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彩虹]連環畫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形式,集繪畫、文學、裝幀於一體,具有其特殊的藝術性。在宋朝印刷術普及後最終成型。以連續的圖畫敘述故事、刻畫人物,這一形式題材廣泛,內容多樣,是老少皆宜的一種通俗讀物。由於這種體裁的作品直接面對普通大眾,對讀者的文化層次要求低,影響面廣泛,所以在創作上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對於研究者而言也具有相應的史料價值。
[比心]連環畫又稱連環圖畫 。 在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在北方叫做「小人書」、在廣東、廣西稱為「公仔書」、而在浙江稱為「菩薩書」、在漢口又稱作「牙牙書」、在上海則稱為「圖畫書」等。
[送自己一朵花]茅盾在他的短文【連環圖畫小說】中,曾經描述過連環畫是如何地深入市井生活之中:
「上海的街頭巷尾像步哨似的密布著無數的小書攤。雖說是書攤,實在只是兩塊在墻上的特制木板,貼膏藥似的密排著各種名目的版式一律的小書。這「書攤」──如果我們也叫它書攤,旁邊還有一只木條凳。誰花了兩個銅子,就可以坐在那條凳上租看那攤上的小書二十本或三十本;要是你是「老門檻」,或者可以租看到四十本五十本,都沒一定。」
現在我們統稱為「連環畫」的讀物,是在民國時期正式稱為「連環圖畫」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組三毛看了也害怕的民國小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