出生了,給這個家增添了許多快樂和喜悅。

然而好景不長,1937年抗戰爆發,上海淪陷,為了躲避戰亂,戴望舒攜妻女於1938年遷居香港,而這也成為兩人關系的轉折點。

在香港,戴望舒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看書,寫詩,或者外出活動,對家裏的事從不過問。

戴望舒跟妻子基本不交流,兩人同住一個屋檐下,卻猶如陌生人。穆麗娟曾抱怨,「在他心裏,書排第一,妻女排第二。」

女人比較敏感,穆麗娟懷疑丈夫心中最愛的是初戀。戴望舒覺得妻子是無理取鬧,也不解釋。

戴望舒有些大男子主義,凡事不跟穆麗娟商量。戴望舒覺得妻子應該聽他的,他從不會尊重妻子的意見,也不會顧及妻子的感受。

而且,戴望舒的脾氣比較暴躁,動不動就發火,對妻子惡語相加,有時還會動手。

穆麗娟對這段感情越來越失望,她覺得丈夫變了,變得粗魯、冷漠,與最初相識時判若兩人。

1940年6月,穆時英被人暗中殺害。這件事成為戴望舒夫妻倆感情破裂的導火索,將他們的婚姻推至懸崖邊。

穆時英當時是日偽政府某報社的社長,傳言他是汪偽漢奸,是被軍統特工「除奸」。不過,由於他被殺害當天,沒有乘坐日本人給他配置的高級防彈轎車,而是乘坐黃包車,因此也有人懷疑他是被自己人誤殺。至於真相如何,恐怕永遠都是一個謎。

穆麗娟和大哥穆時英的關系很親厚,她一直很崇拜大哥,不相信大哥會是漢奸。穆麗娟很悲痛,想要回上海奔喪。

戴望舒不同意穆麗娟回上海,並且對妻子怒吼,「你大哥是漢奸,你有什麽臉哭。」

穆麗娟最終沒有回上海參加哥哥的葬禮,只是她對丈夫心灰意冷。

1940年冬,穆麗娟的母親因無法承受喪子之痛,病危,想見女兒一面,家人去電香港,戴望舒接的。

當時,遷居香港的上海人不少。有一天,穆麗娟帶女兒逛街,遇到一個熟人,對方很驚訝,「你母親去世了,你怎麽還有心情穿著大紅的衣服逛街。」

穆麗娟不顧丈夫阻攔,踏上了回上海的輪船。可惜,她晚了一步,母親已經安葬,她沒能見母親最後一面,也沒能送母親最後一程。

穆麗娟徹底心寒,她留在了上海,並告訴戴望舒,自己不會再回香港了,她要離婚。

戴望舒不肯,為了挽回妻子,他以死相要挾。穆麗娟沒有妥協,她去意已決。戴望舒真得服毒了,好在朋友發現的早,及時送醫,這才保住他的命。

戴望舒親自回到上海,懇求妻子回心轉意。只是穆麗娟的心已死,她斷然拒絕。

兩個人一個香港,一個上海,開始了分居生活。1943年初,戴望舒和穆麗娟離婚。

後來,穆麗娟嫁給了周黎庵,相伴一生。穆麗娟活了103歲,於2020年過世。

戴望舒辜負了一個愛他的女人,傷了她的心,也傷了自己。婚姻是需要經營的,愛人不是寵物,你有興致就抱一抱,親一親,沒興致就丟在一邊任她獨自發脾氣。夫妻之間需要溝通,互相體諒。

第三段戀情:忘年之戀,移情他人

戴望舒和穆麗娟分開以後,不久遇到了楊靜,開始了他的第三段戀情。

楊靜是大同圖書印務局的一名抄寫員,戴望舒當時是這家印務局的一名編輯。兩人在工作中常有接觸,互生好感。

16歲的楊靜長得嬌小美麗,明艷動人,熱情奔放,猶如一朵嬌艷的玫瑰,瞬間吸引了戴望舒的目光。

活力四射的楊靜,全身散發著青春的光芒,恍惚間,戴望舒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細雨敲打油紙傘的時光,那時,他們都是那麽年輕。

跟楊靜在一起,戴望舒感覺輕松,快樂,他心中的愛情火種再一次點燃,撥動他那顆躁動的心弦。

戴望舒一米八的個子,濃眉大眼,方面大耳,雖然他的臉上有不少麻點,遠看還是蠻帥氣的。而且,他有才有名。只是年齡大了點,戴望舒比楊靜的年紀大將近兩輪。可是在愛情面前,年齡不是問題。

戴望舒和楊靜戀愛了,他們的感情升溫很快,不久便進入熱戀。楊靜就像一枚小太陽,溫暖著戴望舒的心房。戴望舒想結婚了,他希望和楊靜共度余下的人生。

楊靜不顧父母的反對,執意嫁給戴望舒。1943年5月,戴望舒在和穆麗娟離婚四個月後,迎娶了楊靜。不知道他是不是想炫耀,他把自己和楊靜的新婚照寄給了前妻穆麗娟。

老夫少妻,羨煞眾人。只是,這段婚姻最後也是以離婚收場。

婚後,由於年齡上的巨大差距,加上性格不合,兩人漸生矛盾,經常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爭吵不休。

楊靜在香港長大,才十幾歲,她喜歡熱鬧。而戴望舒年近四十,早過了玩鬧的年紀,他喜歡清凈,希望平平淡淡地過日子。

這樣吵吵鬧鬧過了一年多,抗戰勝利了,戴望舒攜全家回到上海,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這平靜的日子很快又被打破了,戴望舒因為支持進步學生的愛國活動被學校解聘。

重新找到工作的戴望舒,為了多賺點錢,讓家人生活得好一點,同時兼著好幾門課。

楊靜來到上海後,開始流連社交圈,她經常去參加舞會。雖然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是她才20歲,她無法忍受枯燥的家庭生活,不願意把自己埋沒在柴米油鹽裏。

戴望舒不能理解妻子的做法,為此兩人多次口角,最初的感情慢慢消磨光了。

1948年5月,戴望舒被誣陷是漢奸,被迫再次離開上海,回到香港。

戴望舒心裏苦悶,和楊靜的摩擦再次升級。對於楊靜來說,戴望舒不可理喻。

回到香港的第二年,楊靜跟戴望舒提出離婚,她坦白自己已經愛上了別人。戴望舒極力想挽回妻子,然而楊靜的態度很堅決。

在楊靜走後,戴望舒帶著三個女兒回到北京。北方寒冷幹燥,戴望舒患上嚴重的哮喘。1950年2月28日,戴望舒哮喘病發作,他在給自己註射藥劑時,因劑量超標導致藥物中毒,不幸離世,終年45歲。

戀愛是美好的,婚姻是殘酷的。戴望舒和楊靜,他們是愛過的,只是愛得辛苦,有人選擇了結束。

小結

戴望舒南人北相,他長相似北方人,高大魁梧,骨子裏是南方人。像是北方的風,遇到了南方的雨。他一生都在追尋愛情,求不得痛不欲生,得到了又不懂珍惜。

他寫了很多情詩,卻不懂「情為何物」。他想要愛,可他卻不懂如何愛,總是在傷害別人,傷害自己。

他想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施絳年、穆麗娟和楊靜,誰是他心中的丁香姑娘?或許那個丁香姑娘一直在他心中,從未走出來過!所以他帶著她的 愁怨,在人世間哀怨,仿徨,淒婉地吟誦著【雨巷】。

圖片來自網路,侵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