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民間故事:見錢眼開,難逃法網

2024-03-18文化

話說古有一村,名喚槐花村,村中有一秀士,姓李名文遠,為人忠厚,飽讀詩書,雖家道貧寒,然誌氣高遠,未嘗一日忘其本。李文遠有一祖傳之物,乃一面銅鏡,雖不甚華麗,卻傳說能照見人心之善惡。李文遠視為珍寶,未嘗輕易示人。

一日,李文遠於市集賣字為生,偶遇一遊方道士。道士見李文遠眉宇間隱有祥瑞之氣,遂上前搭話。道士言:「貧道觀君氣色非凡,必有大福將至。」李文遠笑曰:「吾乃一介寒儒,何福之有?」道士微微一笑,目光瞥向李文遠腰間銅鏡,道:「君之福,或藏於此鏡中。」

李文遠聞言,心中一驚,暗忖:「此鏡雖為祖傳,但從未見其有何異處,道士所言何意?」然面上卻不露聲色,只道:「此不過一面普通銅鏡,何足掛齒。」道士卻搖頭笑道:「君勿小覷此鏡,它日或有奇遇。」言罷,飄然而去。

李文遠歸家後,心中疑慮難消,遂取出銅鏡細細端詳。鏡中除卻自己容顏,並無他物。然李文遠忽覺鏡中自己雙眼似有異光閃爍,心中一動,暗道:「莫非此鏡真有不凡之處?」

次日,李文遠復至市集賣字。不料,一富商路過,見李文遠字寫得端秀,遂出高價購之。李文遠喜出望外,得銀數兩,心中暗自感激那道士。歸家後,李文遠將所得銀兩藏於箱底,卻不慎將銅鏡遺於桌上。

是夜,李文遠睡夢中忽聞異響,驚醒後見一黑影於屋中翻箱倒櫃。李文遠心知遇賊,然念及家中貧寒,並無值錢之物,遂壯膽喝道:「何方賊人,敢入我屋?」黑影聞言一怔,回首見李文遠持燭而立,面露驚慌之色。

李文遠借燭光細看,卻見那賊人面容熟悉,竟是日間於市集相遇的富商。富商見事已敗露,遂面露兇相,拔出腰間匕首,威脅李文遠交出銅鏡。李文遠心知銅鏡非凡物,不可輕易交出,遂與富商周旋。

二人爭鬥間,銅鏡忽從桌上跌落,摔成數片。富商見狀,面露失望之色,然仍不甘心地撿起幾片銅鏡碎片,匆匆離去。李文遠見狀,心中五味雜陳,既痛惜祖傳之物損毀,又慶幸賊人未能得逞。

次日,李文遠將銅鏡碎片小心收起,藏於箱底深處。自此以後,他更加謹慎小心,不敢輕易示人。而那富商自那晚離去後,再未出現於槐花村中。

時光荏苒,數年過去。李文遠因勤勉好學,終得中舉,入仕為官。然他心中始終難忘那面銅鏡及富商之事。一日,李文遠於朝中聽聞一訊息,言那富商因貪腐被查辦,家產盡沒。李文遠聞訊,心中暗自忖度:「此賊雖得一時之富,終難逃法網。可見,人心之善惡,非外物所能改變。」

自此以後,李文遠更加致力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而那面銅鏡之事,也逐漸成為槐花村中一樁傳奇佳話,流傳於世。

然,世間之事,往往出人意表。李文遠雖已忘懷那面銅鏡,卻未料銅鏡之事竟有後續。且說那富商被查辦後,其家產盡被充公。然在清理家產時,官府於富商密室中發現一面銅鏡,鏡中竟隱隱有金光閃爍。官員見狀,心知非凡物,遂上報朝廷。

朝廷聞訊,即派專員前來查驗。專員細查之下,發現此銅鏡竟與李文遠所失之物頗為相似。朝廷遂下令召李文遠回京,詢問此事。李文遠聞召,心中驚疑不定,不知銅鏡之事何以驚動朝廷。

然皇命難違,李文遠只得啟程回京。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暗忖:「莫非那銅鏡真有何非凡之處?若是如此,當年富商所圖,又豈是金銀財物?」

且說李文遠心懷忐忑,一路顛簸回京。入得朝廷,便被召至金鑾殿上。朝廷專員手持那面銅鏡,詢問李文遠是否識得此物。李文遠一見那銅鏡,頓時楞住,心中波濤洶湧。他仔細辨認,確認這銅鏡正是當年被富商摔碎的那面,只是不知為何竟被修復得完好如初,且金光閃閃,更勝往昔。

李文遠如實向朝廷匯報了銅鏡的來歷及當年富商盜鏡之事。朝廷專員聽後,面露凝重之色,道:「此鏡既非凡物,又涉及貪腐大案,須得仔細查明真相。」遂下令將此事交由刑部徹查。

刑部官員接手此案後,立即展開調查。他們首先傳訊了當年富商的家人及手下,試圖從他們口中得知銅鏡的來歷及富商的意圖。經過一番審訊,刑部官員得知富商在得知銅鏡的非凡之處後,便心生貪念,欲據為己有。他原以為得到銅鏡便能財源滾滾,不料卻因此惹上了大禍。

刑部官員又深入調查,發現富商在得到銅鏡後,果然財運亨通,生意興隆。然而,他卻因此變得越發貪婪無度,最終走上了貪腐之路。而那面銅鏡,似乎也在無形中放大了他的貪欲,讓他無法自拔。

調查至此,刑部官員已大致明了事情真相。他們上報朝廷,建議將銅鏡視為不祥之物,予以封存。朝廷聞訊,深以為然,遂下令將銅鏡封存於皇宮深處,永不示人。

李文遠得知此事後,心中感慨萬分。他想到那面銅鏡曾給自己帶來的種種遭遇,又想到富商因貪戀銅鏡而身敗名裂,不禁唏噓不已。他深感人心之貪婪,實乃萬惡之源,唯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方能抵禦外物之誘惑,保持本心之純凈。

自此以後,李文遠更加致力於修身養性,為官清廉。而那面銅鏡之事,也成為槐花村及朝廷中的一樁傳奇佳話,流傳於世,警示後人。 #頭條先發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