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黃金只是一種金屬,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為何數千年來一直深受追捧

2024-04-11文化

三國時期的大才子曹植在【洛神賦】中有雲:「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 。意思是穿戴著華麗高貴的黃金與翠玉首飾,點綴著的珍貴明珠照亮了美麗的容顏。其中,首飾是以金銀為主要原材料,再用珍珠、翡翠、寶石加以鑲嵌的飾品。古人通常將首飾佩戴在頭上,用以襯托出個人的身份、地位、財富與品味,同時也象征著佩戴者的價值觀念與審美傾向。

成語「穿金戴銀」指的是人們身上穿戴著金銀首飾,形容衣服飾品極盡華麗。古人認為金、銀可以散發出抵禦邪魅之氣,即金氣與銀氣。人們會將金銀首飾打造成龍鳳瑞獸,男性將這些首飾佩戴於腰間或衣冠上,而女性的飾品種類更加豐富多彩,諸如手鐲、項鏈、戒指等。

這些飾品除了用來裝飾外,還被古人認為可用以驅邪與辟邪。雖然金與銀同屬於貴金屬,但黃金在價值上卻高於白銀。因此,富人往往佩戴黃金飾品,而窮人則佩戴白銀飾品。古人尤其喜歡用黃金來打鎖,例如幼兒佩戴的「長命鎖」,取健康成長、吉祥如意之意。

如意鎖通常會被打造成如意雲形、元寶形、柱鎖形等。金鎖下面還會佩戴古代銅幣、吉祥字元或響鈴。總之,黃金被加工成配飾後,不僅可以象征著財富與權勢,也能用以驅趕邪氣,代表吉祥與福氣。金屬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種類豐富,黃金僅僅是其中的一種,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為何數千年來一直深受追捧?


黃金的演變史

黃金是一種質地軟、金黃色且抗腐蝕的貴金屬,元素符號為Au,是地球上較為珍貴與稀有的金屬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被發現的金屬之一 。早在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古人便已跟黃金結緣。

相傳,三皇五帝會以黃金為主要原材料,煉制出可以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最遲在公元前14~13世紀,即商朝中期,人們便已掌握以黃金為主要原材料打造金器。1976年,陜西寶雞出土了一座秦皇先祖的墓穴。墓穴中除了埋葬著186具殉葬人的屍身外,還有一只長1.1厘米、寬0.7厘米,高1.6厘米的黃金啄木鳥。

啄木鳥體型雖小,五臟俱全,脖子雖短,但眼睛與尖喙卻十分逼真。只見啄木鳥的羽冠高高揚起,雙翅平展,尾巴呈扇形狀。據專家考證,這只黃金啄木鳥為春秋至秦朝時期的產物。【周禮·地官】中記載:「 卝人掌金玉錫石之地,而為之厲禁以守之 。」

由此可見,周朝專門設定了掌管黃金礦業的官職。戰國時期,隨著工商業的日益發達,人們對黃金的需求也逐漸增大,黃金不僅成為通行的貨幣,也成為上層階級奢侈生活的裝飾品。【管子·地數】曾記載「 上有丹砂,下有黃金;上有磁石,下有銅 。」

這說明在春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采金與冶煉黃金。自奴隸社會起,中國先人便會從含金的沙礫層中淘取砂金。砂金又被稱為「河金」或「麩金」。前者是從水砂中淘洗出來的黃金,後者是透過平地掘井開采出的黃金。

黃金的開采方式大致分為兩種,分別是掘巖洞取和在含金的河流中淘取。從礦洞中開采的黃金叫作「金」或是「瓜子金」,礦金外形大、顆粒分明。從水中的沙礫層中淘取的金則統稱為砂金,砂金量大細密,細微如沙。唐宋之間,古人開采脈金,采用的是地下開采或露天開采的方式。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霧開】將淘金女的辛苦勞作與皇家貴族的奢侈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其中,「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描寫的正是一群淘金女在河邊淘金的場景,她們捋起衣袖,光著雙腳,三五成群地擠在江隈之中。

江中的金往往夾雜在泥沙之中,而江邊曲折處水流速度緩慢,容易沈積大量金沙,因此引來大量淘金婦女聚集在此地。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因為鑄錢不利等原因開始發行寶鈔,同時出台了禁止民間私自使用金銀、物貨交易,否則一律治罪。

此外,明廷還鼓勵民間相互告發與舉報,並給予一定獎勵。如若手上仍有金銀,需將金銀兌換成寶鈔,方可使用。而後,明朝曾多次出台「禁錢政策」。明成祖曾下令「 禁金銀交易,犯者準奸惡論 」,凡是違法進行金銀交易者,輕則流放邊關,重則以奸惡罪處死。


稀有的黃金

黃金作為一種常見的交易貨幣,從古至今受盡追捧,雖然它也曾被明朝統治者明令禁止。不過,對於上層貴族與民間百姓來說,黃金卻是令人趨之若鶩的貴金屬,這是為何?黃金是稀有金屬,它的形成困難重重。宇宙降溫後,質子與中子結合產生了氫、氦等輕元素。

輕元素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恒星,而後經歷了核融合,又出現了鐵、鈷等重元素。由於恒星的輕元素含量低,導致恒星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斷向內塌縮。等到恒星所聚集的能力達到極點就會爆炸,並高速噴射出去,從而產生新的電子與質子。

而電子與質子結合後又會產生中子,中子間相互碰撞,則有約1%的機率形成金元素。因此,目前地球上現存的黃金皆是宇宙中的恒星經歷爆炸後產生的中子撞擊後的產物,數量有限,極其珍貴。由於黃金的數量極其稀少,將來極有可能出現「無黃金可采」的局面。

據2018年的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開采的黃金總量已達19萬噸。地球上的黃金總量雖可達60萬億噸,但99%的黃金都存在於地核之中,只有1%的黃金存在於地幔中。目前全球在地球中鉆孔的最深記錄為12262公尺,可這記錄僅僅是地球半徑的千分之二,且地核溫度高達4000℃到6800℃之間,要在地核中挖黃金簡直是天方夜譚。


結語:

且不談還未開采的黃金,光是目前現存於地幔之中的黃金,按照目前的開采速度,不到三十年便會被開采殆盡,可見黃金當真是「物以稀為貴」。再加上黃金的穩定性強,即便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也能保持穩定,這也是世人追捧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