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海南周刊 | 【隨園食單】——清代「吃貨」指南

2024-03-26文化

■ 江雪

袁枚是清代的代表性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乾隆十四年(1749),年僅33歲的他毅然辭官,從此隱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小倉山隨園50載。他一生詩文成就頗高,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等。

不僅如此,袁枚還是一位極具生活情趣的美食家。「凡事不宜茍且,而於飲食尤甚。」他傾註40余年心血寫成的【隨園食單】,是中國飲食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這本書搜羅了300多種美食,將吃喝之事寫出了別樣的氣息,從飲食的視角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資訊。3月25日是袁枚的生日,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好味」文人和他的【隨園食單】。

清代【隨園圖】。

33歲辭官遷居江寧隨園

袁枚,字子才,晚年稱隨園老人,康熙五十五年(1716)出生於杭州府錢塘縣東園大樹巷。袁家祖上做過官,但至袁枚出生時已然衰敗,家境貧困。袁枚的父親袁濱常年在湖北、雲南、廣西等地遊幕,經濟上對家裏支持甚少,家庭重擔壓在了袁母章氏肩上。袁枚後來作【秋夜雜詩】回憶道:「吾少也貧賤,所誌在梨棗。阿母鬻釵裙,市之得半飽。敲門聞索負,啼呼藏匿早。」

袁枚像。

6歲時,袁枚進入私塾讀書,拜史中為師,詩才逐漸顯露。雍正五年(1727),年僅11歲的他透過院試,與老師史中同時成為秀才。6年後,經浙江總督程元章推薦,他到杭州萬松書院讀書。

乾隆三年(1738),袁枚以監生身份在京師參加順天鄉試,順利中舉。第二年春,連捷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袁枚在翰林院專修滿語,對這一科目不太感興趣,成績不好,在散館考試中獲評「最下等」,「畢業分配」時無法留京任職,只能外放。此後,他相繼任溧水、江浦、沭陽、江寧四地知縣。一開始,袁枚從政勤勉,曾寫下詩句「風吹縣官面似漆,太陽赫赫燒衣裳」描寫自己的工作狀態。但隨著任職時間日久,他開始厭惡清代官場的曲意逢迎和繁文縟節。

乾隆十四年(1749),袁枚作出人生重大決定:辭官隱居!促成他辭官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花300兩銀子在江寧購得一處園林——「隋園」,有了隱居之所。「隋園」原屬江寧織造曹氏一脈所有。雍正年間,曹家被抄家,皇帝將曹家財產賞給了繼任江寧織造隋赫德。後來,隋赫德被革職查辦,此園開始荒蕪。袁枚應是從隋家後人手中買入此園,並改名為「隨園」。「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是以隨園為原型。

袁枚是個文化人,在園林營造方面費了很多心思。他修葺舊屋,剪草開路,又根據隨園地勢添置江樓、溪亭、小橋等,並栽荷種竹,購置書籍、收羅古玩存放其中,逐漸將一座半荒廢的園子打造成了江南名園。

一張食單記錄人間煙火

袁枚攜家人遷居隨園後,或在園內種竹澆花,或外出遊山玩水、結交朋友,日子過得愜意。他結合自己拜訪朋友、遊覽各地的見聞,搜集八方美食,寫成一本美食隨筆——【隨園食單】。

【隨園食單】。

這本書以文言隨筆的形式,記述了清代流行於中國南北的菜肴、飯點、美酒、名茶共300多種,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羽族單」「點心單」等14 個部份。

【隨園食單】記錄了一批目前已經很少見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為我們了解清代人的飲食生活開啟了一扇窗。比如,書中提到的「面老鼠」「素火腿」「玉蘭片」「風枵」「混套」等,光看名字就讓人充滿好奇;書中提到的「梨炒雞」「排骨」(烹製方法:抽去中間的直骨,插入蔥段,刷上醋和醬料燒烤)、「醬瓜」「吐蛈」(泥螺)等菜肴,食材並不稀奇,但其制作方法在現代社會已不多見。

