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詠龍陽古詩詞選註(141)名勝古跡——青公祠 清·鄭光美

2024-06-28文化

青公祠[1] 清·鄭光美[2]

世間忠烈竟有此,

末吏封章動天子[3]。

惓惓為民三上書[4],

誓感君王不惜死。

石碑峨峨祠當中[5],

父老傳說誇英風[6]。

當年吾邑劇荒歉,

賦重征苦閭閻空[7]。

富者有粟收藏固,

貧者枕籍仆溝瀆[8]。

四萬賦稅不敢寬,

追呼日急誰相顧[9]?

青公愛民愁民傷,

告令不悟告君王[10]。

九重深深不得見[11],

登聞鼓下魂蒼黃[12]。

君王聞知嘆奇異,

小吏南疆蒙贈錫[13]。

龍陽從此得減征,

祠廟千秋永高誼[14]。

愛民一心殺一身,

千秋萬姓沾殊恩[15]。

一身雖死心未死,

生氣滿縣全斯民[16]。

祠前赫濯留碑碣[17],

有如姬代召公澤[18]。

祠內依墻春樹榮,

有如成都武侯柏。

當日縣官何所為?

素餐屍位諉官卑[19]。

前代芳型今不泯[20],

休風余韻繼者誰[21]?

前六句誇贊青公。說青公忠烈世間少有,以最小官吏上疏不惜死,驚動皇帝,感動百姓誇其為英雄。第七至二十句寫上疏的原因和過程及結果。因為大災大荒,民眾交不起重稅;地主家裏有糧不需交,窮者交不出,餓死野外;官府日夜催得急。就此情況,青公害怕傷害民眾,求縣令上疏,縣令不願,只好上京面聖。結果自經屍諫。皇帝下令減免龍陽稅賦,並成慣例。後六句歌頌青公。以一人之死換來萬人之生,大家都受他恩惠,他的功德如同召公、諸葛亮。而當年的縣令屍位素餐,令人不齒。他的精神不死,他的德行不朽。

[1] 【龍陽縣誌校註】,內部版,1986,783-784

[2] 鄭光美,字德玉,清龍陽人。【松竹山房詩草】。

[3] 封章:言機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進,故名封章。亦稱封事,也就是上疏。漢·揚雄【趙充國頌】:「營平守節,屢奏封章。」

[4] 惓惓:忠心耿耿貌。【漢書·劉向傳】:「欲終不言,念忠臣雖在甽畝,猶不忘君,惓惓之義也。」顏師古註:「惓惓,忠謹之意。惓讀與拳同。」

[5] 石碑: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豎石。多鐫刻文字,意在垂之久遠。【禮記·檀弓下】「公室視豐碑。」漢鄭玄註:「豐碑斲大木為之,形如石碑。」峨峨:高貌。【文選·〈楚辭·招魂〉】:「增冰峨峨,飛雪千裏些。」呂向註:「峨峨,高貌。」

[6] 傳說:指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述和評價等。唐·韓愈【誰氏子】:「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英風:奇偉傑出的氣概;英武的氣概。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四七:「英風截雲霓,超世發奇聲。」

[7] 閭閻(lǘyán):裏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裏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8] 枕籍:枕頭與墊席。引申為沈溺,埋頭。清·錢泳【履園叢話·祥異·蟲荒】:「其次年春,瘟疫大作,死者枕藉。」

[9] 追呼:謂吏胥到門號叫催租,逼服徭役。唐·元結【舂陵行】:「追呼尚不忍,況乃鞭撲之。」相顧:互相照顧;互相照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二親既歿,兄弟相顧,當如形之與影,聲之與響。」

[10] 不悟:不了解;不理會。【南史·江淹傳】:「不悟明公見眷之重。」

[11] 九重:指宮禁,朝廷。唐·盧綸【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12] 蒼黃:同「倉皇」,匆促;慌張。急遽的樣子。唐·溫庭筠【湖陰曲】:「蒼黃追騎塵外歸,森索妖星陣前死。」

[13] 贈錫(zèng xī):贈賜。錫,通「賜」。

[14] 高誼:崇高的道義;高尚的德行。唐·劉長卿【題冤句宋少府廳留別】詩:「從宦聞苦節,應物推高誼。」

[15] 萬姓:萬民。【書·立政】:「式商受命,奄甸萬姓。」

[16] 生氣:使萬物生長發育之氣。【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

[17] 赫濯(hèzhuó):威嚴顯赫貌。明·沈德符【野獲編·禁衛·世錦衣掌衛印】:「江陵敗,劉復與政府及廠珰張鯨交結用事,赫濯者幾二十年。」碑碣:古代中國人民把長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圓首形的或形在方圓之間,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

[18] 召公:或作邵公、召康公。姬姓,名奭,西周初人。佐武王滅紂,支持周公東征,以功封於北燕,為燕國始祖。成王時為太保,常巡行鄉邑,聽訟決獄治事,使侯伯乃至庶人各得其所。後奉命營建雒邑,鎮守東都,為西周開國重臣。卒,民思其政,作詩【甘棠】詠之。

[19] 素餐屍位:即屍位素飡。謂居位食祿而不做事。漢·王符【潛夫論·思賢】:「又不得治民效能,以報百姓,虛食重祿,素餐屍位。」

[20] 不泯:不滅。【二刻拍案驚奇】卷六:「蓋謂世間惟有願得成雙的,隨你天荒地老,此情到底不冺也。」

[21] 休風:美好的風格、風氣。【三國誌·蜀誌·楊戲傳】:「遂乃並述休風,動於後聽。」余韻:傳留的韻致、氣韻。宋·歐陽修【峴山亭記】:「其(指羊祜、杜預)功烈已蓋於當世矣。至於流風余韻藹然被於江漢之間者,至今人猶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