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十個故事帶你走向遠方,阿來散文新作【去有風的曠野】出版

2024-09-30文化

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2024年散文新作【去有風的曠野】,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的是阿來的十個行走往事,十個把心交給曠野的故事。多年來,阿來始終將行走和寫作視作自己的宿命,他攀行在曠野之間,任群山的波濤把他身體充滿,擡頭仰望蒼穹星際,俯身凝視花草生靈。

阿來在旅途中 資料圖

知名作家馬伯庸曾說,「阿來對於自然的理解、對於自然的親近,一定並不僅僅只是局限在思考上,他一定會身體力行。」從四川到雲南、貴州、甘肅……作為中國最早的行走文學踐行者之一,他在行走中發現了曠野詩意、詩性、詩心與詩情,為世俗庸常提供了一方尋求解脫的天地,也「為過往的歷史存真,為消逝的生活留影」。

作為一個從大地上走來的作家,阿來始終拒絕讓快節奏的生活將自己的人生變成段子,而是選擇把心交給曠野,以一個他者的身份,去探險種種奇遇。「一個小時走5公裏和一個小時飛720公裏,看到的東西是截然不同的。」「大自然有時候能給人提供一種慰藉,所以我總是要抽時間從河谷地帶的人間社會出去,經過人間,最後到沒有人間的自然中去,那是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它的美麗會給你安慰。」

在【去有風的曠野】中,作家阿來呈現了他作為一位植物學的癡迷者和博學者的一面,他的文章無一不聚焦花草樹木,棘豆、風花菊、香青、蠅子草……他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對每一株我們看似無名的花草如數家珍。每一次漫遊,都是一次高原花草的追蹤,在他的手機和電腦硬碟裏,儲存了數萬張植物圖片,因而被讀者們親切地稱為「作家中的植物學家」。

談及他對自然的珍視和熱愛,他說主要源於自己長期在四川、西藏、青海、甘肅、雲南等地的田野調查和走訪考察。正因為看到和感受到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的影響,所以希望中國的生態文學作為一個問題、一種文學樣式,承擔它自己的責任使命,表現和揭示社會面臨的生態問題,探尋生態危機的根源,從而以作品表達作家的倫理觀照、審美追求和社會擔當,引導和助力社會重塑心靈生態、建設生態文明。

「我們在大地上行走,首先需要下功夫了解它的地理史、文化史,知道這些生命體的名字,才能書寫這片大地、獲得個人和社會的生命體驗。」他說:「我是一個愛植物的人。愛植物,自然就會更愛它們開放的花朵。」在阿來筆下,風景不再是人物活動的「背景板」,鮮紅的杜鵑、紫色的馬先蒿、藍黃相間的鳶尾,生機處處;雲杉、白樺、杉樹、松柏,蓊郁如海。他的文字總有一股自然的野氣,穿行於群山之中,頭頂藍天,看冰川消融、古樹繁花。

封面

好的旅行寫作,不僅能夠呈現那些遙遠而新鮮的風景,讓讀者透過文字的介質感受曠野之息,也能經由作家筆下獨特的山脈水文,將生命看作一次山重水復的旅程。「人看到的不止是美麗的大自然,也能看到自己深藏不露的內心世界」。在米倉山巔,他毫不失望於時值紅葉節而未見紅葉,反而慶幸賞到了盛放的杜鵑。在金川河谷賞梨花,他看到了因一場戰事造就的梨花的前世今生。

莫言曾評價阿來「如果世界文學是一個百花園的話,那阿來的創作是這個百花園當中具有特色的引人註目的一朵。」著名評論家李敬澤也稱贊:「阿來是一個博物學家,他對自然充滿了熱愛和敬佩,有一種凝視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