該書介紹了清代部份美食的多種烹製方法,體現了中國人對飲食的講究和地域差異。比如,「特牲單」中的「豬蹄四法」「紅煨肉三法」,「雜素選單」中蔣侍郎豆腐、張愷豆腐、慶元豆腐、芙蓉豆腐、王太守八寶豆腐、凍豆腐、蝦油豆腐等9款豆腐的做法。

在許多美食條目下,袁枚寫明了食材產地或推薦的食店,如六合龍池出產的鯽魚、南京蓮花橋教門方店做的松餅等,相當於為食客繪制了一張「美食地圖」。他還把自己尋味、嘗味的體驗和感受寫入文字,增加了美食隨筆的故事性和可讀性。從這兩點看,袁枚很像一位四處「探店」然後釋出推介文章的網紅美食博主。

在【隨園食單】中,袁枚還梳理總結了烹飪要領,部份觀點與現代廚藝理論頗為接近。比如他認為不同食材特性各異,挑選食材非常關鍵,做小炒肉要用豬的後腿肉,做肉圓要用前夾肉,煨煮肉要用五花肉,「大抵一席佳肴,司廚之功居其六,買辦之功居其四」。他說,烹飪最重要的是火候,為廚者用火用得恰到好處,幾乎就是得道之人。他在「色臭須知」中提到,佳肴美味首先到達眼睛、鼻子,若菜的色澤和氣味吸引人,不用品嘗就已經知道佳肴的美妙了,這和當代人對菜肴「色香味」的要求基本一致。

美食博主愛做「隨園菜」

與袁枚有著200多年的「時間差」,但我們讀【隨園食單】依然感覺如沐春風,不僅是因為這本書介紹了美食制作之「技」,更因為它提出了一系列至今看來仍不過時的飲食生活之「法」。

美食愛好者依據【隨園食單】做的車博餅。資料圖

袁枚在書中倡導「戒目食」,堅決反對鋪張浪費。他說,今人慕「食前方丈」的虛名,多盤疊碗,實際上是「目食」,並非口食。他以自己的經歷舉例說。一次一位商家請吃飯,因菜太多擺不下先後撤了三次席,上了各類美食共40多種,光點心就有16種。商家覺得很有面子,洋洋得意,袁枚卻幾乎沒動筷子,散席後回家煮粥充饑。在「戒耳餐」中,他提出飲食不能盲目追風,那些總想著吃山珍海味的人,只是追逐食物的名聲,以炫耀自己的豪奢或敬客之道,是「耳餐」,而不是口餐。

中國人聚餐,主人經常會給客人夾菜以示熱情,好像客人碗中「堆菜如山」方顯主家盛情。袁枚在「戒強讓」一條中明確反對這種待客之道,他說「理宜憑客舉箸,精肥整碎,各有所好,聽從客便,方是道理」,「主人以箸夾取,堆置客前,汙盤沒碗,令人生厭」。

美食愛好者依據【隨園食單】做的楊公圓。資料圖

袁枚在【所好軒記】中歸納自己平生有「九好」,「好味」排在首位。他不僅「好味」,而且對廚者十分尊重。他撰寫【廚者王小余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為家廚作傳的人。王小余病逝於隨園後,袁枚稱自己「每食必為之泣」。

【隨園食單】在袁枚生前就已印刷面世,而且一版再版,頗為暢銷。1798年袁枚去世後,【隨園食單】相關內容不斷被從事餐飲相關工作的人提起或參照,至今仍是一些江浙大廚研發新菜的參考,也是美食家和「吃貨」們的常讀之書。一生熱愛美食的汪曾祺對此書十分認可,曾言:「浙中清饞,無過張岱。白下老饕,端讓隨園。」

美食愛好者依據【隨園食單】做的素燒鵝。資料圖

近年來,不斷有機構和民間美食愛好者借助這本古書,開啟隨園尋味之旅。比如,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上,一些美食主播在視訊中「復刻」【隨園食單】中的「鴨糊塗」「假蟹」「蓬蒿菜」等菜肴;南京博物院更是將【隨園食單】中的美食「搬」進了公眾餐廳,讓市民遊客品嘗王太守八寶豆腐、盧八太爺醬汁茄丁、吳道士酸辣碗仔翅等「隨園菜」。

可以說,【隨園食單】在中國飲食文化圈的影響力,還在延續。