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為何一個印章,便能盡顯方寸間的千姿百態?傳承無價

2024-06-24文化

對於中國人來說,印章不只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種文化。說起印章,古往今來,是權利和身份的象征,亦是責任和信用的載體。印章材質有很多種,包括金屬、翠玉瑪瑙、木質、石質、晶質等。另外,相信那些對印章感興趣的朋友也已經發現,印章大多數都選擇篆體,這是為什麽呢?

其實印章之所以傳承至今依舊在用篆體,是因為印章的規範和普及是大秦帝國開創的先河,秦帝國使用的字型就是小篆,直到唐宋時期,文人好古,湧現出大量帶有篆刻印章的書法、詩歌作品,這其實就是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大秦歷史的一種延續。另外,先秦時期人們使用的字型就是小篆,這種字型線條方正,筆畫復雜難以被他人模仿。而且印章的形制以方正為主,所以匹配篆書字型更加美觀。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今天熟悉的篆刻和印章出現的時期不可同日而語,篆刻最早是在元明文人印章興起後出現的,後來文人刻印逐漸盛行,而印章的歷史更早。嚴格意義上來說,文人印章興起之前的印章稱為璽或印等,當時被稱為實用印章時代,文人印章興起後的作品被稱為篆刻,此時屬於流派篆刻時代。2009年,篆刻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直至今天,篆刻依舊流行,也有不少人喜好收藏篆刻工藝品。而制作篆刻印章的工藝也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篆刻技藝流傳下來的有三法,分別對應篆法、章法、刀法。其中篆法指的是對篆體書的認識,實為印章上文字的書法;章法是針對不同形狀、大小印面,結合不同印文,組織整體後的布局;刀法是鐫刻印章時用刀的技法,相當於筆,所以刻印刀也可稱為鐵筆,主流刀法有沖刀、切刀。

中國印章隨著時代的遷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擁有不同的名稱,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規定皇帝用璽,普通人用印。而在漢代時期,皇宮貴族所用印章稱為璽,官印和私印又出現了印章和印信等多種名稱。唐代將這種文具稱為寶,宋元時期官印和私印又增加了關防、押、圖章、戳子、朱記等名稱。因篆刻文化的歷史貫通中華文明上下三千七百多年,治印善用切刀表達筆意,方中有圓,蒼勁質樸,這種有形的技藝傳承力量讓其風靡於世間。

而今,與篆刻有著同樣傳統技藝傳承精神的事物也有很多,包括中華武術、孔明燈、纏花、風箏、木器家具等等。而釀酒技術也當屬其一,譬如承襲古法釀造純良醬酒的貴州習酒。

在習酒品牌旗下,習酒·窖藏1988可謂是一款經典醬酒,它產自赤水河流域,選用當地的小紅櫻子糯高粱作為釀酒原料,釀酒時選擇顆粒飽滿的優質原料,根據「12987」大曲醬香傳統釀造工藝制酒,並采用條石窖進行發酵,一年生產,下沙、造沙二次投料,經過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輪次取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六個月才投入生產使用,制作工藝秉承古法,堅持守正創新,讓滴滴酒液歷經歲月沈澱,自然老熟。飲後,綻放出口感細膩、香不膩人、吞不刺喉的效果,空杯留香,回味悠長。在市場上,習酒·窖藏1988暢銷多年,積累了優秀的市場口碑,是高端醬香酒類中名副其實的「守門員」。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文化多樣性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份,也是承載著古人智慧,記錄著人類歷史文明輝煌的瑰寶。這種千百年來的傳統技藝,正如習酒·窖藏1988,歷經歲月的沈澱,使用傳承多年的匠心品質進行守正創新,讓中國酒香成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